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位缺口達百萬?業界看好深圳停車產業新商機

“停車難”的問題普遍存在於超大型城市。以汽車數量超過300萬輛的深圳爲例,“停車難”更是成爲車主們吐槽的對象之一。

第一財經記者深圳市交通警察局獲悉,深圳市機動車約335萬輛,經營性停車場6420家左右,經營性停車車位170萬個,非經營性停車位約70萬個,路邊停車位約2萬個。車輛和車位數量相比,仍存在近百萬個車位缺口

小區地下停車場  攝影/黃瓊

在“停車難”的窘境之下,深圳各大三甲醫院周邊甚至還衍生了“代客停車”服務。據瞭解,車主現場支付幾十元不等的金額,就有人替車主泊車,再將車鑰匙送還車主。

“就單純地從車輛和停車位數量的比較來看,深圳都還有近百萬個車位缺口,而再加上停車‘潮汐化’問題嚴重,醫院、學校寫字樓等地車位需求時間段差異大,‘停車難’的問題更加嚴峻。”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停車行業協會秘書長張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停車難”現在已經成爲民生問題,車位和車輛的數量嚴重不匹配,找不到停車位、停車費太貴電動汽車找不到充電樁等都成爲民生的痛點

地面停車位  攝影/黃瓊

促進停車產業

中制智庫研究院院長新望表示,未來的城市,由於新能源革命,車越來越便宜,車越來越多,與人一樣,車也需要住宅。未來更多需要泊車公司提供停車綜合解決方案

新望認爲,停車產業是大數據和物聯網的理想應用場景,未來需要把車庫管理、維護、收費以物聯網的形式做一提升。大都市的停車立體化、產業化和互聯網化,是大勢所趨。

通過智慧停車,實現停車行業產業化、規模化也是深圳市政府、行業協會和泊車企業目前正在做的事情。

深圳市交警局交通處、停車場管理科科長鄭雷克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推進智慧停車模式改革這項工作正是我們2020年的重點工作之一,主要是依託大數據的支撐,通過停車場空間互換和車位共享來盤活現有的現有停車資源。鄭雷克表示,對於平臺的運營,政府部門只是一個推手,主要還是要依靠市場化運作。

捷順科技(002609.SZ)是第一家停車產業上市公司,定位城市級智慧停車整體解決方案,從車牌自動識別、線上支付、電子發票遠程託管、門禁通道等無人值守模式,去年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

“捷順科技也正在經歷從出售停車場硬件設施向出售軟件服務轉型,希望公司從中獲得更大的升值空間。”捷順科技副總經理許昭林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目前捷順科技在增加車位週轉率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研發了多款智能化產品,比如搭建“捷停車”平臺,爲車主用戶提供停車費自動支付服務,用戶使用手機繳停車費,並提供停車場剩餘停車位快速查找、導航、車位預訂、車位共享等功能,通過充分利用數據來提高車位的使用效率。

機械停車位  攝影/黃瓊

解決“停車難” 要讓數據“跑起來”

停車產業的價值仍有待挖掘。就深圳停車平臺搭建情況來看,僅實現了少部分停車場數據互通,要拔除“停車難”這根“魚刺”,道阻且長。

據瞭解,深圳市交警局聯合深圳特區建設發展集團搭建智慧數據平臺,目前僅引入了幾十個停車場數據進行車位共享。

而作爲頭部停車企業,捷順科技在深圳市場也只實現了部分停車場數據共享。據許昭林介紹,目前“捷停車”平臺引入了一千餘個停車場數據,可以實現車位共享。

而深圳經營性停車場數量達6420個,距離搭建全市整體停車場共享平臺任重而道遠。鄭雷克表示,就深圳這6000餘個停車場,目前交警局已經收集了98%的停車場數據,政府方面也是十分希望能夠儘快搭建好這個平臺,慢慢地把規模逐漸做大,吸引大家主動加入這個平臺。

停車場智能監控車位數量  攝影/黃瓊

而要實現停車產業化,解決“停車難”這一難題,在張毅看來,就是要讓數據“跑起來”,充分利用好深圳全市6000餘個停車場的數據,搭建類似“美團”的停車場平臺,讓停車場和車主實現雙贏

張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停車場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產業,如何盤活停車場,讓市民可以實現快速停車,需要數據的支撐。通過收集全市停車大數據,搭建停車平臺,實現全市停車場整體管理,提高停車場管理水平和車位的使用率,一方面實現市民便利停車,另一方面也可以帶動停車場收入的增長。

張毅表示,“我們協會也在積極推進平臺搭建,目前正在舉辦的2020首屆中國城市停車數據應用大賽,就是希望進一步充挖掘停車數據價值,讓停車行業大咖參與進來,提供更多的關於搭建停車場平臺的商業化模式。”

而爲了推動智慧停車平臺更快、更好建設,針對“停車難”歷史問題,張毅還指出,要從管理層面上來推動:從政府層面推動立體車位和充電樁的增設、老舊停車場的改造、閒置用地盤活等問題;從政府層面進行推動,將政府、黨政機關、學校等公共場所停車場分時段向外開放,解決停車“潮汐化”問題。

張毅認爲,還要通過立法,推動停車場確權。深圳停車場產權屬性不明晰,這也是很多小區物業、開發商和居民之間產生矛盾的一大導火索,導致很多小區的停車場無法形成統一管理,大大降低了車位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