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網友評中美對話:過去沒有國家敢發出這樣的聲音

【文/觀察者網 鞠峰】

歷經兩個甲子的“磨鍊”,120年後的辛丑年,一股“東風”,在寒冷的美國阿拉斯加,壓倒“西風”。

“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美國的這個(干涉別國內政)老毛病要改一改了!”

面對美國官員不講外交禮節,不行待客之道,楊潔篪主任和王毅國委背靠中國人民的發言,擲地有聲、字字鏗鏘,通過外交部高翻張京精準有力的翻譯,直擊美方痛點。

《那年那兔那些事》“神預言” 圖自社交網絡

許多中國網友一遍遍刷着錄像,眼眶溼潤。那外國網民是怎麼看這場可能載入史冊的談話的?

恨中國“粗魯”的有;怒美國“不爭”的有;慕中國“直接”、恨本國“不硬”的日本網友也有。“希望我們國家也能這樣……”日本雅虎相關新聞下最高點讚的評論想象着。

還有一位外國網友,從短短1分鐘的視頻片段中,感受到世界格局的變動。“過去沒有哪個國家敢發出這樣的聲音,世界聽到了。”他如此感嘆。

圖源:中國外交部

中國: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雖然中美高層戰略對話已於當地時間19日結束,但看過第一輪會議時對媒體開放階段的視頻錄像,許多網友的心情還久久不能平復。

“硬氣,豪氣,霸氣,解氣 ,服氣!”網友感嘆。中國各視頻、社交媒體平臺上,許多網友說自己“把視頻片段看了一遍又一遍,看紅了眼眶”。

19日,“兩個辛丑年的對比圖”刷屏。一邊是在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簽字儀式上,滿臉屈辱的清政府代表;一邊是面對美方傲慢施壓,中方代表底氣十足的反擊。

網友想起了毛主席的那句詞“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圖片製作:觀察者網

西方:美國變“遜”了

路透社推特報道稱,美國和中國在拜登政府上臺之後的第一場中美高層對話上,互相猛烈指責對方的政策

即使視頻經過路透社剪輯,還是有不少外國網民感到中方言辭鏗鏘有力。

有網民說,“中共官員登上美國的土地,當着面把拜登政府官員徹頭徹尾地羞辱了一番。這對國務卿布林肯的外交工作來說,是個糟糕透頂的開頭。希望拜登政府能從中吸取教訓。”

還有人說,“我覺得中方看出了(美方的)軟弱。他們的語氣已經不一樣了。”

許多外國網民對布林肯等官員的表現不滿。“看一下雙方的肢體語言吧:講話的時候,中方的人坐姿筆挺,敞開雙臂。但布林肯講話時頭低着,讀稿子。”

“從什麼時候開始美國變得這麼遜、這麼弱了?”這位網民感嘆。

在美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右翼媒體人邁克·切爾諾維奇(Mike Cernovich)看完“老虎楊”(老布什給楊潔篪的綽號)怒斥美方的視頻後深感擔憂,將片段上傳至推特,跟其他網友說,“看完這段吧,太兇殘了,完全壓制了美方(outclassed)。不妙啊,朋友們。”並將推文置頂。這條推特超過1.7萬點贊,6000多轉發。

“這對拜登的外交事務來說,是糟糕透了的48小時。”網民留言,“這是他們(中方)向我們發出的最直接的信號。他們不尊重這屆政府。普京今天還邀請拜登‘辯論’。”獲1000多點贊。

日本:希望日本也能這樣……

觀察者網注意到,平時厭華情緒高漲的日本雅虎新聞網評論區,這次在相關新聞下面,也有不少日本網民驚訝於中國的表現。

獲得最高讚的留言寫道,“真是相當直接的交鋒。希望日本也能這麼直接地(在外交場合)表達觀點。總是搞窩囊外交(腰抜け外交)的話,這個國家就算一直出錢,也無法贏得國際上的信賴和尊敬,於日本國家利益也無幫助。”

3月16日日美高層會晤,菅義偉向外交層面不對等的美國防長奧斯汀鞠躬(圖源:澎湃影像)

海外華人:點贊!

