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樂觀也是病? 心靈流感「九指標」最怕就是吃睡都失調
▲憂鬱嚴重影響生活。(圖/Pakutaso)
近日一名北一女新生因課業壓力墜樓輕生令人扼腕;現今多數民衆日常生活壓力大,「憂鬱情緒」就伴隨而來,且最怕的是這些烏雲揮之不去。本文透過聯合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宗憲醫師的分享,教您如何辨別被稱爲「心靈流感」的憂鬱症,以及復健之路又該如何進行。
邱吉爾曾經說過:「心中的憂鬱就像黑狗,一有機會就緊咬着我不放。」目前醫學把憂鬱症認定爲是大腦上的疾患,由於腦部化學物質失調,以「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三元素來做指標,不只是單純情緒不佳,且可用「嚴重度、持續時間」做分水嶺。
嚴重度分爲A(Affect,情緒)B(Behavior,行爲)C(Cognition,認知)D(Drive,趨力)四點;維持時間可以兩星期來當作分水嶺。
憂鬱症除了ABCD四領域之外,還有國際上診斷用的「九指標」,包括:
一、 情緒低落二、 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三、 體重下降或上升四、 嗜睡或失眠五、 動作遲緩六、 易疲倦或失去活力七、 無價值感或出現強烈罪惡感八、 注意力不集中九、 出現負面想法,甚至計劃自殺
文中憂鬱症在臨牀上是指「重度憂鬱症」,好發年齡爲40歲,患者通常在兩週以後還無法分解壞情緒,且出現「九指標」中的其中五項以上,致出現「失眠」、「無食慾」這兩種典型症狀,就符合診斷。劉醫師用個簡單的例子讓大家瞭解,一般人遇到喪親之痛,大多會在頭七時收拾好心情辦理後事,若是憂鬱症患者,則可能喪失辦理後事的辨別能力,甚至已經出現束手無策的表現,且需要旁人提醒。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指出,2020年時有三大疾病需要重視,除了心血管疾病、愛滋病之外,憂鬱症也是其一。憂鬱症約佔全世界人口的3%,終生盛行率(一生中可能罹患的機率)約15%,遠高於精神分裂症(已更名爲思覺失調症)的1%。因此劉醫師說,別以爲樂觀的人不會的憂鬱症,當腦中化學物質改變時,人腦便開始出現負面思考,這時憂鬱症就已經偷偷找上你。
從WHO公佈的終生盛行率來看,罹患憂鬱症機率不低,那麼在臺灣社會中男女比例又如何分佈?劉醫師對此說,女性生理上本來就比較吃虧,像是需面臨生理期、懷孕、更年期等階段,體內賀爾蒙間接影響到心理狀態,出現常有耳聞的「經前症候羣」、「產後憂鬱症」、「更年期憂鬱」,或有些人是「職業婦女」的身分,就需面對工作與家庭壓力等,這些都是賀爾蒙與環境影響的例子。而又依就醫紀錄,女生通常比男性願意就診,因此女患者會比較多,約2:1。
劉醫師分享其中一個他經手的成功CASE,A小姐面臨婚姻中最不想碰到的「外遇」,先生漠不關心的舉動、小三傳訊,壓力源明顯讓她心情低落、食不下咽、失眠,半年來心理越來越不堪負荷,輕生念頭轉爲強烈,期間她沒自覺已被憂鬱症入侵,她只意識到先生的過失,且不斷把這錯誤加諸痛苦在自己身上,先生每一個行爲都令她百般窒息。子女帶她來就醫,先服用藥物一週,情緒明顯平復,兩三週後,血清素明顯提高,她的頭腦逐漸恢復正常機制,且出現正向思考,醫生這時纔開始對A小姐做心理諮詢,協助走出陰霾。
一般來說,服用抗憂鬱藥物的患者通常兩三週就有明顯改善,三個月內就能達到療效,服用藥物期間最好不要喝酒、高鹽、高糖的食物,其中更不能食用「葡萄柚」,降低肝臟代謝藥物的能力,積存體內反而引起副作用或致命危機。當然,投入的藥物合不合適,也得視每個病患的體質與性格。
▼憂鬱症會讓人對事物提不起興趣。(圖/Pakutaso)
如失敗例子的B先生,他的生長環境影響個人性格,長期以來都是處在灰色情緒當中,把自己邊緣化,不時出現自傷、負面想法,或者說他在潛意識中就具有挑戰、對抗的成分,甚至認爲自己狀況好轉後,就在野無法受到家人關心,因此即使投藥,身體反應還是不好。劉醫師說,對於這種患者要抱着「有治療就有希望」,面對具「邊緣性人格」的患者,等於是性格重建,雖然康復之路較長,但臨牀上最怕的還是「患者自行停止就診或停藥」。
