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耕365/非社工的她行過無數幽暗之地 爲弱勢孩子尋找光輝

圖、文/善耕365

位在臺東獄所旁喜樂課輔班,從外頭就聽的到孩子們「珍妮阿姨」「珍妮阿姨」的呼喚着,她並非社工出身,但投入兒少服務多年,行過無數幽暗之地,及令人窒息不解的家庭面貌。

她沒有道出勵志動聽的故事,而是訴說着一個個孩子真實的黑暗處境。

從更生人生活輔導員,到孩子中的珍妮阿姨

17年前,生長在大都市的珍妮因爲女兒身體過敏,從臺北搬至臺東定居,先是投入教會的行政工作,又再短暫離開一年至臺中馨園」從事女性更生人24小時的生活輔導員。當時她陪伴一名吸毒媽媽及照料她還在保溫箱愛滋嬰兒,時常每日料理一隻全雞,投入關心與愛,進出醫院照顧她插管的嬰兒,但這名媽媽不斷地說謊及吸食強力膠,面對事實的殘酷,及目睹孩子的無辜,讓她帶着疑惑再回到臺東...

回到臺東後,遇上無辜少女被某機構性侵的案件,種種事件讓珍妮不斷思考思考「我們到底給了孩子什麼 ?」讓她決定在一無所有時,決心全然投入弱勢兒少服務的工作。

「我們要做真實的,不虛假的。」珍妮不願再到資源沒被落實在孩子身上,於幾年前開設服務弱勢家庭的「喜樂課輔班」至今服務上百名孩童,走過多年。

吸毒、失訊、入獄的父母,懸崖上的孩子…

「從沒看過這麼窮的孩子。」許多家中惡劣的生活環境,珍妮以爲是在貧富差距很大的緬甸、泰北,纔看的到的場景。因爲深耕臺東,這些年她一幕幕看見暗巷裡的複雜,並揭開一道道殘酷與黑暗,看見截然不同的世界。

一通電話: 「媽媽被收押了!」就趕快去找孩子,不然沒有人照顧他們。被收押的是一個有7個小孩的媽媽,珍妮前往幫忙孩子找地方安置,幫孩子換尿布時,家裡亂七八糟,還找不到尿布放在哪裡。

珍妮說:「因爲孩子沒辦法選擇出身。」日常中的珍妮爲孩子忙進忙出、裝物資、煮飯、接孩子、家訪、文書。

「就全部都丟來這裡啊。」珍妮感嘆弱勢家庭一直生,卻沒負起家庭該有的照顧責任。目前課輔班內就有共8個兄弟姊妹的孩子。另也有家長失聯、寄養家庭、更生人….等情況的孩子,他們在這裡度過每日的課後時光。

有一位課輔班小女孩見到善耕採訪者第一句話:「姐姐我跟你說,我哥哥在機構,我現在住在寄養家庭。」 我回答到:「那寄養家庭對你好嗎?」 她「很好哦,你知道嗎,家裡有飲水機呢!」

孩子轉介到課輔班後一個禮拜,珍妮就會去家訪瞭解家庭情況。珍妮說:「我從不事先告知要去訪視!」 某次她去個案家問到:「今天怎麼特別乾淨?」案家回答道:「因爲有○○單位的社工要來。」 由於其他單位的人家訪前都會事先電話告知,案家往往會把環境整理乾淨,因此珍妮總是透過突擊的家訪,看見最真實的樣貌

▲珍妮進入案家,檢查冰箱食糧是否足夠。

資源涌入,卻看見家中餐桌滿是保力達、酒…

「進去家中看見孩子髒兮兮的,還發出味道,趕快幫忙叫水電加裝熱水器,讓孩子可以洗澡。」 珍妮說明其個案情況,其實靠補助可能也有好幾萬塊,但去家訪時,卻發現桌上滿是保力達、酒,資源都沒用在孩子身上,珍妮會不斷提醒家長「要去找工作哦!」因爲父母本身不改進的話,孩子的觀念、教育也會受影響,無奈碰過許多家庭長期仰賴資源,不願從根本改變。

珍妮認爲給他魚吃不如教他如何釣魚,社福資源也要讓家長重拾正當的生活技能,不能長期依賴補助,期望透過長時間輔導及關懷,更根本地改變生活型態

雖然珍妮主要是從事弱勢孩子的課後照顧,但總是透過家訪,瞭解孩子家庭狀況及其家庭成員所需,轉介其他單位協助,不管是家庭環境改造、生活上或醫療上的資源。

▲善耕跟隨珍妮家訪,拜訪有3子的單親媽媽,此案屬社會局,但社會局人員請珍妮協助關懷,珍妮並時常義務幫忙去關心、送物資、幫其親屬申請補助。此案家歷經火燒屋全毀後,由珍妮轉介給幼幼基金會,因而獲得重新搭建好的家屋,並附有全新的傢俱。

陪伴的灰心,止不住墜落

小明(化名)因進入課輔班學習到才藝劍道,他找到興趣找到自信,但最後還是因原生家庭媽媽突然吸毒被收押,小明被迫必須要被安置到別的地方,他的其他兄弟姊妹也分別被安置四散(小明原和6個兄弟姊妹與媽媽同住),形同一個家四分五裂。

