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工作機會,會被人工智能替代嗎?

過去幾個月,大模型發展很快也很強大。有多強呢?有一個段子可以描述:GPT4.0寫代碼的能力太優秀,以至於這功能剛發佈出來,開發這個功能的碼農就被裁員了,堪稱“自我革命”的典範。

這也導致大模型從問世時的“驚豔興奮”反而進入了“焦慮時刻”:人們開始擔心生成式人工智能普及,會導致大量員工失業,不利於經濟發展。

這個擔憂也不是無稽之談,比如國內有營銷公司就發郵件稱要減少創意設計、文案撰寫等崗位招聘而轉向AIGC;也有遊戲公司將原畫、翻譯等崗位收縮而也採用AI來完成;海外巨頭IBM也表示未來5年,預計約7800個崗位被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替代。

人工智能取代人類的擔憂,從科幻電影到現實進展,早已見怪不怪。但過去幾十年也一直都是“狼來了”的狀態。這一次,狼真的來了嗎?

技術革命,顛覆與創造的必然

關於科技觀有一句值得玩味的話是:任何在我出生時已經有的科技,都是稀鬆平常的;任何在我15到35歲之間誕生的科技,都是將會改變世界的革命性產物;任何在我35歲之後誕生的科技,都是違反自然規律要遭天譴的。

於是,也就出現了“盧德分子”砸機器,希望砸回到“手工業時代”的故事。但結果卻是,一代代人從出生到老去,一代代科技從革命性到稀鬆平常,從“”遭天譴”到稀鬆平常,卻從未停止發展的腳步。正如凱文凱利多次論證過,“科技自有趨勢、潮流無法逆轉”。

可以說,每一次科技革命,都無法避免“顛覆與創造”。

先來看蒸汽時代。通常提到蒸汽機就會想到火車、紡織,但實際上瓦特改良蒸汽機是爲了“挖礦”。

和我國露天煤礦不同,英國的礦區很容易出現地下水。因此,要繼續挖礦,就必須抽出礦洞裡的水。傳統的做法,有用水車的,也有工人下井背水的。環境惡劣,效率低下。於是,蒸汽抽水機被髮明問世。

隨後瓦特又進行了改良,效率提升了三倍、耗能減少了75%,而之前負責背水的工人,則可以從事挖礦等更高薪的工作。蒸汽機,也被親切地稱之爲“礦工之友”。

但蒸汽機也並非得到的都是好評;比如在紡織業,蒸汽機使用了,發電的水力風車消失了、木匠失業了;船配置了蒸汽機,水手需求量減少了。然而,紡織行業效率提升,生產量增加,紡織工人崗位也增加了;輪船可以行駛得更快更遠,貿易大幅提升,參與生產的需求增加了、商人隊伍也龐大了。

同樣的,汽車、鐵路的出現,導致馬伕這個職業迅速消亡,但一位位司機卻出現了;沒有了釘馬掌的鐵匠、修理工,但有了汽車生產工人、維修工人,有了零部件生產商、有了4S店銷售公司等等。汽車產業成爲全球最大的工業體系之一,創造崗位數以億計。甚至在當下,又衍生出了代駕等新職業。

在通信領域,電報、電話的普及,導致郵政人員大量失業,但又誕生了發報員、電話接線員;互聯網的發展,又減少了電話、電報相關的工作,但也誕生了龐大的IT產業:交換機、電腦、電纜、系統、數據庫、應用等等領域。

可以看到,每一次生產力革命,都會讓一部分工作消失,但又創造出更多新工作崗位。正如法國經濟學家菲利普·阿吉翁通在報告中總結,因爲技術革新而造成的技術性失業的擔憂從來沒有變成現實。

這其中的核心在於,生產效率的全面提升。從微觀上,率先使用先進技術的公司,發展更快;宏觀上,每一次生產力革命都會人類經濟這個大蛋糕不斷變大。比如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世界人均GDP翻3倍用了60年左右,但第三次信息革命世界人均GDP翻3倍,則只用了近30年。

