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問題爆到麻痹 7成民衆挑外食仍以便宜優先

社羣中心專題報導

從毒澱粉山水米、到黑心油,還有大大小小的食安問題全國上下人心惶惶,尤其外食族更是愁容滿面,據調查,有近7成的人一週會有5到7次外食,但即使吃到令身體不舒服的食物,近6成民衆會覺得金額小而不追究,最後在選擇食物上,還是以價格爲最優先考量

身爲「三餐老是在外」的「老外」,在食安問題陸續爆發後,會影響你挑選外食的標準?據《ETtoday東森民調雲》「外食族午餐便利商店的食安問題調查」線上問卷統計,外食選擇還是以中式爲主,而選擇外時的優先條件,則佔了差不多的比重,但價格便宜還是略勝一籌(52.02%),其次是快速方便(48.68%)跟可口美味(44.65%)。

▼針對食安問題,連阿基師也看不下去,出席記者會還不小心脫稿講食安。(圖/東森新聞資料照)

雖然食安問題連環爆,近7成民衆雖然表示擔心,卻也不知道確切該怎麼辦,即使小吃店吃不得,也不會特別轉而吃便利商店,有19.19%的民衆則認爲「擔心也沒用」。而因爲食安問題太多,民衆也漸漸麻木,認爲無論哪一種食物的安全問題都差不多,有沒有食安標示也差不多,最後在選購便利商店食,還是以價格爲優先考量(71.77%)。

▼全國食安會議召開,衛福部:一年內清不法。(圖/東森新聞提供)

即使吃壞肚子,56.88%的人也會因爲金額小而作罷,剩不到5成的人會拒理力爭;若希望食安進步,85.26%的民衆認爲責任政府主管單位身上,認爲要經常抽驗每月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