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社區感染遲早發生!何美鄉「不需隨便自我放棄」:只要改變防疫焦點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延燒,臺灣民衆都很擔心社區感染的發生,中研院兼任研究員何美鄉21日上午在臉書發文「爲什麼臺灣現在社區感染的風險仍然很低?」認爲與其一直擔心臺灣社區感染已經開始,防疫人員不如檢測一些類似流感的病例,看看有沒有更多新冠病人在社區走動。
何美鄉文中先指出,「流行病學有個術語叫做『主動監測』」,而這就是臺灣防疫人員最近在做的事情,「他們將未曾出國的肺炎病歷回溯性地去檢驗,是否有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結果上百個案例中,只找到2個本土感染的病人,分別是「#19(已找到感染源,且其接觸者都已適當的被追蹤隔離)及#24」。
►想看溫馨、搞笑、趣味滿滿的新聞,歡迎加入官方Line「ET酷搜」
▲車隊計程車司機爲加強新冠肺炎防疫工作,自主消毒清理車輛。(圖/記者湯興漢攝)
她認爲,這2例只能代表防疫措施未到位前所發生的少數個案,對於很多臺灣人倡議「2個本土案例就是臺灣社區感染開始的指標」,何美鄉反問「認定社區感染應該是忽略了病人發病日的意涵,也就是說,臺灣在1月24日之前就開始社區感染。若屬實,那現在臺灣應該會是何種場景?」
何美鄉表示,如果過年返鄉的臺胞有隱形的帶原者在社區,那從1月24日到現在,第一波被感染的人應該都發病了,「儘管過年期間有寒冷過境,臺灣呼吸道感染人數在過年後的幾週一直都在下降。此觀察,似乎違反了社區感染已在1/24日之前就開始的論點。」
何美鄉直說,「與其一直擔心臺灣社區感染已開始,不如建議防疫人員(再辛苦一點),檢測一些疑似流感的病例,看看有沒有更多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人在社區走動。如果這些所謂「新型冠狀病毒的社區感染」,沒有造成有症狀的病人,那就不用擔心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左)。(圖/記者李毓康攝)
她接着坦白,這COVID19疫情的本質,顯明社區感染遲早會發生,但不需要隨便自我放棄、提早宣佈發生,「社區感染一旦真的發生,我們防疫焦點就要改變,若在不對的時間改變防疫焦點,對我們沒有益處,可能有害。」
不過對於疫情,何美鄉覺得也有一個讓人開心的訊息,「#19病例的感染源已證實爲返國臺商,以其血清的抗體來證實。看起來是一個3天的工作,從17開始,19日完成。但故事後面的故事是:這工作所需要的試劑都是研究人員在實驗室自備的。」爲了排除可能因交叉反應所造成的假陽性,研究人員需要備制6種冠狀病毒的蛋白質,「所以他們哪天開始工作?答案是2月7日。沒錯,他們有先見之明,早有準備。」
最後何美鄉留下一段話,「讓我們暫且再享受幾天沒有社區感染的日子吧!雖然社區感染的威脅一直存在。臺灣人啊!再撐一下,屆時會更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