在海外視頻平臺上,少有國外媒體放出第一輪會議的完整視頻。有臺灣媒體公佈了時常67分鐘的錄像,以及楊潔篪首輪發言的完整版。

視頻吸引來不少海外華人。一位可能是澳大利亞第二代華人的網友十分激動,爲祖國的強大感到驕傲。“致敬楊先生,雖然大部分媒體不會全篇翻譯報道您的演說,但是全球華人華裔都看到聽到了!”

馬來西亞、西班牙的華人華僑,多地海外留學生也都來點贊。“雖然身在國外,但無時無刻不以一箇中華兒女(的身份)而自豪!”一網友評論道。

時代在變,世界在變

天下“苦美”久矣,在推特上,一些中美之外的網民“圍觀”後,紛紛爲中國外交官點贊。

一網友看了視頻,立刻“粉”上了楊潔篪。“我喜歡這個外交官,他一發威(rocks),美方就被鎮住了。”

有網民感覺“時代變了”(times are changing)。他感嘆這是他這幾年聽到的“中國高官對美國最直截了當的回覆。”

有人跟評“他們說的每一句話,數十億雙眼睛看着、讀着,數十億雙耳朵聽着。這一時刻到來了,世界正在起變化。”

“確實,世界(上所有國家,無論立場如何),終於聽到了過去沒有哪個國家敢發出的聲音。”

當地時間19日,中美高層戰略對話結束,楊潔篪和王毅接受中國媒體採訪

視頻回顧!中美高層戰略對話現場全記錄(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另據報道:

中美激烈交鋒後沒有"聯合聲明" 媒體:成果藏9句話裡

安克雷奇現在氣溫是零下8度。而按照中國的傳統智慧,今日春分。古書記載,“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當日,中美高層戰略對話落幕,世界的秩序已經不是美國舊夢裡的那個樣子了。

外界注意到,雙方沒有發表聯合聲明。一些西方輿論又開始以陰陽怪氣的語氣報道此事。但是聯合聲明並不是對話的最終目的,甚至都談不上重要的目的。

對話嘛,最重要的是減小分歧、形成共識。而要達成洋洋灑灑數百上千字的聯合聲明,需要兩國外交團隊字斟句酌的切磋和較量,無疑爲對話增添了不小的工作量——有這時間,不如把眼下的問題談得更透徹些,或者多談一個問題。以發表聯合聲明爲目的的對話,實際上是自縛手腳。

這場對話全球矚目,美國的盟友們更加可以說是提心吊膽,生怕美國“賣”了他們——這樣的事情歷史上多次發生。這些年美國撕毀的協議還少嗎?所以沒有聯合聲明,既照顧了美國想當盟友大哥的面子,也安撫了美國小弟們的玻璃心。就當中國順水推舟做個人情。畢竟,大國博弈不是一兩張紙的事情。介意這一兩張紙,是典型的小家子氣。

沒有聯合聲明,是中美關係韌性和彈性的體現。沒有聯合聲明,但成果卻超出預期。除了美方基於拜登自創的“人設”必須與中國“死磕”的老三樣,原先各種分析所預測的成果紛紛落地。

中方發佈的通稿比較翔實,抄錄如下:

“雙方同意按照兩國元首2月11日通話精神,保持對話溝通,開展互利合作,防止誤解誤判,避免衝突對抗,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雙方都希望繼續這種高層戰略溝通。

雙方均致力於加強在氣候變化領域對話合作,雙方將建立中美氣候變化聯合工作組

美方重申在臺灣問題上堅持一箇中國政策。

雙方探討了爲各自外交領事人員接種新冠疫苗作出對等安排。

雙方將本着對等互惠的精神就便利彼此外交領事機構和人員活動以及媒體記者相關問題進行商談。

雙方討論了根據疫情形勢調整相關旅行和簽證政策並逐步推動中美人員往來正常化事宜。

雙方還討論了經貿、兩軍、執法、人文、衛生、網絡安全以及氣候變化、伊朗核阿富汗朝鮮半島緬甸等一系列問題,同意保持和加強溝通協調。

雙方表示將圍繞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活動加強協調磋商。”

