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的下一代可以溫飽」 澎湖未來捕不到大魚?

文、圖/《歐北旅行觀察日記蔡升達曾幾何時,那些從海洋裡唾手可得的禮物............。

頂着炙熱的豔陽,到了吉貝嶼,那邊的海是靛藍色,小島上很安靜船隻港口隨着微浪搖擺,風很大,很大。旺季過後島上住民大概三百人不到,不是耆老就是孩子,嗯,淡淡的。

騎着像玩具一樣的電動車,到了珊瑚海灘沙尾,遠遠的看見蒙面阿姨彎腰撿拾潮間帶裡的寶物

姐仔,請問你在做什麼?」我擦着汗問着,中午時刻,我猜36度以上吧。「我在撿螺仔阿!」姐仔沒有擡頭,繼續挑選着螺仔。

「扒殼仔」、「撿螺仔」是澎湖在地生活中很容易瞧見的場景,有句話說:「澎湖有錢不容易,但有一餐很簡單。」曾經,唾手可得的天然資源。「好棒喔~~這邊隨便抓都海鮮,在本島都好貴,也沒有這邊現撈現抓那麼新鮮。」我傻傻的說。

突然,姐仔擡起了頭看着我說:「我們這裡農作物種不起來,可以種的有限,的確是靠海討生活,不過隨便抓都有那是以前啦,我們的糧倉已經被破壞了,有句澎湖俗語說『澎湖女人臺灣牛』,以前有做就有吃,現在有做,不一定有得吃…。」姐仔說完繼續它的採集。

我跟着姐仔走在潮間帶裡,跟着她巡「石滬」中是否有魚,順便聽着他說澎湖海洋資源變遷,應該開心的心情有點沈重。姐仔:「簡而言之,大家都以爲海很大,資源用不完,無止盡的掠取,一網打盡的捕魚,苦的不會是我們,是下一代。」

我看着遠方海岸線,再看着退潮後的石滬裡,一尾成熟的大魚都沒有………「希望,未來我們的子孫們,依舊可以溫飽無虞,希望…。」姐仔拎着它的採集桶,向我們揮手道別

讓我們的孩子得以溫飽,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