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三國志 日媒憂互聯網分裂使全球經濟失去活力

媒憂數據跨國自由流通時代一去不返。(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雖然即將下臺,但他用來指控大陸最力的竊取他國數據仍將持續裂解網際網路,甚至已經出現新造複合字,將互聯網(Internet,即網際網路)變成互裂網(splinternet),《日本經濟新聞》指出,數據版圖已是中、美、歐三足鼎立,除3極間互相摩擦,各國也正在依據國界線加速數據在地化,恐將讓蓬勃全球數位經濟失去活力

依據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國際電信聯盟)統計,2001年互聯網剛開始發展時,中國大陸(含香港)跨國數據量只排第6位,榜首是美國;但中國持續追趕,而且發展出他國都不具備的電子商務模式和數位支付系統,2014年已超越美國,越居榜首,而且每年持續擴大差距,到去年總數已超越每秒1.1億MB(Megabyte,兆字節),甚至略高於第2名美國、第3名英國相加。

《日本經濟新聞》指出,數據版圖已由互聯網早期美國獨強、歐洲多極,變爲中國超大,美國、歐洲緊追的3極體系。其中從2001年起到去年,中國數據增量7500倍,而美國只增加219倍。最可怕的增幅越南,約23萬倍,印度也有2.2萬倍,不過總量與中國還有很大差距。

數據流通對象國改變也顯示了3極趨勢。中國最早超過有70%跨國數據來自美國、日本,如今美、日合計還不足40%,約略等同於越南、新加坡相加比例。美國最主要跨國數據對象國也由歐洲老牌三雄英國、法國、德國,變成巴西

在數位革命時代,數據就是資源,也導致與數據相關的摩擦更加劇烈。川普4年前入主白宮象徵去全球化孤立主義再次崛起,近2年來針對大陸各種貿易戰、科技戰,還有包括拉攏臺灣打地緣政治戰,又讓新冷戰隱然成形,這點也反映在跨國數據爭奪上。

在美國力推的「淨網」(Clean Network)計劃中,從5G、通信、雲端服務等領域封殺陸企,娛樂性短片應用程式TikTok(抖音海外版)等陸制App被以泄漏數據爲由遭施壓。儘管川普針對TikTok、WeChat(微信海外版)禁令都因爲證據不足,而被美國司法系統擋下,仍令人印象深刻。

美國對大陸指控,也適用於歐洲對美國。今年7月,歐洲法院認定美國違反雙方數據保護協議,讓政府可以隨意取用歐洲人民數據,裁決協議無效。在大陸被封殺的美國大型IT業者如臉書(Facebook)等在歐洲近期也被推到刀尖浪口。美國對應歐洲的態度則是在排除歐洲後與日本、澳州簽訂跨國數據流通框架CBPR(跨境隱私規則體系)。

中國與歐洲連動似乎不像另2方關係那麼僵,但歐洲已經在討論如何限制大陸,相關官員表示:「中國不是敵人。但是歐洲與中國價值觀確實不同,我們也必須強化應對來自中國大陸,一個政體與我們相當不同的強權,形成的各種威脅。」

3極之外,數據流通也由全球無國界轉向邊境管制和切割,除中國、俄羅斯外,東南亞、印度各國也都出爐要求企業將資料中心伺服器架設在本地,形成「數據本地化」(data localization)趨勢。事實上,TikTok面對川普禁令時所提的對案,也是與美國軟體和資料中心商甲骨文(Oracle)合作,將數據儲存在美國。

《日本經濟新聞》總結,「數據經濟只有在豐富的數據流通下才能發揮真正價值,如果互聯網分裂,資訊堵塞,世界的活力也將隨之消失。能否跨越國家間對立,恢復全球的自由流通?人類正站在十字路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