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高校需要怎樣的通識教育?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姜泓冰 趙天潤

7月8日,“我們的通識教育”第三屆中國通識教育大會在復旦大學舉行。會議圍繞應對人工智能發展挑戰、在通識教育視域下反思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模式等問題開展研討,吸引了來自260餘所高校的通識教育管理者、通識課程教師、研究學者等600餘人參會。

面對通用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更需“知識大融通”

未來社會中人的價值如何體現?大學培養的未來人才如何定義?隨着通用人工智能進入快車道,高等教育亟待回答這樣的現實問題。

復旦大學副校長徐雷舉例說,他在一本書中看到“給人工智能一本《紅樓夢》,只要你能夠提出合適的問題,它可以把這本書分析得比人更好,但當你給人工智能一堆白紙,它卻寫不出《紅樓夢》。”如今,他要給這個例子打上問號,“人工智能的應用以及自我進化的速度遠超人們的想象。假以時日,也許人工智能真的可能寫出一本《紅樓夢》。”

面向未來,通識教育的重心應在何處,徐雷認爲“需要培養學生的可遷移能力”。在他看來,通識教育要與專業教育共同打造大學生活應有的樣態:發現自己、保持好奇、充滿熱情,從而將學生培養成爲更加自律、更能調控自身、更好審視生活的未來人才。

ChatGPT對教育、教學方式帶來的衝擊和影響是多方面的,包括可以被利用來實現個性化的教育,南京大學本科生院常務副院長、新生學院執行院長徐駿認爲,通識教育的核心要素是弘揚人文與科學精神,完善人的理性良知和美德,培養推理、辨析、質疑、反思等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產教融合也爲通識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來自產業界的果殼CEO、未來光錐前沿科技基金創始合夥人姬十三提到,從網絡時代到人工智能時代,學科之間的界限加速溶解,“知識大融通”使得終身學習成爲必然選擇。

“未來給學生所提供的課程,將是從‘工作餐’到‘自助餐’的轉變。即根據學校和學生的不同需求,建立不同的能力模型目標,讓學生自主在AI能力模型幫助之下,規劃學習路徑、自由選修課程。”超星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史超說。

亞馬遜雲科技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張崢呼籲,保持通識教育的初心,讓學生通過通識教育,如水無形,融會貫通,從而達到一種自覺的境界。

跨越融合、迴歸自然,高校通識課程這樣建設發展

通用人工智能衝擊之下,通識教育是否依然需要?徐雷的回答是更加需要。通識教育理念是爲了全人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視角、運用不同的思維方式看待世界。“技術從高度分化逐步走向高度融合,這就要求人文與技術之間保持必要張力,以人文的深厚底蘊和豐富內涵‘駕馭’技術的發展,避免人類受到傷害。”

在復旦大學就有這樣一門“明星”通識課程,每次開課選課名額幾乎“秒殺”。這就是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金曉峰的“人文的物理學”。這門課首先是一門關乎力、熱、光、電、量子的物理課,但課程也傳遞這樣的信息,即物理學甚至自然科學,與音樂、繪畫、文學類似,都關乎一種對世界秩序的個人眼光,只不過它需要實驗加以檢驗,“形容詩之美,小說之美的那些說法,都可以被移用到對自然科學的形容之上,在清晰、理性和簡單之中,科學也蘊含着大美。”金曉峰說。

“無專業門檻,有學理深度”是清華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建設的原則,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以通識必修課“寫作與溝通”爲例,介紹了學校如何圍繞“立己達人,全人格的價值養成;審思明辨,批判性的思維能力;文理兼備,跨學科的知識結構”的通識教育總體目標,在課程中培養學生理解、迴應當代社會複雜現實的能力與觀念,並通過主題式、小班制教學,以寫作爲產出進行思維訓練,帶動更多的老師投入寫作課程及通識教學的嘗試。

澳門大學藝術與設計系主任、講座教授李軍分享了該校“藝術博士”項目的建設經驗。該項目嘗試依據融古今中西爲一體的“通識”視野,探索一條“以偉大爲基礎”的藝術創造道路,“通”“專”融合,培養學生人格,塑造學生靈魂,成就創造的人生。

如何培養法科學生兼顧人文素養?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常保國介紹,學校以“中西文明通論”爲綱要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通過文明史教育與法學教育實踐的融合,培養學生寬闊的國際視野、深厚的人文底蘊和文化自信。

人類文明的“過度發達”在當今世界帶來種種問題和文明危機,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吳飛認爲,通識教育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必由之路。通過通識教育帶領學生閱讀中西古典文明與現代社會的偉大經典,深入思考人類文明的意義與目的,以應對和逐漸化解當前人類文明的種種不確定性,“能夠讓學生迴歸到自己生命當中的自然,培養出現代的文質彬彬的君子人格,應該是我們通識教育在未來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