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大陸外交不再「戰狼」

報社

大陸外交新任發言人汪文斌亮相,引起兩岸輿論關注。汪曾任大陸駐突尼西亞大使,看起來儒雅、穩健,不似「戰狼」型發言人。大陸網民對這位新發言人頗有期待,在網路留言中期許,新發言人能夠少一些鬥爭性,多一些魅力攻勢。

過去一段時間,大陸網民總是吐槽發言人,認爲姿態太軟,應該更加硬氣外交部發言人果然展現「狼性」。近來大陸民間對外交的思考轉趨理性化,以大陸目前對外的處境,這樣的聲音難得且珍貴,也與學界呼籲的外交轉型相契合。

在百年大變局的關口,大國之間的競爭加上誤判、誤解加重劍拔弩張。在互信下滑、互懟漸成常態背景下,外交工作若能更迴歸外交本質,當能爲競爭潤滑、爲火藥味降溫。大陸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一言一行更爲世界矚目,如何在與複雜世界的溝通中增進自己的可信度、可親度,亦需要重溫外交的本質來尋找答案、探尋路徑

外交的本質是以和平方式、智慧手段來解決國家爭端,目標是增進理解、結交朋友維護和平、推進合作。因而,首先在外在表現上,外交臉應該是微笑式的而不是嚴肅的,外交人的身段應該是柔軟的而不光是強硬的,外交語言應當是嚴謹而又豐富的。中國語言博大而優美,在「懟」這一簡單情緒化表達之外,一定可以找到更富中國修養、更能連接彼此的表達與迴應。

早年美國代表團訪華,曾有一名官員當着大陸總理周恩來的面說:「中國人很喜歡低着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擡着頭走路。」周恩來不慌不忙,臉帶微笑地說:「這並不奇怪。因爲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在國際會議上邀請各國觀衆欣賞大陸越劇電影《梁山伯祝英臺》時,周恩來介紹這是中國的《羅密歐茱麗葉》,拉近文化距離。女外交家傅瑩在擔任駐外使節過程中,在危機關頭總能用耐心對話、細緻說理、善講故事柔性方式打破僵局

面對日益複雜的外部環境,面對一些國家越來越多的甩鍋和無端指責,大陸更需要不慌不忙地用事實、資料、故事和同理心來讓外界瞭解真相、認識大陸。

其次,多管道主動斡旋改變局面。外交的本質是通過非武力、非強制的形態化解爭端或緩和危機。無論情況多麼艱難,外交工作的使命也是要探究事態迴旋的可能性。一位資深外交官曾說,好的外交家,不是盲目強硬,而是知道國家的核心利益在哪裡。要懂得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問題上,做出合適的妥協。

大陸國務委員外長王毅曾積極斡旋緬甸與孟加拉之間的紛爭創造性地提出了三步走方案,並獲得了孟緬雙方贊同,爲推動雙方對話協商解決問題做出了貢獻。面對美國等西方國家近來在多個層面的攻擊,大陸應當意識到,這是非常態的美國,大陸不能隨之起舞、輕易掉入冷戰的陷阱,而是發揮創造性在更多的空間、層面來斡旋、改善中美關係,包括有效地運用協力廠商來溝通、調節中美關係,啓動和開放所有中美對話管道來增進理解,甚至可以尋找合適的機遇來再現乒乓外交破局之舉。

過去大陸外交多是被動跟進式的,現在開始轉向主動,應該積極引導事物發展的走向。大陸駐美大使崔天凱近日說到,如果拿開車來比喻的話,是我們要把握好方向盤,這是關鍵。

其三,交朋友。衡量外交工作的成效之一,是看朋友有多少。交朋友要主動提供公共產品,包括有形的產品─疫苗、防疫物資等,也包括無形的產品,如問題解決方案、有效的倡議等等。當前一部分國家開始推行認同政治,加深意識形態鴻溝,大陸更要發揚和而不同的品質,致力於建設一個多極化的世界,繼續保持開放的姿態,推動在應對新冠疫情和經濟復甦等多個領域的國際合作。

外交和內政難免相互影響,但這種影響應當是正面和互益的。當下大陸的民族主義情緒在向理性面轉變,外交工作可以放下包袱,循着專業主義路徑前行。讓外交回歸外交,既是術業專攻使然,也是現實情勢使然,這會最大程度維護大陸利益,也會向世界呈現一個強了也不稱霸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