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不等於通用知識教育,需在新文科下創新
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龍永紅。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供圖
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龍永紅。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供圖
中新網北京1月23日電 (記者 馬海燕)“當前通識教育面臨五個制約因素:認識上將通識教育誤解爲通用知識教育;頂層設計不到位;教師對通識教育定位和課程目標定位缺乏認識;學生對通識課程不重視;學院弱化通識課程地位。”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龍永紅23日指出。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主辦“新文科視角下的通識教育:理念、精髓和趨勢”教學研討會23日舉行。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高校的十餘位專家學者圍繞“通識教育與大學精神”、“通識教育與通識課程”兩大主題進行討論和交流。
龍永紅認爲,正確認識通識教育的內涵是“融通識得”。在課程教學的組織上,通識核心課程一般實行小班教學或大班講授小班研討的教學模式。通識核心課程應強調課堂教學與課外研學相結合。以有效激勵和引導學生廣泛學習、深入學習、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原則,制定科學合理、全面系統的考試考覈方案和考試考覈內容。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夏文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供圖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夏文斌指出,新文科視野下的通識教育體系創新與實踐具有重大的時代意義,有助於受教育者開拓學科視野、優化知識結構、補齊知識短板、夯實知識基礎,有助於受教育者提升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有助於培養通曉歷史、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有助於推進學科整合、學科聯動、互學互進,有助於弘揚提升人文精神、拖動人文精神的現代傳承。
復旦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主任任軍鋒認爲,通識教育爲解決教學與科研出現結構性斷裂、本科教育淪爲大學教育神經的最末梢等問題提供了契機。教師教學層面,要求教師兼具專業能力與通識能力,教師需要將自己的教學與科研有效銜接,課堂形式採取大班授課與小班討論有機結合,要求助教具備積極的工作態度和足夠的學術能力;大學建制層面,要求在觀念上釐清人文素質教育、課程思政、通識教育各自的畛域,課程結構上梳理大類基礎課、專項教育課、通選課、思想政治課與通識核心課之間的分際。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研究員盧曉東認爲,重混應成爲培養跨學科人才或跨學科人才成長方向的教育哲學概念,構成新工科、新文科、新醫科、新農科等“四新”專業背後的哲學基礎。可以將通識教育和通識課程看作“淺度重混”,“深度重混”的途徑包括轉學、輔修/雙學位教育、第二學士學位教育和聯合學士學位。重混在時間和空間中正在發生並持續發生,教育需要傾聽並促進這種“必然”的方向。(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