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青農拚電商 業績狂增600萬

▲現代農夫示意圖。(圖/記者一中攝)

記者徐珍翔臺北報導

農委會日前舉辦「網路時代青農勢力成果記者會,邀請臺東在地優秀青年農友分享投入農村產業利用電子商務發展事業的心路歷程;青農們農產品於電子商務通路上架後,銷售金額大幅成長,短短几個月便達600萬元之多,不僅成功打造出百萬青農的經驗,也顯示電子商務銷售的力道強勁。

當天記者會邀請3位青農代表分享心得,其中,清亮生態農場李奇軍,將父親有機生態農場,結合企業管理概念進行轉型,成爲臺東第一家有「慈心有機農產品加工認證」的農企業,除運用市集客戶推廣,更透過電子商務在短時間內讓自家生產麻油姜和薑黃粉達到百萬元營收

林一葉與臺東大竹社區雜糧產銷班總幹事張金福,凝聚族人共識,攜手向外推廣排灣族傳統作物──紅藜小米以紅蔾爲例,2015年首次透過網路販賣,當季產量銷售一空,更因網路曝光使知名度提升,目前已有許多通路接洽,在市場上供不應求,2016年更因此擴大2倍耕作面積

至於臺東振興社區的羅永昌,則是自海外學成返鄉打拼後,意識到生產、管理與銷售須緊密結合,於是開始着手研究自家池上米與市售米的差異化,綜合白米糙米紫米,建立黃金比例「源天然健康米」品牌,更透過電子商務經營一羣死忠客戶,大大提升回購率。

農委會指出,地處偏遠的臺東農村透過電子商務方式成功將農產品行銷都市,開啓農村再生網路時代的青農新勢力,未來這股新趨勢將蔓延全臺,協助農友們擴展農業藍海,因此,該會也編撰國內第一本結合農業、青年及電子商務的「青農的網路時代」專書,不僅歸納應用電子商務的簡要原則,更蒐集國內外農業電子商務的成功案例,盼藉此啓發有志從農青年,開創農業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