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力洪的藏鋒與蔚來的纏鬥

每天打卡閱讀

更深刻理解汽車產業變革

出品:電動星球 News

作者:蟹老闆本人

藏鋒與纏鬥!

這是在昨天參加完持續三個半小時的蔚來 2022 媒體面對面後,我突然想到的詞。

藏鋒,更多的指向出席會議的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既指向他的表述,也指向他的性格,乃至蔚來的調性。

說「藏鋒」,是因爲「鋒」是本質,昨天的秦力洪是鋒芒畢露的。加上「藏」,則是因爲仔細去看他的表述,卻又是滴水不漏的。

至於「纏鬥」,則首先來自於「鋒」。

譬如,秦力洪昨天就說:「我覺得我們蔚來和BBA正面的“纏鬥”已經開始了。」

其次,則來自於思考,尤其是關於時間的思考、體系的思考。

無論是技術研發的投入、店鋪的選址、換電站的鋪設,還是大到對趨勢的判斷,小到駕享此類新服務的推出,秦力洪講述出來的思考是體系的,而最終的指向都落在「時間」上。

因爲,「在互聯網時代,時間是判斷一切的終極標準。用戶的時間怎麼分配?時間就是真愛,時間就是資源。」

蔚來最終也是在與「時間」纏鬥,與「時間」短兵相交,不能有一絲的僥倖。

今天的文章,就圍繞着這兩個關鍵詞展開,談談蔚來與未來。

一、纏鬥

先從纏鬥開始,分爲兩個篇章:大趨勢、BBA與時間。

1、大趨勢

在昨天的面對面上,秦力洪一開始說的就是趨勢。這種趨勢,用一句話總結就是:「我們認爲在可見的將來,全世界汽車產品的終極形態,就叫智能電動汽車。」

這些判斷,來自邏輯推斷,也來自於現實的數據。

譬如,2022 年 1-11 月中國的乘用車銷量是 1836.7萬輛,過去幾年平均也都在年銷 2000 萬臺左右。而在這 1800多萬輛,超過 500 萬輛是新能源車,包括差不多 380 萬是純電動車。

換句話說,今年1-11月中國新能源車在乘用車裡面的滲透率在25%-30%之間,而去年全年是17%,2020年全年只有5.6%,兩年增加了20個百分點。就倍數而言,則是差不多5倍。

單獨看純電佔比的話,則是 2020 年全年 4.72%、2021 年全年是 12.13%,2022 年 1 月份是 13%、11 月 去到 26.3%。

秦力洪說,在討論很多事情,必須有原點。就汽車產業的發展而言,就必須說到這個趨勢。「沒有這個趨勢,我們一家公司螺絲殼裡做道場,成不了什麼大氣候。」。

他認爲,電動車的公司已經集中地開始脫穎而出。開始站到了全球汽車行業的第一陣營。這是趨勢。

而站在這個趨勢上,蔚來做了很長線的思考,包括技術的投入、觸點的建設、多品牌運營的策略等等。

有些問題,我們後面在「藏鋒」環節再來說,這裡主要說說蔚來品牌在大趨勢下的思考——也就是蔚來品牌的佔有率與蔚來作爲集團的突破口的問題。

秦力洪透露,在純電動高端品牌這個門類下,蔚來的市場佔有率已經是 77%。

當然,在說出這句話之前,「滴水不漏」地、他首先定義了什麼是高端品牌。

在他看來,大家經常談高端車,但到底線在哪兒?有人覺得30萬以上,有人說35萬以上,有人用美金來算,還有人覺得20萬以上。「但是我們從市場的表現來看,消費者用腳投票投出來的區間差不多接近40萬。」

換句話說,更準確地說法是,蔚來在 40 萬以上智能豪華電動車市場的佔有率已經高達 77%。

這當然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但伴隨而來的也有一個問題:「再把這個77%的佔有率搞到80%多,且不說可不可能,它的價值已經沒有那麼大。」

秦力洪認爲,就蔚來今天的產品組合線而言,蔚來所能做的就是和趨勢共同增長。

但這個品牌再怎麼往上走呢?除了與趨勢共進退之外,蔚來還有沒有新的增長引擎?

