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經濟分裂 全球GDP恐掉7%

IMF副總裁高萍娜(Gita Gopinath)示警,中美緊張背景下,經濟碎片化加劇,未來可能處於新冷戰當中。圖/美聯社

IMF對中美GDP增速預測概況

2024年全球局勢前景不明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再提出對「新冷戰」的擔憂。IMF副總裁高萍娜(Gita Gopinath)示警,中美關係緊張持續的背景下,若世界經濟分裂,導致地緣經濟碎片化,則全球GDP恐損失2.5%~7%。

路透報導,高萍娜11日出席國際經濟協會(IEA)會議時表示,儘管目前尚沒有全球化倒退的廣泛現象,但是隨着地緣經濟碎片化日益加劇,斷層線正逐步顯現,未來可能發現已經處於一場「新冷戰」當中,且若處理不當,將使近30年來幫助數十億人脫貧的和平、一體化和增長一夕逆轉。

據統計,2023年全球共實施約3,000項貿易限制措施,幾乎是2019年的3倍之多。中美冷淡關係也牽動全球經貿格局,其中,中國於美國進口總額中的佔比,從2018年的22%下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13%,顯示中國已不再是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

高萍娜指出,若該情況加劇,全球經濟分裂爲以美國和歐洲爲首的西方國家陣營,以及以中國和俄羅斯爲主的東方陣營等兩大勢力,將衝擊全球GDP損失2.5%至7%。她強調,全球分裂將使應對氣候變遷等共同挑戰變得困難。

IMF於10月公佈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估2023年全球GDP成長率爲3%,美國經濟增長預測上修至2.1%,中國則因仍深陷房地產危機,預測成長率自7月的5.2%降至5%,2024年成長率自4.5%調低爲4.2%。

高萍娜也呼籲,各國都應實施更務實的方案,儘可能保留自由貿易的好處。任何以國家安全爲由而限制進口的做法都應縮小范疇,各國在決定迴歸本國生產之前,皆應該評估是否真的缺乏來自風險較低地區的供應商,尤其是在半導體等廣泛使用的技術領域。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貿易保護主義不利於商品、服務、資本等要素的自由流動,扭曲資源配置,損害消費者利益,不利於提高生產效率,不利於世界經濟的復甦和發展。中方始終認爲不合作是最大的風險,不發展是最大的不安全。中方願與各方一起堅持平等協商、互利合作,實現各國的共同發展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