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不要灌冰水! 中醫傳授「一個杯子」消暑降溫防中暑

天熱補水中醫師建議不要灌冰水,恐怕更容易中暑。(圖/翻攝自pixabay)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全臺連日高溫炎熱,中暑、熱傷害頻傳,中醫師分析民衆戶外炎熱與室內冷氣環境出入,汗孔打不開、體內無法散熱使中暑情況容易產生,建議可以用「滾溫杯」的方式簡單改善,把瓷杯用溫水溫過後在頸背穴位處滾動,有點類似刮痧的做法,把汗孔打開之後促使熱氣散出達到消暑。也提醒補充水分時喝溫的,冰水可能使汗孔緊閉,不利於排熱。

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瞿瑞瑩表示,夏天的外在環境很容易傷氣傷陰,一般走路一段時間之後可能就會出現大量出汗、感到口乾舌燥,嚴重甚至會出現中暑情況如頭昏、手腳沉重、發熱。

瞿瑞瑩分析,有兩類體質特別容易中暑,分別是「陰虛」與「暑熱夾溼」。她解釋,陰虛體質容易有中暑頭痛、手腳心發熱、口乾舌燥等症狀,養成此類體質的原因包含喜歡吃烤炸辣食物、熬夜、工作太操勞,加上外頭暑氣旺盛,就可能促使症狀產生。

至於暑熱夾溼體質者,本身溼氣較重,中暑時可能會產生消化不良、腹脹腹瀉、反胃想吐、手腳沈重感、頭重如裹等症狀,這類人通常喜歡待在冷氣房,也很容易出現冷氣房病陰暑情況。

▲中醫師建議用溫瓷杯滾肩背穴位消暑:大椎風門、肺俞。(圖/記者洪巧藍攝)

瞿瑞瑩表示,不管哪一種體質,中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汗孔不開,熱氣無法排出,此時可以使用溫瓷杯滾肩背穴位,準備一個瓷杯、馬克杯等可以保持溫度杯子溫水溫過,保持溫溫的狀態針對三個穴位:大椎、風門、肺俞推滾,位置約在在頸子與背部交界處,左右滾個10至15分讓汗孔打開,達到散熱效果,屆時身體就會比較輕鬆。

天氣熱不少人會想喝冰水,瞿瑞瑩也提醒,冰水喝的當下舒服,但可能會讓汗孔緊閉,且冰水水溫與體溫落差約在30度左右,人體還需要產生熱來讓進入體內的冰水變成體溫的溫度,反而更加燥熱,補充水分建議用溫水。也建議冷氣不要開太冷電風扇不要直吹。而根據本身的體質不同,瞿瑞瑩提供可以消暑的飲品給民衆參考:

陰虛體質口乾舌燥、手腳心發熱、中暑頭痛-冰糖水梨-綠豆湯加冰糖

暑熱夾溼體質消化不良、腹脹腹瀉、反胃想吐、手腳沈重感、頭重如裹-綠豆薏仁湯-荷葉苓術

一般體質暑熱易傷氣津-生脈飲-酸梅湯-甘蔗汁生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