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業迎來消費升級的紅利落地
(原標題:車賣得少了卻賺得多了 汽車業迎來消費升級的紅利落地)
儘管2020年汽車總銷量的負增長已成定局,但多方面的數據顯示,通過消費結構的升級,整個產業的盈利在2020年出現逆勢上漲。“前兩天從財政部看到的汽車購置稅數據,1-11月份同比僅僅下降了1%,全年肯定是超過2019年的。”在日前舉行的新華社瞭望智庫戰略圓桌研討會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表示,財政部對2020年車輛購置稅的預算是全年下降10個百分點以上,而現在的結果大幅優於預期。
“怎麼來的?就是消費升級帶來的,購買的汽車金額偏高了,購置稅(也就)多了。”沈進軍稱。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佐證了這一變化:2020年1-11月份,國內汽車製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比同期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要高出4個百分點;同時,汽車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7.2%,完成營業收入72352億元,同比增長2.9%。這一增長趨勢與汽車銷量的下滑形成鮮明對比,2020年1-11月份,我國汽車零售銷量同比下滑2.9%。
受疫情衝擊等影響,我國汽車銷量在2020年一季度大幅下滑,國家對產業營收的預期在年初持保守態度。但從二季度開始,市場就啓動了恢復性增長,而增加結構也出現變化。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處長吳衛在該研討會上表示,工業增加值和利潤的增長,意味着汽車製造業質量和效益是增長的,平均汽車價格在提升。
乘聯會公佈的11月份乘用車產銷數據,進一步說明了銷量結構的變化。數據顯示,豪華品牌1-11月份累計零售銷量爲228萬輛,同比增長13.8%;主流合資品牌銷售873萬輛,同比下滑8.6%;自主品牌累計銷售599萬輛,同比下滑14.3%。今年1-11月份,豪華品牌銷量份額爲13.4%,依次高於過去三年的10.7%、8.8%和7.4%;主流合資品牌銷量份額爲51.4%,過去三年變化不超過2個百分點;而自主品牌銷量份額爲35.2%,從2017年的41.7%逐年遞減。從車輛平均售價來看,豪華品牌整體要高於主流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則墊底。因此,儘管車市整體銷量下滑,但汽車製造工業增加值、車輛購置稅等數據在豪車份額上升的拉動下,也隨之增長。
另一組數據更爲直觀反映出購車價格的提高,1-11月份,我國30萬元及以上乘用車累計零售銷量爲165萬輛,同比增長14%,佔總銷量比例爲9.7%,高於去年的7%;而小於30萬元乘用車累計零售銷量爲1534.8萬輛,同比下降10.2%。
從上述數據來看,消費結構的升級似乎主要是豪華品牌帶動的,因爲自主品牌30萬元以上的車型寥寥無幾,合資品牌在這一區間的產品數量也並不多,但事實並非如此。“(消費升級)這裡邊不光是外資品牌,國內品牌也在升級。”吳衛表示,汽車企業正在加速分化,原來中低端的、沒有技術儲備、規模比較小的企業,正在加速被淘汰出局,或者遇到更大的困難,而頂部企業總體比較好,甚至有提升。除了自主品牌外,這一分化趨勢同樣在外資企業中上演。
疊加疫情的衝擊,多家此前就陷入經營困境的弱勢車企,今年終於進入破產重整的階段,如衆泰汽車及其母公司鐵牛集團、長江汽車、力帆股份、華晨集團等等。外資品牌亦是如此,繼2018年鈴木退出中國後,今年東風雷諾解體,三菱也被曝計劃退出中國市場。而在弱勢品牌逐漸退出的同時,頭部的外資、合資和自主品牌紛紛尋求變革,通過組織架構調整、調整品牌序列和產品升級等方式,推動了汽車銷量結構的升級,同時搶食汽車消費升級紅利。
起步較晚的自主品牌轉變也最爲明顯,上汽集團在今年煥新了獅標、發佈了R汽車,比亞迪發佈的高端智能電動汽車漢EV(參數丨圖片)月銷已經突破了萬輛,長城汽車發佈了全新一代技術架構和車型等。這些調整措施帶來的變化直接反映在財報上,比亞迪2020年上半年汽車及相關產品毛利率爲23.93%,同比增長了0.71%;長城汽車前三季度的毛利率爲16.51%,高於去年同期的15.32%;長安汽車也憑藉CS75 PLUS在中型SUV市場實現銷量和單價的同步提升。部分汽車企業2019年收入利潤齊下滑的困境正在被扭轉。
合資品牌也在進行銷量結構的升級,其中上汽大衆A+級車型銷量佔比達到62%,同比提升近2個百分點;上汽通用中高端車型及產品中高配車型的銷量佔比也在提升。不過,汽車銷量結構升級帶來的平均售價升級並不是線性的,在這之間由於存量競爭的加劇,車企們加大了終端促銷優惠力度,這也直接影響到單車利潤。尤其是豪華品牌,紛紛通過推出更加平民的產品,或者是價格下探來搶佔市場份額,這甚至被認爲是豪華品牌市場份額增長的原因之一。
整體而言,車市的銷量結構在螺旋式升級。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乘用車的銷售均價在2016年以前在14-15萬元,2016年以後隨着自主品牌佔比的提升,回落到13-14萬元,2019年以來銷售均價繼續提升至超過15萬元。國泰君安指出,這主要源於換購需求佔比的提升,消費者在換購時通常會在性能、配置上提出更高的需求,換購的價格也會更高。同時,隨着汽車智能網聯化和電動化滲透率的增強,汽車銷量結構和售價也將隨之發生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