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兩岸坦蕩交流 夏立言何需遮掩

旺報社評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赴大陸看望臺商、臺師與臺生,並跟他們舉行座談會。原本說不進行政治拜會,最後卻仍與國臺辦副主任陳元豐、海協會長張志軍餐敘,引發黨內與綠營的質疑。兩岸交流理應坦坦蕩蕩,夏立言卻遮遮掩掩、前後不一,這種不坦蕩的行爲,對兩岸關係不利。

國民黨兩頭不討好

國民黨有理說不清,或不敢說的事還真不少,先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6月訪美行,他在迴應美國學者及媒體訪問時重申,國民黨建黨百年來一直與美國關係親密,是「親美」政黨,並反對共產主義,與中國共產黨維持價值與制度的競爭關係。當被問及有關「九二共識」立場,朱立倫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雙方的建設性、創造性模糊,是「沒有共識的共識」,他解釋這與美國的「一中政策」相似。

在中美對抗日益深化當下,朱立倫在美國拋出「親美反共論」,讓國民黨的兩岸角色,從「穩定器」變成「引爆點」,也註定夏立言此行兩頭不討好的命運。尤其夏立言依據綠營的要求,對張志軍表態反對解放軍對臺軍演,結果綠營指責他只敢跟民間身分的海協會長說,不敢跟代表官方的國臺辦副主任陳元豐表達,是「虛應故事,有個交代而已」。張志軍也搬出大陸的標準答案作了一番解釋。夏立言照民進黨設定的遊戲規則走,自討沒趣只是剛好。

國臺辦犯了同樣的錯誤,大陸8月圍臺式軍演,是針對臺獨與美國的實力展示,不會對臺灣民衆的安全造成威脅,但大陸沒有說清楚講明白,雖然臺灣不少人仍然相信大陸不會對臺動武,不擔心戰爭爆發,因而對軍演無感,照常生活,甚至有人包船到海上,想看大陸飛彈,但也留給民進黨政治操作的空間,反而造成一些人對大陸更多的惡感,這不是幫民進黨助選嗎?若大陸事先就說清楚,更多人會上山下海看飛彈,把大陸軍演當節慶,不是好事一樁嗎?

民進黨政府攻訐夏立言,國民黨內也出現強烈的反彈,新北市長侯友宜、臺中市長盧秀燕,甚至身兼國民黨副主席的嘉義市長黃敏惠,都強烈反對夏立言訪陸,盧秀燕更公開指責夏立言「時機不宜,徒增困擾」,迫使夏立言請辭臺中市政府國際事務委員。

許信良的智慧之言

兩岸和平、經濟繁榮是人民共同的期盼,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都是中國,兩岸應在「都是中國」前提下共同維護和平,而不是切割爲互不隸屬的兩個主權國家,製造兩岸對立。依憲法精神,臺灣應追求最終統一,但統一必須依據中華民國憲政程序,換言之,憲法是臺灣的護身符,民進黨應以憲法團結臺灣,而不是醜化他黨,以製造分裂、打擊政敵贏得選舉。

國民黨締造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憲法》,如今卻忘記憲法與國民黨黨綱,竟然追隨民進黨創造的遊戲規則與語境,認爲兩岸是互不隸屬的兩個主權國家,要捍衛「臺灣主權」,不惜與中共對抗。侯友宜等人忘了,國民黨2005年登陸創造兩岸和平契機、2015年馬習會創造兩岸領導人會談先例,都是了不起的成就。中國連結是臺海和平的保障,和平是國民黨的核心價值,兩者都不能拋棄。

夏立言有機會創造和平,卻不敢堂堂正正與國臺辦會談,提出國民黨的兩岸和平主張,連見面吃飯事前都要隱瞞,徒遭猜忌,侯友宜、盧秀燕、黃敏惠反對此行,等於公開宣示放棄和平、追求對抗,都犯了同樣的錯誤。

相較之下,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則爲夏立言緩頰,認爲國民黨赴中不是壞事,民進黨不需要追殺,至少讓中國認爲在臺灣有點空間,不要對臺灣絕望到非動武不可。兩岸關係愈緊張,愈需要緩衝的力量,許信良的智慧,國民黨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