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灣核電築牢發展基石:讓安全看得見

環境監測內容包括海里面的生物、海水,陸地上的動物、植物,以及空氣中的雨水灰塵等,經過這個多年的監測,輻射水平電站建設之前本底調查時的天然水平是一致的。還有大家看到這個碎浪石,用於在急來風暴潮的時候,防止對防洪堤造成的破壞,保證電站防洪安全。”田灣核電環境應急副處長曹仕瑪針對環境監測向記者進行了介紹。

田灣核電站地處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港區,背靠青山黃海相伴。自1997年中俄兩國簽訂合作建設核電站總合同,中核集團田灣核電站就此應運而生,在艱苦的發展歷程中沉澱形成了厚重的安全、質量文化。

據介紹,二十多年來,田灣核電站先後經歷了艱苦奮鬥的建設期精益求精的運行期、追求卓越發展期和超越自我的創新期,並規劃建設8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在8臺機組建成後,裝機總量超過900萬千瓦,年發電能力超過600億千瓦時,成爲我國重要的核能基地之一。

提起核電站,人們可能會先想到是一些對環境影響負面認知,但實際上這些並不存在。在田灣核電站北面的高公島,不僅物產資源豐富,進行海產養殖,還發展濱海旅遊業,吸引着國內外的遊客

對此,田灣核電輻射防護一科副科長易柏元介紹了田灣核電站專業人員的定期輻射水平測量和驗證的結果:“田灣核電站廠區環境輻射水平均屬於天然本底水平漲落範圍內,較機組首次裝料前沒有明顯變化。”

人民網能源瞭解到,一個核電廠要安全運行,主要有兩方面的措施:硬件配置和軟性環境。田灣核電在設計之初,在系統設備製造、工程建設、後續安裝與調試的各階段,都進行嚴格的高標準建設,以保證機組設備安全配置。田灣核電一、二期工程4臺機組均採用俄羅斯VVER-1000型核電機組技術設計和安全措施滿足國際上第三代核電站的安全要求,成爲國內首個採用雙層安全殼、國際首次設置堆芯熔融物捕集器的核電站。

兩名工作人員在現場採用監護制度操作設備,確保操作精準可靠。

此外,不斷完善的技術程序體系、管理制度也是保證田灣核電站能夠安全運行的重要因素。田灣核電運行一處代理副值長張瑞表示:“通過這些控制系統,一旦我們的參數發生一些微小的偏離之後,我們可以隨時做出反應,把參數糾正到正常範圍內,此外我們還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我們所有人員在管理程序的規範之下進行工作,儘量地減少人員失誤,避免出錯。”

同時,田灣核電培養了大批覈電專業技術技能人才,致力通過人員多方面專業技術技能培訓,提高運行人員應對和處理事故的能力,打造一支知識、技能、綜合素質過硬的團隊,以保障機組安全運行,實現安全生產,不斷爲國家提供安全穩定的清潔能源。

“我們要密切地監視整個機組的一些運行參數,確保所有的這些參數,在技術規格書、運行規程規定的正常範圍之內。” 田灣核電運行一處代理副值長張瑞說。

除了嚴格要求自身發展,田灣核電還自覺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據瞭解,田灣核電通過建設2200平方米的田灣核電科技館,將核能發電原理、核電設備、核電系統等內容對公衆進行科普展示,並在拉動周邊地區經濟、城市建設、解決就業、扶貧幫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積極參加我們宿城建設的共建,投資1300萬,興建了我們宿高公路,投資800萬,興建了我們的水渠,積極參加我們宿城街道的幫扶。”宿城街道辦事處主任黃水亮對田灣核電表示了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