爲擺脫石化業污染形象 臺塑王瑞瑜規劃推出樂活圈

圖文/鏡週刊成立60多年的臺塑集團,不僅是國內民營製造業龍頭,也在世界石化產業佔有一席之地,但隨着環保意識擡頭,傳統石化業總給人負面觀感,臺塑也屢爆污染爭議,爲了扭轉形象王永慶三房女兒、臺塑企業管理中心常務委員王瑞瑜親自操刀,不僅設置觀光工廠,未來一年內還要結合企業與在地資源,準備在北、中、南推出活圈,建立臺塑健康、快樂生活的形象。

冬日裡的平日上午,走進臺化彰化廠區,門口矗立着巨大的洗髮精瓶身,穿越廊道左邊的綠色花牆配上英文字母,整體感覺很文青,仔細一看,上頭寫着「FORMOSA BIOMEDICAL(臺塑生醫)」,這裡是臺塑集團第一座觀光工廠。

佔地460坪的臺塑生醫健康悠活館,10幾年前只是臺化公司一個專門生產傳統洗衣粉的部門,後來改爲臺塑生醫的工廠,除了製造液體洗劑、洗衣粉,也生產化妝保養品,經過3年改造,目前轉型蛻變成觀光工廠,2017年7月營運至今,吸引了8萬人次參觀

「隨着參訪人數不斷增加,我們已經展開二期擴建,預計今年7月可以跟大家見面,之後還要結合彰化的在地資源,發展成樂活圈。」身爲臺塑企業管理中心常務委員、臺塑生醫董事長的王瑞瑜,滿臉笑容地說明未來規劃

王瑞瑜是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三房女兒,有別於王永慶給人拘謹嚴肅、一絲不茍的印象,她個性爽朗,常跟主管們打成一片,在企業經營上,也大膽跨出臺塑集團的傳產領域,不僅利用臺塑生醫迎向終端消費者,爲扭轉石化業給人的負面觀感,近年積極帶領集團轉型。

「接下來1年內,我們要整合企業與在地資源,希望北、中、南都能推出臺塑樂活圈。」王瑞瑜帶着手勢比劃着未來藍圖,「現在桃園、彰化已經走出第一步,往後還要前進宜蘭高雄雲林等地。」將結合企業廠區周邊的社區廠商小農地方政府,「每個樂活圈都會有不同特色!」

王瑞瑜有條不紊的闡述理念,她說這幾年,大家都把石化污名化,但其實臺塑默默做了很多事,「除了石化業之外,還有其他事業可以帶給人們美好與幸福!」因此2013年10月,臺塑集團整合桃園長庚養生文化村、長庚球場長庚醫院等企業資源,爲使產業與地方可以共生共榮,也陸續與企業廠區周邊的在地夥伴合作,開啓第一個臺塑樂活圈的模式。

開始營運的桃園樂活圈以養老醫療主軸,彰化樂活圈則推動觀光工廠,而王瑞瑜心中有更多樂活圈的想法與創意,爲此,在2015年,她特別在臺塑總管理處下新設「創意設計中心-新媒體企劃處」,本來的土地組也更名爲「資產開發組」,準備大展身手推動樂活圈的理念。

大家或許不知道,臺塑六輕所在地麥寮鄉,臺塑企業長期在這片土地上推動農漁業輔導,這裡所種植的美生菜,佔臺灣外銷日本的7成,另外包括文蛤、黑蜆、鰻魚也外銷日本,王瑞瑜說:「我們不管農業、漁業都做得非常好,所以希望透過旅遊,讓大家知道臺灣有那麼多引以爲傲的地方。」

更多鏡週刊報導【臺塑小姐拚形象】臺塑要建5大樂活圈 到底是什麼?【臺塑小姐拚形象】建臺塑首座觀光工廠 王瑞瑜最在意這個【臺塑小姐拚形象】這塊生醫大餅每年300億生意 王瑞瑜最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