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之父批判“僞通識”教育,不能自我迭代的孩子還不如機器人

看點思維方式的培養是孩子教育過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分享了人工智能之父馬文·明斯基有關教育的思考。他指出只注重傳授大量零散知識,而不注重培養孩子思維方式/心智技能的教育是“僞通識教育”。同時系統闡釋了思維方式的重要性,科學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文轉載自公衆號:童行學院 (ID: tongxingplan)

文丨邱思齊 編丨Olivia

1956年,他研發了第一臺共焦掃描顯微鏡;同一年,他與麥卡錫、香農等人發起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了“人工智能”概念;1958年,他與麥卡錫在麻省理工學院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人工智能實驗室;1969年,他獲得被譽爲“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的圖靈獎。

他就是人工智能之父——馬文·明斯基。

很多從事IT工作的人都知道,馬文·明斯基是位了不起的數學家、計算機科學家、認知科學家。但很少人知道,除了科學方面的成就,他還在古典鋼琴和繪畫領域表現出色,而且還很關心兒童教育,提出了很多關於教育與學習的深刻看法。

瞭解這位偉大人物提出的看法,能幫助我們解決很多關於兒童教育的疑惑。

今天我們想和你分享馬文·明斯基(下文簡稱馬文)關於教育的看法。相信無論你是家長,還是教育工作者,都能從中獲得啓發。

描述數學的語言太貧乏

是學不好數學的原因之一

馬文在哈佛大學獲得了數學學士學位,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了數學博士學位,對數學學習有獨到的理解。

在《創造性思維》這本書中,他講到,與歷史、英語等學科相比,孩子們用來描述數學的語言非常貧乏。

比如,在學歷史時,孩子們要背很多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等術語,在學英語時,孩子們要背成百上千個單詞,但在學數學時,孩子們只會學習少量的術語,如加法、圓形、方程、變量。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沒有足夠的語言用來描述數學,也就意味着,孩子們沒有足夠的途徑來認識數學中的重要思想,因而無法深入理解數學。

馬文認爲,要想學好數學,孩子們可以學習使用形容詞來描述抽象的數學概念,並在日常生活和數學概念之間建立起聯繫。

比如,無間斷的滑梯和一節一節的階梯,能幫助我們理解“連續”“離散”這兩個數學概念。

生活中的“離散”和“連續”(源自《創造性思維》)

當然了,離散概念是較高年級學生纔會學到的。但對於低齡的孩子,學習數學更應該遵循從實物到符號,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

數學這門學科其實也是從生活發展而來的。只要留心觀察,我們就能通過日常生活讓孩子感知、理解很多抽象的數學概念。

那麼,對於不同年齡的孩子,我們要讓他們理解哪些概念呢?

馬文在這方面沒有深入研究。爲了幫助大家更好地實踐馬文的觀點,將數學融入生活,這裡藉助一本教師用書——《3-8歲兒童的數學經驗》,給大家提一些參考。

這本書提到,0-2歲的孩子會通過感覺和身體的運動去學習概念,逐漸瞭解顏色、形狀、大小、數字等概念,逐漸形成空間感。2-7歲的孩子會逐漸學習用語言表達概念,逐漸瞭解集合、分類、比較、排序、測量等概念。在玩遊戲的時候,2-7歲的孩子可能會把沙子當做食物,把木棍當做勺子,這些活動都能幫助孩子認識符號,是孩子之後認識數字、字母、文字等抽象符號的基礎。

大概在5-7歲的時候,孩子會逐漸認識數量守恆的概念,比如知道一塊橡皮泥捏成一團和拉成一條是一樣多的,知道同一堆硬幣分成幾組和排成一排是一樣多的。這時,他們纔開始理解數學運算。到了7-11歲,孩子們會在之前概念的基礎上學到更加抽象的概念。

孩子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是遵循認知發展規律的。

下面這張表就總結了不同年齡段孩子會形成的概念和技能。我們可以看到,空間感的培養一定是在學習幾何之前的,否則孩子看到立方體平面圖就無法想象它有六個面;計數、數字、比較概念的學習一定是在加減法學習之前的,否則孩子只會記口訣但不知道什麼意思。

再具體一點,學齡前的孩子、小學階段的孩子分別要理解哪些數學概念呢?

我們可以看下面兩張圖。

學齡前階段的概念用詞:

小學階段的概念用詞:

看到這密密麻麻的字,家長們是否感覺任務艱鉅呢?