現代社會變遷快,患病年齡層與社會結構緊密相連。劉醫師提出,老人獨居、少子化問題,這些也都會衍伸出兩者的壓力源問題,如長者獨居時會出現老人憂鬱症,又稱假性失智症(Pseudodementia),引起認知功能障礙;少子化的趨勢下,孩童過度被關注,其壓力源除了課業或同儕競爭,還多了家庭這一環。
▲現代社會觀步入少子化,過度關注也是孩子的壓力源之一。(示意圖/記者謝婷婷攝)
不少人對憂鬱症治療感到好奇,目前國內還是首重藥物治療,先將腦部的化學物質平衡好之後才能進入心理諮詢的階段,簡單來說,就是「腦袋清晰了,就容易撥雲見日」,做起心理諮詢也較能事半功倍,因此患者切忌勿擅自停藥,以免更難診治。
▲《小鬱亂入‧抱緊處理》專案平臺上讓民衆能初步瞭解憂鬱症。(圖/小鬱亂入作者林妤恆提供)
憂鬱症患者的朋友又該怎麼成爲他們生活中的協力者呢?親友的陪伴與傾聽是最重要的,絕對不能想盡辦法「勸導」,畢竟在過程中多少帶有情緒字眼(不長進、廢物等字眼),一不小心觸碰到病患最脆弱的部分,反而引起患者反彈,或對自己產生負面評價(如:爲什麼自己做不到?爲什麼你們都會?)等反效果。
2016年獲得紅點設計獎、《小鬱亂入‧抱緊處理》作者林妤恆分享自己做專案的動機,她提起自己小五時就發現母親日常生活中出現不尋常的行爲,家裡東西總是一團亂,但長期以來都認爲媽媽是憂鬱症纏身,直到接觸專案,她把媽媽當作第一位訪問者後,媽媽纔對她說「我是躁鬱症」。
▲小鬱的尾巴就像紛亂的情緒 。(圖/小鬱亂入作者林妤恆提供)
林妤恆以媽媽爲例,躁鬱症一定要有「躁」,像睡眠少(凌晨3、4點就起牀)、極度自信、從未擔心錢不夠用,但是在「躁」之後伴隨而來的卻是「鬱」的行爲,如開始擔心錢不夠用、被家人數落時纔有「鬱」的情緒。她與弟弟於國高中階段,就面臨母親發病時期,雖然姊弟倆會主動收拾家裡,但卻也會不經意地丟出尖酸的言語,也默默埋下反效果的種子。
林又說,家族中阿嬤有老年憂鬱症,因此她不時透過家族羣組傳送相關資訊給親戚,家庭成員纔開始正視,進而減少「精神病」的污名化。但即使這樣說,媽媽的病況已透過藥物治療痊癒,但家人潛意識中仍有「她是精神病患者」的既定印象,不只她們家,很多民衆也都如此。
目前雖有不少學派針對憂鬱症遺傳做研究,但與其說是遺傳,不如用「家族病史」一詞會比較恰當。如家中其中一位心情低落,氣氛通常都很低迷,因此在患者憂鬱情緒長期薰陶下,家族裡再度出現憂鬱症者的機率肯定比一般人高。
▲憂憂子像一朵雲,但憂鬱情緒可以隨時消散。(圖/小鬱亂入作者林妤恆提供)
《小鬱亂入》專案中的測驗量表則參考臺大精神部「簡式量表PHQ-9」,得分15分以上通常就有憂鬱傾向,但量表並非診斷,有可能患躁鬱的人做憂鬱症的量表,卻誤以爲自己有憂鬱症。所以自己覺得自己有負面想法浮現時,不要避諱,儘管致電到專業諮詢中心詢問就對了。
劉醫師說看診時,醫生都會以病人狀況而定,初診患者大約半小時至1小時,瞭解大部分症狀及開藥,後期治療會逐漸讓人敞開心房、吐露心事,因此患者不要擔心自己無法控制情緒。透過了解不同,臺灣憂鬱症患者並沒有明顯年齡提高或下降的問題,原因出在「正視」,如近年政府積極推動「老人長照政策」,老年憂鬱症纔開始有較正式的衛教推廣。
現代工作壓力大,也容易成爲誘發憂鬱症的原因之一,雖然重度憂鬱症是先天生理上與心理上的交互作用,但唯有自己懂得釋放壓力與抒發、均衡飲食及運動,纔不會把灰色情緒累積到崩潰邊緣;若因爲是工作而導致患病者,醫生建議當下都不要做重大決定(例如:辭職),寧可先請假、緩和情緒,對「心靈感冒」的人,只要適度關心即可,不要輕易給當事人意見,一有需要,就直接前往精神科門診就醫。
最後,民衆除了可以藉由「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自殺防治中心」等各項簡式量表自我檢測之外,《小鬱亂入‧抱緊處理》一書也能快速幫大衆瞭解病症與治療。
▼工作壓力大,也容易成爲誘發憂鬱症的原因之一。(圖/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