秦力洪沒有說透,但這就是蔚來爲什麼要上一個新的大衆子品牌的底層思考。通過在在中檔主流市場插入一個品牌,蔚來作爲集團而言,就有了全新的增長引擎。

而回來蔚來品牌,則有一個關於「豐富性」的思考。

很多人對蔚來的一個批評是,產品線已經很多。而當下很多智能電動汽車公司,他們的產品線會很集中。譬如,特斯拉的 3 與 Y,理想的 ONE 與 L9,乃至於問界的 M5 與 M7,走的都是單品爆款的策略。

而多車型的一個挑戰是供應鏈、軟件以及成本等等。

對此,秦力洪的迴應很有意思,認爲每個車型擔負的歷史使命不一樣。有的車型要增加品牌的豐富度,有的車型可能是要走量,更實用。而如果要立足做高端品牌,適當的豐富度是需要的,「這是我們的一個心得。」

在他看來,「各種消費品越高端,你可能需要越豐富。越是針對實用性的市場,能力可能需要越聚焦。」

譬如穿衣出門,出門穿優衣庫不怕撞衫,但如果穿大牌的衣服,就會有人介意。

又譬如保時捷,在同樣的量的情況下,它的車型和大衆比起來就顯多。「如果不這樣,可能保時捷就不會是今天的保時捷。」

秦力洪說,有人說智能電動汽車時代就應該做爆款,不應該做很多花邊車型。但在高度市場,唯一的解法就是在體系的思考上,把平臺化做到極致。但是在和用戶的界面上,適當地把豐富度做大。

2、BBA與時間

正如前文所言,「纏鬥」有兩層意思。

一層是在現實層面,與 BBA 的正面交鋒;另一層是哲學層面上的「時間」。

在現實層面很容易理解。因爲在 40 萬以上的高端智能電動車市場,蔚來的佔比已經高達 77% 。而當下純電車的佔比已經是整個市場的四分之一。

當全國年銷 2000 萬臺左右總量不變時,純電與蔚來的增長來自哪裡?當時燃油車市場與高端燃油車市場。

秦力洪拿上海第 48、49 周市場的情況做了說明(如上圖),表示在蔚來 ES7 上海這兩週的上險數都是250多臺,比寶馬的 X5L 都交得多。ET7這兩週合計比寶馬五系略少。而 ET5,11月 的後兩週基本上是比寶馬三系要稍微多一些。

「當然上海不是全中國。48、49 周也不是全年。但是我想,至少有一個感覺,大家應該能夠出現在腦海裡,就叫它“纏鬥”。」

秦力洪說,蔚來和 BBA 開始真正短兵交接了,正面的「纏鬥」已經開始了。

雖然從全國來說寶馬3、寶馬5和X5L 依然比蔚來的三個車型高一個量級,但上海作爲汽車消費的先導城市之一來觀察,很容易就能發現這一點。

更何況,蔚來的車型在華東和東南一帶的發達城市超越 BBA 的也不在少數。至於其他地方,「我覺得還是分銷和市場的積累需要一點時間。」

至於哲學層面的纏鬥,則包括了對於「時間」的理解,以及更爲重要的基於時間、基於趨勢的「體系化」的思考。

譬如,能源服務。秦力洪就說,油車可以不管能源服務,新能源車必須要管能源服務。而到今天還沒有開始去自己投入、去做充換電設施的,他心裡是覺得想得不夠遠。

又譬如,蔚來的激光雷達佈局。

蔚來二代平臺車型的主要傳感器都「頂到頭頂上長三個犄角,瞭望塔式的佈局。」包括現在 775,也包括即將全面升級到二代平臺的 866。

秦力洪說,這是蔚來首創的,有一些顯而易見的優點。但別人很難學,因爲要學就要全系列的車都這樣,它纔有價值。

兩款不同的車,這款激光雷達在頭頂,下一款激光雷達在腰部,「怎麼做適配。過去跑的閉環數據還有用嗎?過去幾十億公里的路測數據閉環還能這麼做嗎?」

而這也同樣是基於「時間」以及「趨勢」對於智能平臺的平臺化和運營的體系理解。

秦力洪說,任何一個公司有兩件事非常重要。除了大家看得見的錢、人這些要素以外,還有就是要前瞻性地和趨勢站在一起,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個就是要有自己的遠見,並且相信它,用很長的時間來實踐和迭代它。「而不是今天往東,明天往西,南轅北轍。最後拉抽屜,是一個企業最大的浪費。」

與「時間」的纏鬥,最需要小心的是僥倖心理。

「會讓我們變得很被動.....僥倖心理是無處不在的。我們在這麼一個大的長週期的行業裡面,怎麼做宏觀的展望,在微觀的過程中更加地謹慎,杜絕我們內心的僥倖。這個可能是我們需要提醒我們自己的一點。」

二、藏鋒

難寫的第一段結束後,我們進入「藏鋒」環節——一些鋒芒畢露的細節,以及背後爲什麼?