國際勞工組織稱,到2030年,世界還需要設立6億多新崗位。這些新崗位的實現,會更多來自於新產業。立足當下,大模型,正讓人工智能煥然一新,醞釀出一次生產力大幅提升、堪比歷次工業革命的大浪潮。

大模型,讓人工智能煥然一新

在過去的六十餘年裡,人工智能確實數次讓人們“興奮、卻又空歡喜”:

從1956年正式定義了人工智能之後,研發便開始加速;規則,成爲人工智能發展的引擎。1966年,麻省理工學院發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了世界上第一個聊天機器人“ELIZA”的誕生。在對話中,人們發現ELIZA很有同情心、會給人安慰,不少人認爲它可以替代心理醫生來和患者交流、治癒。

但隨後人們失望地發現,ELIZA只是用一些無關緊要的話來應對,智能談不上,主打一個“陪伴價值”。而嘗試將人工智能引入商業智能等領域,也只是一場“自相情願”。1973年一份報告總結“到目前爲止,該領域的任何發現都沒有產生當初承諾的重大影響”。

隨後人工智能經歷了框架理論、計算機視覺理論、大規模知識庫構建、統計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重大理論技術突破,與此同時,人工智能也和“下棋”槓上了:1979年擊敗世界雙陸棋的人類冠軍、1997年深藍戰勝了國際象棋人類大師,2016年擊敗圍棋的人類頂級高手。

每一場比賽結果都引起軒然大波,甚至令棋王們“啜泣”,但只能在棋盤裡跳舞的人工智能,顯然也不是人類的追求。甚至人工智能也被稱爲“廢柴巨人”,看着強大、但除了燒錢,似乎也沒有他用。這個時期的困境,不只是算法,算力、數據也都還未準備好。

變化就在2018年開始發生。OpenAI發佈了GPT-1、谷歌發佈了BERT、“開天闢地”的Transformer橫空出世、百度也發佈了預訓練模型ERNIE1.0;2023年後ChatGPT、文心一言等大模型更是快速提升。

大模型,讓人工智能煥然一新:自監督學習模式,使得人工智能突破了過度依賴數據標註的困境,海量數據不再是負擔,而是“能量”。

伴隨着算力、尤其是GPU的指數級發展,隨着模型參數的不斷擴大,人工智能的能力也出現“指數躍升”:建模、多任務理解、關聯學習等能力都不再是線性增加,而是具備了小模型上觀測不到的能力,這也就是令人們驚歎興奮的“涌現”,促使人工智能從辨別式走向生成式。

人工智能應用也開始普及。從直觀來感受,大模型首先帶給我們的是“人機交互”的提升。早期的人機交互,是用文本命令行;大模型之後,我們就可以用自然語言進行人機對話。這就會重新定義營銷、客服等業務。

比如,傳統的客服機器人,都需要讓用戶來選擇數字,給出特定答案,對於數字之外的問題卻無能爲力,徒留用戶抓狂重新撥打人工,費時費力。但現在更智能的人工智能,會對各項問題進行理解,同時給出安慰等情緒價值,而且是24小時在線、全程無情感波動、甚至千人千面的專屬客服。

基於人工智能的原生應用也不斷涌現,比如Jasper基於人工智能可以完成營銷策劃、文檔生成;DoNotPay則是一個人工智能的專屬律師。微軟Bing、辦公軟件都接入了ChatGPT,百度文心一言也開放了接口,擴大應用生態。

ARK在《BIG IDEAS 2023》中預測,在到2030年,人工智能可以使知識工作者的生產率提高4倍以上。大模型的涌現,讓人工智能不再只是空中樓閣,棋盤之王;而是真的科技革命浪潮。

企業如何推動人工智能時代?