多達9條。要知道,週二鬧得沸沸揚揚的美日“2+2”會後的聯合聲明一共才只有8個自然段。不知道日本外務省看到中方列出的9條成果,現在心裡是啥滋味。

翻譯一下上述9大條。

重申兩國元首共識,“雙方都希望繼續這種高層戰略溝通。”這意味着儘管美方一再否認這次阿拉斯加對話是機制性的,甚至否認是“戰略”對話。但中美肯定還會繼續談,還是高層談戰略。機制不機制的,只是美方死要面子。布林肯出於美國國內政治而扭扭捏捏咱也不干涉美國內政了。

“雙方將建立中美氣候變化聯合工作組。”氣候合作是一道送分題,昨天已經詳解,讀者可以參考昨天筆者撰寫的

《直說快評》。美國收下了這道送分題,我們以觀後效。

“美方重申在臺灣問題上堅持一箇中國政策。”奈何民進黨政府還在苦苦哀求美國的“戰略模糊”。這麼清晰!蔡當局看到沒有?

“雙方探討了爲各自外交領事人員接種新冠疫苗作出對等安排。”“雙方討論了根據疫情形勢調整相關旅行和簽證政策並逐步推動中美人員往來正常化事宜。”筆者認爲這是本次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最大的“彩蛋”。兩國關係,外交先行。這說明兩國已經開始爲後疫情時代的關係發展認真謀劃了。中美關係將在疫情後迎來“報復性恢復”。從美國內政上來看,這也是狠狠打了特朗普主義一個大嘴巴子。被特朗普貼上“弱勢總統”標籤的拜登,唯有狠狠打這一巴掌,才能成長爲他“人設”那個樣子的總統。

最後兩條作爲壓軸,定義了什麼叫做全球治理:“雙方還討論了經貿、兩軍、執法、人文、衛生、網絡安全以及氣候變化、伊朗核、阿富汗、朝鮮半島、緬甸等一系列問題,同意保持和加強溝通協調。”“雙方表示將圍繞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活動加強協調磋商。”紛繁的國際事務大寫成一個詞——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中美兩國的交往將重新定義什麼叫“負責任大國”。

當然,布林肯也說了,中美之間將有“激烈競爭”。所謂激烈競爭就是國力的比拼。筆者注意到昨天雙方開場白的時候,中美雙方都談到了各自的國力。美方認爲,拜登1.9萬億刺激方案是硬實力,中方則對等提到了“十四五”、減貧和政黨領導力。翻譯一下:美方還在撒錢救急,中方已經前進一大步到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從兩國疫情應對的不同現狀也可以印證,高下立現。

順便說一句,聯合聲明的法律地位較弱,約等於大家一起就各自的權利和義務表個態,但也暗藏着出了問題別來找我的意思。如果雙方有更大的誠意,通常會採取法律效力更強的聯合公報。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中英聯合聲明的區別,大家可以細細品味。

也正因爲法律效力弱,這個東西作爲政治籌碼的意味更強一些。觀察近期美國和它的盟友小弟們發表的聯合聲明就可以看出來:務虛的多,務實的少,管別人的多,管自己的少。聯合聲明已經成爲拜登專門送給盟友的外交“畫餅”。這樣的聯合聲明,誰想籤誰籤吧。

最後再提一句,一些自媒體將美日“2+2”會談後的聲明稱作“美日2+2聯合聲明”,此言大謬,根據美國國務院的說法,那是個“聯合媒體聲明”,定語越多、級別越低,也就是說這個東西連“聯合聲明”的地位都夠不上。日本首相菅義偉爲了成爲首個面見拜登的外國領導人,跟着美國搞了這麼一個東西來,想要“刺激”中國,真是腦回路清奇。

延伸閱讀:

