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銀行家/王儷玲:堅持做對的事
從空姐到政大商學院副院長、金管會副主委,王儷玲的人生有了180度的轉變,究竟是什麼力量支持她一路走來?接任金管會副主委後,她計劃爲臺灣金融市場、老年化社會做出哪些貢獻?
【文/林家宜】
翻開現任金管會副主委王儷玲的學經歷,在有純正財經背景的金管會一線官員中,顯得相當不尋常。
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的她,曾經當過華航空姐,在天空飛了2年後,毅然決然辭去工作,轉往美國求學;刻苦讀書7年後,拿到會計、精算雙碩士及風險管理與保險博士學位;回國後,到政治大學任教10年,擔任商學院副院長,並獲選爲商學院特聘教授。
談到人生有這麼大的轉折,王儷玲笑着說:「企圖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每個人都可以勇敢追求夢想,我是靠着努力與堅持走過來的。」
而靠着這一份堅持的意志力,53年次的王儷玲,也成了金管會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副主委。
堅持、不服輸 奠定現在基礎
來自南投埔里純樸鄉間的王儷玲,家境並不算富裕,但僅有小學畢業的父母親對於王儷玲的栽培,卻是不遺餘力。「我的父母親從沒要求我們功課要多好,也不會要求必須考前幾名,但是隻要我想學習,父親一定盡力達成我的心願,」王儷玲強調。
記得小學3年級時,有次到同學家玩,在聽過同學彈奏鋼琴的美妙旋律後,引起了王儷玲學琴的動機。她回家告訴父母親後,也得到爸媽的支持,開始上鋼琴課,但因爲家裡沒有鋼琴,每週都必須騎腳踏車到一位親戚家練琴。
直到小學5年級,王儷玲終於鼓起勇氣開口向父親要一架鋼琴,「我到現在還記得那架鋼琴從外面陽臺吊到我家3樓的情景,我不清楚父親怎麼籌到錢買這架鋼琴,我只能用努力學習回報他。」回想起當時的情景,王儷玲萬分感念。
從小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的王儷玲,順利考上臺中女中,這也是她第一次離家到大城市求學。到了大城市,接觸到更多有才華的同學後,她才發現,自己和同學差距很大,感覺書讀得太少,才華與能力都不如別人。
「在這種氛圍裡,我的好勝心與不服輸個性被引發,進而促使我當時讀了很多課外書,並開始學習創作新詩與小說。」也因爲如此努力與認真,讓喜愛文學的她,得以在大學聯考後,如願考上輔仁大學中文系。
輔大畢業後,外型亮麗的王儷玲選擇去當空姐,在天上飛來飛去。多數女性豔羨的空姐生涯過了2年後,她開始對自己的人生感到茫然,對未來沒有方向,也沒把握。於是,王儷玲毅然決然地辭去空姐的工作,到美國攻讀碩士。
在美國7年的時間中,原本念中文的她轉攻會計與精算。由於起步比其他同學晚,必須花更多時間在功課上,「我當時企圖心很強,只想趕快重新找到人生的新舞臺,所以連睡覺都覺得浪費時間,」王儷玲苦笑地說。
對王儷玲來說,在美國求學期間是很辛苦的。半工半讀的她,每星期有一半時間要到費城市政府工作,以賺取學費與生活費,「我每天開車到學校上課時,還要邊聽張雨生的歌爲自己打氣:『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地過每一分鐘……』」
終於,王儷玲在順利拿到2個碩士學位、1個博士學位後,被政治大學延攬到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任教。
踏入學界後,王儷玲給外界最鮮明的印象,莫過於致力推動臺灣年金改革。她爲何特別緻力於推動年金改革?
她進一步解釋,在美國攻讀博士班時,就開始研究年金制度改革與基金管理。年金保險與退休理財在美國相當普遍,但回臺灣後卻發現大家都沒有年金保障。臺灣老年化與少子化問題相當嚴重,如果老年人口沒有辦法被妥善照顧,一定會成爲社會問題。「社會保險是每個人免於飢餓的基本保障,但也是年輕與老年世代財富重新分配的問題,必須有妥善完整的長期規畫才行,」王儷玲語重心長地表示。
回國看到臺灣老年化社會的許多問題後,王儷玲加入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的行列,經常利用自己假日及私人時間到退休基金協會當義工,並舉辦許多活動與講座,讓更多人瞭解提早規畫退休金的重要性。
而在勞退新制上路後,爲了推動員工自選投資機制,王儷玲更不遺餘力地奔走在勞委會與退休基金協會之間,但這條路卻走了很久。會這麼持續推動的主要原因,是因爲目前低利率時代,勞工退休儲蓄若只有政府的定存保證利率是無法對抗長壽風險與通貨膨脹風險,同時也將造成未來退休金不足的問題。
經過多年努力,王儷玲的心願終於在今年馬英九總統的年金改革下有機會完成,「雖然勞退新制的員工自選機制還需要建立投資平臺與修法,但總比都沒起步好,只要努力推動,許多問題就會逐漸被解決。」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王儷玲堅持下去?她神情認真的說,「我們每做一個決定都應該要去思考臺灣的未來會變成怎樣、下一代年輕人要承擔什麼。只要想到下一代年輕人可以減少承擔上一代的錯誤政策,這就是讓我堅持下去的動力。」
【王儷玲】現職:金管會副主委、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特聘教授學歷:美國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風險管理與保險博士、輔仁大學中文系學士經歷: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第一金融控股公司董事
※ 精彩全文,詳見《臺灣銀行家》。※ 本文由臺灣銀行家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