科技的落地,也會得益於微觀主體們的奮鬥。這幾個月,各大巨頭在大模型方面展現了“卷”的能力。但人工智能落地,並不只依靠模型,而是技術棧多個層面。技術棧也發生了非常根本的變化。

在大模型之前,各大企業主要在IT技術棧的三個層面發展:底層芯片等硬件層,中間操作系統層,最上層各類應用層。每一個層面的突破,都會相應促進其他層面提升。

就像PC時代,英特爾的微處理器,讓電腦普及成爲可能;微軟的操作系統,讓機器富有靈魂;層出不窮的應用商,爲用戶帶來了工作、娛樂、科研等等方面的全面效率提升。

在智能手機時代,底層芯片玩家有了ARM、英偉達,操作系統有了安卓、蘋果,應用層則誕生了搜索、電商、遊戲等各類巨頭。蘋果更是通過自研芯片和雲服務來提升護城河。這些企業聯手開拓了移動互聯網浪潮。

人工智能時代,IT的技術棧則變成了四層:芯片層、框架層、模型層、應用層。

底層的芯片層,從以CPU邏輯運算爲主,轉變爲並行運算佔據需求主流。而且芯片也在不斷演進,除了熟知的英偉達GPU之外,谷歌的TPU、百度的崑崙芯也都在研發落地,甚至有消息稱,微軟也計劃自研人工智能芯片。

百度在崑崙芯上的研發,也有了近十年時間,第三代產品預計在2024年初進行量產,這款芯片會爲生成式人工智能“精雕細琢”,良好用於千億參數規模的大模型訓練。

框架層,可以理解爲是一個集合了所有主流AI算法模型,以及使用說明的大型軟件倉庫。谷歌推出了TensorFlow,Meta開發了PyTorch,百度也自研了國內框架:飛槳PaddlePaddle。

飛槳的特點是工業、學術“兩開花”,低門檻、更懂國內場景,也培育了良好生態。IDC報告顯示,2022年飛槳在中國深度學習平臺市場當中,綜合份額第一。飛槳也聚集了535萬開發者,服務20萬家企業,開發了67萬個模型。

模型層,是目前的競爭高地。谷歌在5月發佈了第二代大語言模型PaLM 2,百度也在3月正式啓動了文心一言的內測。目前文心一言具備文學創作、商業文案創作、數理邏輯推理、中文理解和多模態生成等5種能力。

大模型一是會改變當前雲計算的格局,雲計算不只是看算力、存儲,而更多看大模型服務能力;二是可以生成巨大的產業生態,比如各行業可以結合開發垂直模型,提升效率;也可以基於大模型,開發原生人工智能應用。

應用層,目前整體處於從萌芽到生長的狀態。微軟開發了Copilot辦公套件,谷歌也提供辦公軟件DuetAI、Tailwind私人助理等多中應用,以及Notion、Jasper等獨立應用也快速發展。

百度在應用層面也具有不錯的佈局優勢,除了搜索之外,也有智能汽車、智能交通等“車路行”場景。比如,百度ACE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可以讓通行效率提升15%-30%。

你追我趕纔是卷。巨頭們的比拼會讓人工智能爆發出更多活力。

長期趨勢的厚重

我們常說,人們容易低估長期趨勢的力量。而事實上,科技革命也並非立刻就爆發出增長。

比如蒸汽機在1712年誕生,但百年後,英國經濟纔有顯著的增長加速。電力革命第一波開始於1881年,但30年後,美國纔有不到10%的機械動力用電;又過了20年,美國的生產率增長才出現加速。

人工智能的影響也是如此。短期會看到一些重複性崗位的消失,但長期來看,一定是新的就業如筍而出,社會效率大幅提升。

對普通人而言,技術門檻也大幅降低,更容易享受到技術的紅利。

比如以操作系統爲例,最初是以輸入代碼“高度專業”的方式;隨後有了圖形界面和鼠標,可操作性大幅提升;人工智能時代,則更爲方便,輸入自然語言即可。精力的節省,可以投入更有創造性的工作,或者享受美好生活。

誠然,我們需要對人工智能的發展,設立邊界和合規;需要關注科技普惠的進展;但正如李彥宏在天津世界智能大會上所呼籲,“停止創新,不發明不創造不進步,按照慣性走下去,所帶來的各種各樣不可預知的風險,纔是人類最大的威脅”。擁抱人工智能,期待世界的下一個增長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