1、垂直整合和30億

在面對面上,秦力洪說蔚來 2022 年的變化可以用七個點來概括。

1、積極拓展資本市場;

2、堅定地全面自研;

3、開始產業鏈的垂直整合;

4、全體系複製和落地到歐洲;

5、開啓訂閱模式,商業模式的迭代;

6、謀劃和籌備新的汽車品牌;

7、開始考慮圍繞車的新的產品和品類。

這七件事,展開來說都可以單獨成文。這裡就聚焦到我最爲關心的第二點和第三點。因爲,它關切到蔚來的投入效率、毛利以及它的成長邊界。

在回答「什麼時候中國新勢力品牌能夠跟特斯拉一樣大幅度盈利?」時,秦力洪說,討論這個問題不能離開時間緯度(參數丨圖片),特斯拉是 2003 年成立,「不要讓一個20歲的人和10歲的孩子打架。」

當然,競爭是同臺競爭的,因而很多指標是參考性的。譬如,去看財報,會發現,特斯拉和比亞迪賺的錢主要在電池上。

「如果他們都沒有自研和自制的電池,這兩家公司的財報今天都不是這樣。」秦力洪表示,這也是他們最近在思考的問題。

他的結論,則是一些核心的零部件要進行一定程度的垂直整合,要堅持自己做和外部供應兩條腿共同走路的方式。這就好似,大型的汽車集團沒有不自己做發動機和變速箱的。

當然,電動車行業的制高點在哪裡,大家還在尋找。芯片?電池?電機?還是軟件?這個答案,在秦力洪看來還並沒有固定。

但是,「非常坦白地說,今天的判斷會決定十年以後大家的好與壞,生與死。既是戰略支點,也是一個很大的壓鑄(百億級別)。)

在我看來,這也是蔚來宣佈今後每個季度的研發投入要去到 30 億左右的本質原因。

每個季度 30 億,一年就是 120 億。那它到底多不多?

「大家可以把各公司的年報看一看。一個季度30億人民幣的研發投入是體量和交付量比我們大好多倍的公司乾的事。在蔚來這個體量裡面,基本上我覺得就算盡力了。」

如果這樣,又爲什麼要投那麼多?

因爲市場格局沒到拐點,技術發展也沒到拐點,幾個大賽道可量產的技術迭代並沒有完成。

秦力洪說,汽車本身的拐點很容易判斷,從鋼用到鋼,鋁混合到肽鎂合金。但現在是智能電動汽車,是智能化、新能源和汽車三個萬億級的賽道的重合。

新出來一個電池的配方,跟不跟?激光雷達突然出現代際的變化,跟不跟?算力,跟不跟?

就蔚來而言,到 2021 年,他們虧損金額幾乎等同於研發投入,但現在是一個剛剛開始的每年數萬億美金產值的大賽道。

「它的趨勢纔剛開始出現。這個賽道達到它的巔峰期限,客觀來說至少還有十幾年。在這個時候就急於劃清邊界,開始追求利潤最大化,我們覺得不一定是一個最好的價值判斷。」

秦力洪認爲,現在有兩個流派,一個是我先多花點力氣把我的園區開大一點。還有一個就是一畝三分地開完了先精耕細作,專心地種地。

但「全球來看還有更大的市場等着我們去做,還有縱向的零部件和關鍵技術的縱向垂直整合……我們覺得智能電動汽車行業帶給我們的空間和想象力不能讓我們停下腳步。」

你看,無論是垂直整合還是每個季度 30 億的研發投入,最後依然回到關於時間與「趨勢」的判斷與思考上。

2、李斌的 EXCEL 表

這裡再次放上蔚來的羅盤圖。

這張圖已經被無數的行業人士研究過。今年,蔚來做了補充和修訂。譬如中間修訂爲「戰略、商業模式、核心能力」,羅盤外也新增了第三代平臺研發、福利合作人、CeanParks 、圍繞車進行的手機研發等等。

這張圖是新的,也是舊的,因爲從 2014 年他們就有了這樣一張類似的圖,然後不停迭代。

而除了這張圖之外,秦力洪昨天還透露一個特別令人吃驚的細節。

他說,2014 年 8 月,他和李斌碰到一塊兒聊蔚來這個創業項目時,李斌打開一個自己做的 Excel 表給他看。

「方方面面的東西。今天我講的 80% 的東西都在裡面。換電站的成本、電費、平均每個站幾個人看守、十年以後用工成本是什麼樣、包括牛屋多少平米、多少人員,人均工資,他已經算完了。」