「你說這些社福機構、社工、陪伴的人,走到最後是不是心灰意冷…」許多單位投入大量時間、投入愛、投如資源,陪伴一個家庭,希望家長能重拾動力,孩子能獲得更好的教育,但沒有得到好的回饋。然而,這樣的情況卻反覆上演。

▲去年因媽媽收押分散的兄弟姊妹,今年過年期間珍妮找他們出來吃飯,仍持續關懷他們在各寄養家庭及安置機構的情況。

「曾陪伴一名女孩從國小到大,努力考上護專,結果交了男朋友,就休學了。整天跟男朋友混在一起,也沒有正當的工作,這樣的孩子從小缺少愛,碰到愛情就容易栽進去。」若再不小心有了小孩,容易變回原生家庭的樣子,又是複製上一代的模式。珍妮從原先好不容易看到孩子的未來,但希望好像又再度消失…

珍妮認爲要解決這些孩子的痛,除了解決社會結構性問題,還要更加長時間的追蹤孩子的發展 「機構結案了,然後呢?」部分機構常因經費或時間到了就結案了,但孩子的童年創傷可能是在青少年時期纔出現反應,不是一年或兩年就被完善或被療愈的。

儘管應對每個特殊家庭的現場,要歷經許多複雜的心情,珍妮說:「做這個不能悲傷。」在接送孩子的途中,珍妮與孩子相處總是歡樂,孩子一上車後,就大聲的向珍妮問好,並開始停不下來地分享今天在學校遇到的事,珍妮也熱情的迴應他們。

帶入更多善意的理解與陪伴,哪怕極其微小

採訪這天,善耕編輯也跟隨珍妮一同家訪,此案爲珍妮課輔班學生的家長,媽媽在生下孩子4天就隨即癱瘓在牀,至今5年了,老公也因長期的照顧壓力患有憂鬱症,經濟困頓。

躺在牀上無法行動的媽媽說到:「因爲她(珍妮)知道○○的媽媽是這個樣子,所以就很常來看我,分享孩子的狀況給我,也會帶尿布或是一些物資來。」

透過家訪珍妮爲這家人帶入資源及關懷,從原先都沒有人介入的狀況,至目前有定期的醫療跟照護,讓灰暗的家庭照進曙光。

珍妮希望帶入更多善意的理解與陪伴,哪怕極其微小。「一起吃一根冰棒也是陪伴、一起聊個天也是陪伴!希望有更多志工人員參與,走入這些家庭,陪伴孩子帶給他們一些新的感覺。」 珍妮遺憾母親臥病在牀無法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珍妮假日也會帶着孩子出遊,一同觀賞紙風車劇團在臺東的演出。

採訪的過程中珍妮總是充滿溫暖及友善的接待,並時不時的分享與孩子們相處的點點滴滴。

資源班的孩子上公立高中美術班,努力止住世代輪迴…

曾有孩子從其他單位轉介過來時,因爲沒受到良好教育及照顧,3歲了語言遲緩都不會講話,透過課輔班的陪伴,到現在能夠清楚的表達。

也有一名更生家庭的資源班孩子,一步一腳印練習畫畫,珍妮幫孩子尋找專業老師,靠在課輔班的練習及教學,考上臺東女中美術班。珍妮都盡力爲每個孩子去尋找拓展資源,不讓限縮的家庭環境,影響着他們對未來的想像。

「有時面對這羣孩子時費心力搞到半夜,面對孩子血氣旺、易衝動時,需要更多耐心、聆聽他們聲音。」看見孩子的願意付出努力,珍妮就感到欣慰。課輔班接收的孩子,從學齡前到高中目前共52位,目前有各式課程烏克麗麗、小提琴課程,目前也正拉把孩子,進入音樂班就讀。

▲珍妮獲頒臺東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表揚。

在課輔班中,除了弱勢家庭的孩子,也有身心障礙的孩子。珍妮強調「這樣融合的學習模式,才讓大家懂得會去愛、彼此接納。」不刻意區隔不同情況的孩子,因爲終有一天他們都要進入社會,學習如何包容。

風雨之行,她始終永不放棄決心

一個完善的家,應該是每個孩子在成長階段的基本條件。「原生家庭親子衝突的影響、強壓性教育、沒有一般孩子的童年、傷痕累累....等,如何正向帶領孩子走向光明健康人生?」 這些是珍妮每日都要迎戰及思考的,就算曆經風雨,也要帶着孩子持續前進。

「投入兒少後,我從一位軟弱的普通女子變成剛強,成爲別人的肩膀及信任,勇敢作不可能的夢。」她認爲遇見這羣課輔班的孩子,深耕弱勢家庭的工作,並非偶然,她也從中自我成長、自我學習,在不斷地奔赴與混沌中理解,真實參與在孩子每一天的世界裡,爲孩子找尋可棲身的未來。

原文取自【善耕365公益媒合平臺】《見家庭慘況、爲癱母照顧孩子....非社工的她,行過無數幽暗之地,爲弱勢孩子尋找光輝

【機構資訊】喜樂課輔班電話:0938-664-138地址:臺東縣臺東市廣東路 312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