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春捲、花生粉與蘇東坡

潤餅卷(春捲),包着滿滿的餡料。(圖/本報系資料照片,賴佑維攝)

簡單的美食「潤餅卷(春捲)」,與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春秋時代君臣故事有關。圖爲蘇東坡《寒食帖》(圖/取自臺北故宮

時候吃春捲並不知道由來,只曉得有時直接用潤餅皮包餡料,吃冷的;講究一些則是油炸金黃色,吃起來香酥可口

偶在市場看到賣春捲,看到老闆把滿滿的蔬菜花生粉美乃滋包入潤餅皮,大口咬下去,滿足感不言可喻。

做潤餅皮也是神奇的事,師傅手上搖着軟呼呼的麪糰,像似要掉下來但永遠在手上溜,在鐵板上抹一圈,薄博的一層餅皮就黏在鐵板上,不一會兒就完成一張餅皮。

端午吃糉子的故事從小就耳熟能詳,但清明吃春捲(潤餅卷)少聽人說講,直到聽到一個故事,而且還是跟潤餅不太有關係的人與事,就是蘇東坡。

蘇東坡,北宋人,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後又牽連新舊黨爭被貶至海南島宋徽宗北返時於逝於常州。蘇東坡在黃州時寫下「天下行書第三」的《寒食帖》。

《寒食帖》寫到,「空庖煮寒菜,破竈燒溼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原來蘇東坡那時候就有「寒食節」,只吃冷菜

再往前追,是春秋時晉文公不慎用火燒賢臣介之推,愧疚之餘,訂下「寒食節」,全民不燒竈,只吃冷菜紀念介之推。

流傳至今,清明節大家有潤餅卷可吃。

一個可以同時滿足口腹目光的簡單美味,由來於春秋時代的君臣故事,再牽連蘇東坡冤獄鬱卒時揮毫,被後世譽爲「天下行書第三」的《寒食帖》,有美食、有故事、有書法,還有大文豪蘇東坡,原來潤餅卷的背後,有這麼豐富的人文內涵

不過我吃的時候,還是隻在乎餡料有沒有花生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