秦力洪說,今天回過頭來看,那個 Excel 表上的東西,方向上 80% 都在做。從數字上至少 50% 來看,正負沒有偏差超過 20%。

「如果沒有深入的思考,是很難打動別人的。大家都在傳說15秒鐘決定投資。但是這15秒鐘背後還是把這些東西都看穿了。」

當然,和八年前比,也有和當時假設有嚴重偏差的。

第一,就是當年他們曾假設電池會以一個線性的速度成本下降。但是現在並沒有,現在是以突跳的姿態在攀升。

其次,則是沒有預見到全球化道路會迎接到那麼大的挑戰。

再次,則是沒有遇見到換電是分佈式的。

秦力洪說,沈斐博士曾透露過,蔚來最早想的是大站,幾千塊電池半夜拉過去 48 小時週轉然後充滿,像電廠一樣;然後通過移動換電方式,用類似玩具總動員裡面的車那樣換電。

但最後,蔚來呈現出的是分佈式的。「今天呈現出來的換電站的產品和佈局形態主要貢獻者是沈斐博士和他的團隊。這也給我們很多的滋養。」

話說到這,秦力洪的又一次鋒芒畢露出來了。他說,蔚來是個汽車公司,但蔚來會從電力和電力裝備行業去尋找最頂尖的人才。

現在,有些人學蔚來換電,甚至連口號都一模一樣。但是,如果把「蔚來跳槽出去的人刨掉以後,還有什麼人才?可能相對就少一點。這樣的儲備怎麼能超過我們?投資還不像我們那麼堅決。我覺得這個棋局就在這兒,沒有奇蹟。」

另一個類似的「鋒芒畢露」則是「中國的競爭太激烈了,而且中國的友商們太敏捷了。有些是他們原創上的敏捷,有些是你做了,他們馬上就有,幹得可能還比你好。堅持我是誰,這個事更加重要。」

而對於這樣的敏捷,秦力洪還說了一句俏皮話:「這個世界上最悲慘的事,是李逵被李鬼打死,不要做那樣的人。」

因此,蔚來要做的就是自己堅定快跑,方向不要搖擺,動作要快。

3、新品牌:蔚來的另一張牌

對於即將召開的 2022 年 NIODAY,大家最關心的除了會發什麼新車——秦力洪透露會有 NT2.0 的 ES8,還包括會不會發布蔚來的手機和披露子品牌的信息。

從昨天的面對面來看,手機肯定是不會發的,至於子品牌會否披露,也還沒定數。

首先,30萬以下的市場,秦力洪說,會嫁給蔚來即將誕生的新品牌去做。至於蔚來品牌,在可見的將來,最便宜的車就是ET5。

秦力洪說,不同端次的用戶有不同的需求,很難用同一套東西來上下通吃。譬如大衆集團,有大衆有奧迪;豐田集團有雷克薩斯有豐田等等。

在他看來,車跟很多產品不太一樣。除了是一個複雜精密的物理產品以外,品牌還附屬了大量的情感價值,包括個人對自己的認同感,對圈層的認同感、個人偏好的設定等等。

另外,從電動車的比例滲透來看,這兩年新能源車的滲透率提高主要提高在 20-30萬 這個區間。在這個區間裡面,特斯拉、比亞迪、小鵬這幾個品牌,既是推動者,也是受益者。

這也讓蔚來面臨一個戰略選擇,是把蔚來品牌沉下去,還是做一個全新的品牌?

而蔚來最終的選擇,是用多品牌的組合來面對更加立體的市場,這是他們在戰略上的認知和決定。

其次,秦力洪透露了對新品牌,也就是內部稱爲阿爾卑斯品牌的預期。

他說,李斌不久前在一次和投資人的交流會上談到阿爾卑斯的,也談到主力車型月銷五萬臺。

最後,則是換電。

從當天秦力洪的表述來看,新品牌的車型會在技術上與蔚來品牌車型做到換電上可互通。

「我們要做到的就是儘可能地讓跨品牌的換電也可以通用。這是我們要乾的事。」秦力洪說。

他表示,怎麼用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兼容今天蔚來的底盤體系和尺寸,這是一個挑戰,至於在用戶服務上,可以靈活地決定不同品牌的用戶換電站可開放可不開放。

譬如,在上海中環以外各換各的,「上海中環以內布個站不容易,是不是可以通用」;

又譬如,白天忙的時候不通用,晚上閒時可不可以通用;

再譬如,高速服務區就那一個堂口能不能通用;春節回家通用,日常不通用……

當然,基於用戶的行爲,會有不同的服務標準,但秦力洪認爲,最終要結合蔚來能源雲的實時算法,來賦予更靈活的可運營的手段,纔是一個正解。

4、歐洲攻略

「藏鋒」這一篇章,最後來談談歐洲。

當時,最讓我們共鳴的提問是這句:「中國成爲全世界第一大汽車製造國和消費國,也成爲全世界第一大零部件汽車製造國很多年以來,爲什麼沒有一箇中國品牌真正在歐洲站穩腳跟?」

這個問題很哲學!

