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公務員選拔之門向工人農民敞開

廣東省工人農民中選拔250名基層公務員事業單位職員筆試,7月31日上午將在該省21個地級以上市同步進行。這是繼去年從外來務工人員中考錄基層公務員之後的又一次新探索。

逢進必考,是公務員隊伍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必須的門檻制度。而過去,在公務員招錄工作中,門檻太高、學歷要求太嚴,甚至對身份等方面都有着苛刻的約束,使得很多真正來自基層的普通羣衆,尤其是工人農民只能望“門”興嘆。但是一些通過考試選拔進入公務員隊伍的“三門”考生,又由於缺乏基層工作經歷和基層鍛鍊,很難真正適應,幹不好工作,甚至成爲公務員隊伍中的“瘸腿”、“跛子”。隨着時代發展社會的進步,降低公務員招錄門檻,將大門向村幹部、外來務工人員以及工人農民“敞開”,成了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深水區實踐需要以及廣大民衆的殷切期盼。廣東省從工人農民中選拔公務員以及事業單位職員,無疑是對全國的幹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次新的嘗試和創造。

符合向基層一線傾斜的要求。從基層和生產一線選拔幹部是一條符合規律的、正確的用人原則領導幹部只有熟悉基層,才能制定符合基層實際政策;只有經過基層歷練,才能具備處理實際問題、領導轉型跨越發展的能力。基層是實踐的主體,也是密切聯繫人民羣衆、做好羣衆工作的第一線,更是磨鍊幹部意志、歷練幹部品格、促進幹部成長的主陣地。所以,領導幹部需要從基層來。而作爲領導幹部後備軍的公務員和機關事業單位職員,在選拔的時候,也必須堅持向基層一線傾斜的原則和要求。將公務員招錄的大門向工人農民敞開,無疑是落實這一要求的生動實踐。

是關注民生重視民生的體現。關注民生、重視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是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而民生的核心和主體是“人”,尤其是包括工人農民在內的人民羣衆。關心關注關懷他們的學習工作生活、成長成才進步,是黨和政府的職責,更是落實民生工作的具體體現。將特別優秀的工人農民通過招錄考試的方式選拔到公務員隊伍和事業單位職員中來,可以讓工人農民生活得更有尊嚴、更加體面、更加幸福、更有希望、更有盼頭,也可以更好地激發他們永遠跟黨走立足本職、創業奉獻的熱情和激情。另外,在降低門檻、敞開接受報名的基礎上,不收取個人任何費用的做法,也是對工人農民的一種人文關懷。

突出了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實際實用實效,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原則。同樣,在公務員選拔和事業單位單位招錄工作中,也必須落實這一原則。特別是在面向工人農民選拔公務員的考試中,更加不能本本主義教條主義題目內容更加需要堅持“幹什麼考什麼”和“讓幹得好的人考得好”的原則,緊扣黨的大政方針政策,緊扣基層幹部日常工作實際,緊扣工農生產一線的工作特點,緊扣做好羣衆工作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命制試題,不需要專門複習。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將那些有實際工作經驗、作風務實又表現突出的工人農民選拔上來,使真正適合崗位優秀人才能順利選拔出來,從而實現“不讓老實人吃虧”的目標。

可以豐富和拓展公務員結構。近年來,公務員職業備受追捧,社會上掀起了一股“公務員熱”。但由於我國公務員考錄製度起步較晚,難免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比如,考試科目設置沒有體現具體單位、崗位對公務員能力素質的特殊要求考試內容沒有很好地體現新時代對公務員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現象。面試程式化評分標準僵化,促使一些人專門花大量時間訓練所謂的“面試技巧”。導致從家門校門、畢業後進機關門的“三門幹部”在公務員隊伍中爲數不少,而且機關層次越高,來自基層一線的越少,造成公務員隊伍結構的缺陷,嚴重影響了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而將公務員招錄的大門向來自基層一線的工人農民敞開,將一批又一批來自基層、熟悉基層、適合基層工作崗位的優秀人才選拔進公務員隊伍,無疑是給公務員隊伍注入了源頭活水,可以大大豐富和拓展公務員結構,也有利於保持公務員隊伍的貼近基層貼近實際的公僕本色

選什麼樣的人,用什麼樣的人,是一種導向,更是一種決定事業興衰成敗的大事。公務員選拔向工人農民等基層一線傾斜並敞開大門,是一次成功實踐和探索,但是要把這樣的好事做好、實事做實,絕非易事,必須切實轉變觀念、狠抓制度落實,不拿原則做交易、不讓規範成擺設,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以工作的成效、實效取信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