其實我們可以放鬆心態。《3-8歲兒童的數學經驗》是外國人寫的書,裡面涉及一些外國人常用的概念,比如英里、盎司、復活節等等,我們可以不用理會。

仔細看看上面的圖,你也能發現,其實大部分概念是和日常生活掛鉤的。

比如,分橘子、分披薩這些活動,就能幫助孩子理解整數、分數、平均的概念,以及整體與部分的關係;量體溫、增減衣服,能幫助孩子理解增加、減少的概念,以及數字與數量的變化;路上的行人和車輛,都有助於孩子感知位置變化和運動方向,理解同向、相向、相遇、往返的概念;排列整齊的方形瓷磚、撲克牌、積木,都有助於孩子理解乘法的本質意義。

這樣的日常活動還有很多。家長讓孩子多去體驗生活,多與孩子交流,在交流中多融合一些數學概念和語言,孩子們就能把數學理解得更深刻。

個體之間存在差異

學校的教學安排並不適合所有孩子

有些家長可能會疑惑:爲什麼別的孩子上課時能集中精神好好聽講,我家孩子老是走神?爲什麼別的孩子能看大段文字了,我家孩子還老是抱着漫畫書?爲什麼別的孩子會好好記筆記,我家孩子總是記不全筆記?我家孩子是不是出問題了?

遇到這些問題,家長們其實不用太焦慮,因爲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成長節奏和學習方式,個體之間在學習上的差異性不容忽視。

在《創造性思維》中,馬文記錄了他對一些孩子的觀察:

A擅長長時間專注於一件事情,不喜歡被打斷,一想到一個好想法就要立刻執行,否則很容易因爲被幹擾而讓想法消失,B擅長一心多用,不在意被打斷,喜歡在不同思路中切換;A會通過記筆記回憶課堂內容,B不喜歡記筆記,因爲記筆記會影響B的聽課效果;A能從閱讀中吸收更多知識,B更喜歡聽課堂講述……

記筆記只對部分學生有用(源自《創造性思維》)

看吧,不同孩子在學習上的差異就是這麼大。與此不符的是,現在,大多數學校都採用標準化的教學安排——標準化的教材、標準化的考試、標準化的上課時間、標準化的年級劃分,這就與差異化的個體形成衝突。

所以,學校的統一要求不一定適合你家孩子。

你可能很難接受這個觀點。我們都期望自家的孩子能適應學校的安排,能在現有的考覈體系下脫穎而出,但事實是,並非所有孩子都能符合這個期望。

所以,當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沒那麼“好”時,我們不能不分原因地責備孩子,而應該幫助孩子儘可能地適應學校。當孩子無論如何都不適應時,那學校的安排可能對孩子來說就是不合適的,甚至是不合理的,這時,我們更應該減輕學校制度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而不是用冷冰冰的制度去逼孩子就範。

其實,我們可能都聽過孩子對學校不合理制度、老師不合理安排的抱怨。

比如,孩子因寫錯字被罰抄幾十遍,這本身就不科學,因爲人在長時間盯着同個字的時候,會感到這個字越來越陌生,反而不利於對整體字形的把握,這被心理學家稱爲“語義飽和現象”;又比如,孩子做錯數學題了,老師就罰他抄幾遍錯題,數學學習重在理解而非記憶,這只是在通過懲罰手段逼孩子去死記正確答案,不利於孩子理解爲什麼做錯,也不利於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

當孩子在學校裡遇到這些大坑時,如果我們還站在學校一邊,或者因爲顧及老師的面子,反過來批評孩子,那麼孩子可能會討厭學校、討厭學習。

我身邊有位家長的做法就很明智,她的孩子上初中,老師常常佈置大量作業,其中有一些是重複性的題、特別簡單的題,因爲不同的課外輔導材料中會有重合的題,而且老師出的練習也往往來自這些材料。爲了做完作業,孩子總得很晚才睡,白天還老是犯困。於是,這位媽媽就替孩子完成部分簡單的作業、重複性高的作業。這種做法確實很無奈,如果能通過溝通讓老師改變做法可能更好,但她至少保護了孩子。

有個教育學專業的博士媽媽,她自己在帶小女兒的過程中,也會堅持少教授知識。多培養以她爲中心的探索,鼓勵她發問,鼓勵她用觀察世界,用圖形或實物去滿足她的求知慾。也是希望她有一個豐富的內心,萌生一個屬於她自己的小小的夢想。

只強調知識的“僞通識教育”

難以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繼續來看馬文對教育的看法。

馬文寫過一篇文章,文章名就叫《對通識教育的質疑》(Questioning “General” Education)。

馬文質疑的“通識教育”,是那種只注重傳授大量零散知識,而不注重培養孩子思維方式/心智技能的教育。他稱它爲“general” education和 “broad” education,用雙引號表明他質疑的是當時多數人所謂的“通識教育”。

這種教育可以說是一種“僞通識教育”。馬文認爲,在兒童早期教育中,思維方式的培養可能是最重要的。

在《創造性思維》這本書中,他提了一些建議,來幫助孩子培養思維能力:

建議1:孩子們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臺機器人

看到把人和機器相提並論,大家可能會覺得有點被冒犯。但這樣做的話,孩子們就可以像完善機器一樣改進、迭代、升級自己了。

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成長型思維”。這種思維能幫助孩子們把消極想法轉換爲積極想法,幫助孩子學會用成長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從而變得更加自信。

具體可以怎麼想象呢?