中美高層對話觀察:美方設計中方,卻暴露了心虛

中美高層戰略對話當地時間18號下午在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安克雷奇舉行。在這次對話中,相比於雙方談及的具體議題,外界更爲關注的這場對話的火藥味,以及面對咄咄逼人的美方時,中方的應變自如和底氣十足。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在接受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的採訪時表示,美方的小動作都是爲了在談判過程中的耍手腕、小心機,甚至是故意設計,原本是想掌握輿論上的優勢,卻反而暴露了自己的心虛。她同時認爲,有交鋒並不影響對話的繼續,雙方都希望能夠進行交談,在合作的方面能夠繼續推進。

以下爲採訪文字內容,爲閱讀體驗有所刪減。

■ 美方設計中方,卻暴露了心虛

爲了這場對話會,美方可以說下足了準備功夫。不僅提前在亞太地區搞一系列小動作,拉攏地區夥伴和盟友,而且在人權問題上再次對中國發難,對話會開場白的時候,也不忘再度對中國進行挑釁等等。

這很明顯透露的是美國對於這一次對話的是自身信心不足,是一種色厲內荏的表現。而結合這次對話會上,美方對媒體的表現來看,更是如此。開場白後,美方在發現自己在輿論上並不佔優勢後,就急着讓記者離場,這種明顯不符合外交禮儀的不合理的方式,原本是想掌握輿論上的優勢,卻反而暴露了自己的心虛。

這些小動作,都是爲了在談判過程中的耍手腕、小心機。拜登政府也想打着價值觀意識形態的旗號,希望以此來進一步凝聚與盟友之間的關係,形成美國眼中的所謂的團結。因此,這些心機,是美國的既定伎倆,或者說是此次對話過程中的某種固有設計。

這些心機,對於中美達成共識無疑是有害的。這也是爲何,中方在談判一開始就明確表示態度,讓美國採取一種正常的方式,採取一種合理有效的方式與中國來進行溝通。

■ 有交鋒並不影響對話繼續

這一次的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是由美方發出的邀請。現在來看,可以說美國卻沒有堅持這次對話的初心。

不過,美國發出對話的邀請,表明美方其實希望與中國溝通,即使在出現了一些雙方交鋒的情況後,對話的進程也仍然在延續,這本身就說明了雙方都希望能夠進行交談,在合作的方面能夠繼續推進。不論是中方還是美方,都不認爲一次對話就可以解決兩國之間所有的問題,尤其是在摩擦和分歧的這些問題上是非常複雜的,但是雙方都非常肯定,對話是必要的。

回顧拜登上臺以來的中美高層交流,可以發現,近期中美的交流其實還是在一個推動的過程中。對於兩個大國來說,彼此瞭解是防止誤判、管控分歧的一個必然階段。未來還會有其他的交流途徑,或是雙方進行進一步的立場磨合,單純一方對另外一方不斷地打壓,這條道路是走不通的。

■“盟友”各有打算,未必迎合美國

事實上,就在這場對話會前,美國密集地拉盟友日韓來撐場面,不過收效並不如預期。日本雖然看似在立場上跟美國跟得非常緊,甚至是在配合美國打壓中國的目標,但是日本其實在夾帶私貨,試圖藉此在與中國的領土主權糾紛上,借美國的勢狐假虎威。但大家看得非常清楚,現在對於日本來說,放棄對華合作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是一種自殺式的行爲。

至於韓國,更是在對華問題上相對謹慎和剋制。韓國不願意追隨美國的腳步,對中國發出強勢的聲音。美國此前試圖打造印太戰略,把韓國拉入四方機制,使韓國也成爲一個抓手,但最終沒有成型。

美國現在仍抱守着一種零和思維,儘可能地使自己的小羣體能夠發展起來,營造一種所謂的安全感,同時對其他國家產生更多的壓迫感。不過,美國沒有考慮到的是,對於許多國家來說,它們更願意的是多交朋友,尋找共同的利益,而不是以迎合其他國家的方式讓自己左右爲難。

作者:蘇曉暉,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