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企掀牧場收購戰

乳企牧場收購戰圖中新社

2019年底以來大陸企業收購概況

A股投資眼光被新經濟概念吸引的時候,蒙牛伊利等大陸製品巨頭,正大肆透過併購各地牧場,藉以確保乳源、整合產業鏈,爲下一步業務發展提前部署

儘管新冠肺炎景氣前景未明帶給大陸企業經營莫大挑戰,但此時卻是大陸乳製品業巨頭們趁勢整合上下游產業鏈、擴張新業務的機會。對他們來說,今年最重要就是收購,主要是買牛,買牧場。而業界兩大巨頭蒙牛、伊利,正是這波「買買買」的主力軍之一。

36氪報導,2020年7月底,蒙牛以3.95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5億元)收購港股上市、大陸最大的有機乳品企業「中國聖牧」11.97億股新股,合計持股17.8%的蒙牛一躍成爲後者單一最大股東,持股比例還超過中國聖牧的董事長邵根夥。

一週之後,蒙牛的競爭對手、大陸最大的乳製品公司伊利也宣佈新的上游投資。9月27日,伊利旗下子公司提出16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4.6億元)收購中地乳業股份,若成功完成收購,伊利將成爲中地乳業最大股東。

報導稱,從2018年至今,僅短短3年間,大陸市場大牧場已被下游的乳業公司瓜分完畢。

上述兩件股份收購完成後,伊利與蒙牛分別掌控三家規模化的牧場公司。伊利陣營包括優然牧業賽科星和中地乳業,奶牛存欄總數約35萬頭;蒙牛陣營則包括現代牧業,富源牧業,中國聖牧,還有原生態牧業,奶牛存欄總數約40萬頭。

奶源者得天下

業界表示,大陸乳製品業長年來素有「得奶源者得天下」的行業共識,大型乳企收購上游牧場股份、投資自有牧場是常見手段。但最近一年對上游牧場收購規模之大仍然少見。而在伊利、蒙牛兩大乳企外,還有其他規模上億元的牧場併購案

大陸乳企大企業接連透過收購掌控上游牧場,進一步穩定奶源是重要因素之一。光明乳業董事長濮韶華近期表示,「乳企越做越大之後,大家越來越感覺到全產業鏈的重要性,將養牛視作保障,這是很多乳企自己做的護城河。」報導指出,大陸散養戶與中小牧場由於經營成本高環保法嚴格等因素陸續退出養殖市場,導致奶牛存欄量下降。中國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大陸最近15年牛奶產量高點穩定在3,200萬噸左右。

如果下游乳企想要新建牧場,但規模化牧場經營上的難度不小,除了前期投資高昂,奶牛養殖過程中的環保及疾病也是問題所在。在此背景下,擁有大量萬頭牧場的上游牧場公司就成爲各家乳品業者爭取的對象。

上下游整合拓新市場

除此之外,大陸乳業透過上下游整合、協同共用利益,尋找新出路,包括毛利率更高的產品,譬如低溫鮮奶、或者是乳酪等製品。新希望乳業先前公佈研究資料顯示,低溫鮮牛奶的毛利率爲48.74%,相較之下,大陸當前主流的常溫純牛奶僅爲23.59%。

從大陸乳企最近兩年的動向來看,伊利、蒙牛等公司新盯上的業務均是低溫鮮奶。2018年開始,蒙牛、光明、君樂寶,以及海外的優諾等乳製品公司相繼推出低溫鮮奶新品。一般預料,在收購牧場動作暫告一段落之後,大陸乳製品市場接下來將會上演一場低溫鮮奶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