舉幾個例子:當孩子認爲自己“不擅長數學”時,可以想象這臺“機器人”的符號程序有漏洞了,需要修理一下。當孩子認爲自己“不是很聰明”時,可以想象這臺“機器人”的某些程序需要改進了。當孩子對某些事物感到“很困惑”時,可以想象這臺“機器人”裡面有一些程序之間產生了衝突,需要排除衝突了。

當然,這種思考方法並不是發展成長型思維的唯一方式。但它可以幫助孩子撕掉一些固化的標籤,讓自己發展出更多的可能性。

建議2:孩子們可以玩玩魔術,學習魔術技巧

有人覺得,玩魔術=不務正業、耍把戲。

但馬文認爲,學魔術能幫孩子洞察所感知的事物是如何受到周圍環境、期望和矇蔽影響的,讓孩子理解一些騙人的把戲,有助於培養批判性思維。

這個建議確實有道理。

因爲在這個複雜的社會,連很多大人都會把假象當成事實,注意力被錯誤地引導到一些無關緊要的信息上,更別提孩子了。如果孩子們瞭解一些魔術原理,就會更明白直覺不一定可靠、眼見不一定真實,在看到喜歡的明星人設崩塌時不至於淪爲腦殘粉,在看到一些誇張廣告時不至於盲目相信,心理可能會更健康。

除了這兩個建議,馬文還歸納了十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無論孩子還是大人,我都建議大家學習這些方法,來幫助自己更好地思考。這些方法具體如下:

類比推理:如果遇到熟悉問題,則試一下類比推理。如果你過去解決過類似問題,並能解決由問題之間的差異帶來的問題,那麼你可以重用以前的解決方案。

分解攻克:如果這個問題仍然看上去太難,則試着將它分解成幾部分來解決。你所認識的每個差異都可以轉化爲單獨的子問題來解決。

改述法:如果問題看上去陌生,則改變問題的描述方式,反覆嘗試。試着找到能突出更多相關信息的不同描述。

聚焦與發散:如果思路太多,則集中精力關注一個更具體的例子。如果沒有足夠的思路,則試着將問題描述進一步泛化。

簡化法:如果問題太複雜,則試着簡化它,並形成本問題的一個簡化版本。解決一個簡化版的問題,可能會提示你怎樣解決原來的複雜問題。

反思:常問自己是什麼使得問題看上去很難,會幫助你找到另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者一種比反思更好的方式來打發時間。

演繹:當你的思路不順時,找一位在這個領域的專家,並想象這位專家在目前情況下會怎麼做。

思路轉移:當你發現自己的思維完全卡住了,停止一切手頭上的工作,並讓你的思維通過轉換到其他地方徹底放鬆。

知其所以然:如果你能夠設法回溯那些知識,那麼解決問題的最好的方法其實是(挖掘問題根源)知道如何用那種方式解決問題。

尋求幫助:如果上述方法均不管用,你可以找另一個人來幫助你。

十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源自《創造性思維》)

這些解決問題的方法,實際上就是我們常說的思維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常常在無意間使用到其中的某些思維方式。有時候,我們遇到難題解不出來,可能是因爲我們陷入其中一種,無法靈活地轉到另一種,所以造成了思維卡殼。

對此,馬文給出的建議是,我們雖然可能已經在用這些思維方式,但我們還得了解它們的名稱。瞭解不同思維方式的名稱,有助於我們在腦海中理解、搜索和應用它們,更加靈活地切換思路。不然的話,等到要用時,我們可能都無法記起它們的存在。

對於孩子們應用到的思維方式,我們要提煉出來,幫孩子積累解決問題的工具。

而在生活中,當孩子們表現出對某種思維方式的應用時,家長們也可以像提煉思維卡一樣,對孩子們說:“你掌握xx這種思維方式了,又多了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太厲害啦~”

好了,關於馬文的教育觀點就介紹到這裡。

在很多教育問題上,馬文雖然只有隻言片語,卻猶如給我們打開了一條門縫,讓我們得以窺見這位偉大人物的創意和智慧。

希望這篇文章也能對您有所啓發~

閱讀3500+篇優質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