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站起來/金惟純:帶孩子做家事比追求GDP幸福(上)

撰稿/駱亭

大半生媒體、政治、經濟關係緊密,此時此刻,金惟純卻認爲「父母帶着孩子一起做家事」是一件比GDP成長,更能爲臺灣帶來全民幸福感的事。

商業週刊創辦人金惟純,年輕時懷抱改革社會、撼動威權體制理想進入媒體;28歲成爲中國時報主筆,臧否時事,贏得「媒體才子」之稱。他35歲與何飛鵬創辦商周,熬過借錢跑三點半的慘澹七年,商周成爲臺灣發行量最大雜誌,改寫臺灣平面媒體歷史。

◄《商業週刊》創辦人金惟純。(圖/商周提供)

一介書生轉型爲實業經營者,功成名就,金惟純卻選擇在2009年提前將事業交棒補修治國、平天下」前未完成的「修身、齊家」功課。最近他將這些年重新學習「人該怎麼活」的心得,集結成書,分享自己「還在學」的人生體悟,重新詮釋成功的定義

談到爲臺灣做的一件好事,金惟純提出「讓父母帶着孩子一起做家事。」

「家是人第一個參與單位,一個人對自己的家有參與感長大後在別的單位團體,自然就會動手做事,不會等着坐享其成。」

金惟純說,孩子跟在父母身邊一起做家事,從做中學,是人類自古維持了數萬年的成長曆程,這樣的學習模式卻正在快速消失。家是人生學習的開端小孩子跟着父母做家事所打開的學習效能,對於未來人生和整個社會的幸福與影響,值得被重新看待。

「做家事是最好的親子互動,孩子跟帶着他做事的人,會產生親密與信任感。」現代家庭,各自忙上班、上學、上網,若能一起承擔家務,孩子可以從父母親身上,看到生活的真實樣貌,學習如何跟人一起做事,對家庭關係與生命品質都會有正面幫助。

二是獲得參與感。一個家的維持要全家人一起出力,才能把好的環境延續下去,這會建立人的責任心與習慣,對於性格人生觀有重大影響。

三是打開人生的學習效能。「孩子跟在大人身旁做事,這件事是很有意思的」。像他念小學前,跟在母親身邊,從提菜籃摘菜、生煤球洗碗掃地、倒尿盆、包水餃、磨豆漿、帶妹妹等,能幫的就得做,母親從來不教,都是靠自己看,做錯少不了一頓打,自己得用心去想:爲什麼跟母親做出來的不一樣?往往等確定他是真的不懂,母親才提點兩句。

金惟純認爲,師徒制是最有效的學習,孩子在觀察、修正的過程,無形中已經訓練了觀察、理解、分析,和動手做事的能力,比坐着聽講效果不知道好多少倍。

以前他帶記者的時候,曾說:「觀察力理解力判斷力表達力、分析力是一個記者必須具備的,其實就是一個人的基本能力,如果你有的話,就展現出來吧!」

回頭想想,自己基本能力的奠定都從童年而來,大女兒出生時,他幫小baby換尿布、洗澡,一個大男人竟也做得來,才發現小時候學的東西一輩子不會忘,扎得馬步都還在。

對比現代孩子到處學才藝,流行什麼學什麼,若學個半調子,反倒可能讓孩子的人生脫離現實,產生負面學習態度

「其實小孩子是很樂意做事情的,感覺有進步,會有喜悅和成就感。」而從做家事學到的東西會讓人變得自信、獨立,且是真的多才多藝,一輩子都有用。從個人、家庭到社會,對於整體國民的幸福感和素質的提升與增進,金惟純認爲比追求GDP成長更爲實際。

臺灣站起來/金惟純:做家事,還原孩子的成長要素(下)

●感動的力量 臺灣站起來

-- 我們要召喚您善良的活力,讓臺灣站起來!--

1.每天到臺灣站起來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ETtodayTAIWAN)告訴我們,您今天做了什麼好事?(舉牌、PO照片或是寫一段文字都可以)

2.讓家中寵物一起舉牌,告訴大家要做什麼好事,範例:熱愛資源回收的Noopy-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417/193676.htm

3.加入臺灣站起來活動,分享你身邊的臺灣好事: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1824179170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