秦力洪隨後追問:我們是不是用歐洲人的方式到當地去參與競爭?我們不要成爲在歐洲的外來者和另類,我們要融入當地的主流的消費市場、主流的觀念,爭取越來越多的人認同我們,選擇我們。

「像漣漪一樣一圈一圈盪開,而不是希望抱塊大石頭砸個浪花就跑。」

他承認,蔚來進入歐洲是充滿坎坷的,但這樣的坎坷給了他們真實感。如果蔚來一到歐洲去,這個價位的車就供不應求,「可能會誤導我們。現階段的坎坷和磨礪對我們團隊的成長是有好處的。」

而當他追問時,我突然想到他聊過的另一個話題:CleanParks。

起初,我不理解爲什麼在羅盤上要有 Clean Parks。我相信,絕大多數中國人也不理解。

先解釋下 Clean Parks。

這是蔚來在去年 NIODAY 宣佈的,是蔚來倡導發起的全球性生態共建計劃。目前,聯合國發展計劃署,世界自然野生髮展基金已經參與進來。目的是希望通過發揮清潔能源使用方面的優勢,攜手各方支持全球自然保護地使用智能電動汽車,建設清潔能源基礎設施,構建清潔低碳的能源自循環體系,守護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目前,蔚來已經在三江源國家公園、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以及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等 9 處國內生態共建項目地,並和丹麥自然保護協會達成合作,支持丹麥4個自然保護區進行清潔巡護。

蔚來爲什麼要投入這麼大精力做這個?

在上週去完一趟歐洲後,我理解了,因爲一家電動車企業必須是一家環保企業,這是歐洲的主流價值認同,否則你會招不到人,賣不出車。

而從秦力洪的追問來看,當下蔚來在歐洲要做的,就是認同感,是融入當地的主流觀念。

當然,不止於此。

蔚來在海外還在做研發。目前蔚來的研發團隊除了在中國分佈在五個城市(北京、上海、合肥、深圳、杭州)外,在新加坡有一個已經落地正在成長中的研發中心,在歐洲則有四個點——英國的牛津,德國慕尼黑,柏林(歐洲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的測試和研發團隊,目前已有上百人)、以及匈牙利(歐洲版的充換電設施以及電網互動的研發佈局)、還有美國的聖何塞。

必須說的還有換電,今年 10 月份,蔚來曾宣佈在歐洲到年底建成超過20座換電站,明年則是建成超過120座換電站。

秦力洪昨天表示,今年 20 座做不到了,因爲各個地方規則和成本方面的原因,估計會到十七八座,但明年的120座目標不變。就在兩天前,蔚來與德國最大的新能源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簽下了 17 個德國換電站的場地。

秦力洪說,電動車逐步在歐洲各國成爲主流這個大趨勢是浩浩蕩蕩的,而今天因爲一些點狀的挫折而產生自己戰略誤判的公司會付出代價的。

「我們要非常堅定,智能電動汽車就是在汽車產業可以預見的將來產品演化的終極形式。」

三、出彎

在 NIODAY 即將召開時,最後來說說新的 ES8。

秦力洪透露,新 ES8 會在 NIODay 2022 上發佈,他們的第一款車型 ES8 真正地要做完整的迭代,迭代到2.0平臺。

「我自己覺得還挺重視這件事。因爲我覺得在智能電動汽車的量產車型裡面,自己完成智能化的全平臺的車應該還非常非常罕見,非常屈指可數。」

而在今年八月的成都車展上,秦力洪曾說過,產品的迭代像開賽車過彎。

「隨着866的二代升級,我覺得我們就快駛出彎道了…..ES8向二代迭代,是在產品全面出彎上的做法。」

是的,出彎點!

這樣的判斷,不僅指全新的 ES8 ,還包括整個蔚來!就 2022 年的羅盤而言,蔚來悄無聲息地下了盤大棋,跑過了第一個彎道!

接下來的 2023 年,就看它的直線加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