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通路知情不報 滿街黑心食品

文/郭子苓

誰能把關「吃」的安全?主管機關供應商通路商?

不,他們雖然比民衆對食物更專業,卻難以信任。在食品產業鏈中,三大漏洞,讓黑心食品總能長驅直入,直達顧客嘴裡。

目前,衛生署爲控管食品安全,設下兩道檢驗關卡海關邊境查驗、衛生局市場查驗。海關邊境查驗做爲第一道關卡,針對輸入食品進行抽檢。但是,現在一年四十六萬批報驗產品,由不到八十人負責,平均抽驗率只有五%,加上許多食品添加物工業原料報關,根本不在食品藥物管理局(簡稱食管局)檢驗範圍。

若海關邊境查驗無法有效防堵,衛生局市場查驗便格外重要。其中最關鍵的查緝人員,是散佈全臺二十二所衛生局、約四百人的衛生稽查員

由四百人負責市面上超過百萬件的流通商品,也許力有未逮,但人數,還不是最棘手問題

現行任用制度下,護理師只要透過醫事人員任用條例,就可直接轉任稽查員,比起食品科系出身、必須通過公務員普考才能成爲稽查員的報考者,輕鬆許多。此外,由於稽查員多以女性爲主,面對不肖業者時,遭口出穢言、黑道威脅等時有所聞,導致許多稽查員怕事、放棄深入工廠查緝,並將主力轉向包裝標示、販賣場所的衛生抽查等表面性檢查

例如,只檢查外包裝是否完整標示有效日期、防腐劑,或通路「看得見」的環境清潔度;至於消費者吃下肚的食品,是否含有未登錄的添加物,則不得而知。

食管局食品組組長蔡淑貞透露,因稽查員遭受暴力事例頻傳,衛生署曾申請設置「衛生警察」,卻遭立法院駁回,地方警察又無法時時配合,稽查員安全堪虞

澱粉事件延燒至今,雖查獲兩家違法添加業者協奇怡和,但目前仍未遭受停業處分,且只「重罰」六萬元。

不僅如此,此次毒澱粉商品名單中,過去因米粉含米量過低」遭檢舉的日正食品竟再次上榜。蔡淑貞解釋,目前《食品衛生管理法》(簡稱食管法)雖有一年內再犯則勒令停業的規定,但僅限於「類似情節」。

換句話說,摻雜違法添加物或不實標示,因違規情節不同,一年內都有各犯一次錯的機會,第二次才停業,衛生署對廠商不免太過「寬容」。

「食管法最高也就罰到六百萬,比起他們(不肖業者)賺的錢,根本不痛不癢!」林口長庚醫院臨牀毒物科主任林杰樑痛批,衛生署不敢重罰業者,大家才一犯再犯。雖然食管法的修正新法將施行添加物強制登錄,但也未說明「不登錄會怎麼罰?」形同虛設。

毒澱粉事件雖是五月中正式對外揭露,但食管局坦承,早在三、四月就已耳聞風聲,但因送驗、蒐集證據,必須延遲公告。不過,事先知情的不只食管局,就連部分廠商、通路商都早早接獲消息,例如統一超、全家超商都早在事件爆發前,便將問題產品火速下架。爲何僅是「第一時間」下架,而未對外通報?對此,統一超迴應:「衛生署還沒公佈,只能先做分內之事。」全家則表示,爲釐清該物質是否有害,花上不少時間。「一個月,讓共犯結構裡很多人都安全下莊了,」一位業界人士評論,「不知者無罪,但知情卻『裝沒事』,也是罪過。」

【 更多報導

臺大教授:最難的一課,我們卻沒教給學生

 這就是臺灣企業:規模很大、做的事情很小

 在醫院,不爽就打,絕對錯不了!

嗜血企業Uniqlo》員工用完就丟、免費加班還挨罰、縱容惡劣薪資

 40歲年薪破350萬的三個工作法則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週刊》。※ 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