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印度代工廠被砸後續 清點損失遠低於此前估計

(原標題蘋果印度代工廠被砸後續 清點損失遠低於此前估計)

蘋果在印度的代工廠被砸,被砸的或許還有印度的投資形象

緯創資通(Wistron)在12月15日對外公告,經過清查在12日打砸騷亂中,公司在印度卡納塔克邦訥爾薩布拉工業園區(Narsapura)內的工廠,主要生產設備倉庫受到損害,初步估計造成了2300萬元人民幣至4600萬元人民幣的損失。

緯創在印度代工蘋果iPhone的時間已接近四年,一直被印度政府視爲引進外資,打造“印度製造”的成功案例。在這次事件發生後,印度聯邦政府,特別是工廠所在的卡納塔克邦,都表現出嚴重關切,他們擔心這會影響到當地和印度的投資形象。

由於印度的勞動效率供應鏈物流系統的問題,外資在進入印度時大多較爲謹慎。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盈科律師事務所印度投資服務中心聯合創始人沙俊表示,勞資問題是企業在進入印度時常常忽略的。他說,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後,印度罷工頻發,最近又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抗議局勢難言穩定,這些因素都是向印度轉移產能時需要考慮的。

雙刃劍

雖然騷亂給緯創造成了巨大損失,但據前述公告,已大大小於先前的估算。根據印度警方在此前的報告中曾預計損失額在6000萬美元(約合4億元人民幣)左右。在騷亂中,緯創的廠房、設備和生產線生產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更有大批代工的iPhone成品被竊走。

除了直接損失外,生產線停運還會造成緯創的間接損失。尤其是現在正值年末銷售季,市場對於iPhone的需求要高於平時。不過這家工廠目前僅生產iPhone SE 2020,尚還有一些庫存。如果庫存緊張,緯創表示或將iPhone SE 2020的生產轉移到印度其他廠房進行。

目前緯創在印度已經開設了3家代工工廠,是蘋果最大的代工供應商之一。蘋果公司表示,其在印度的團隊已立即派人前往這家工廠調查是否違反供應商規範,並與當地政府保持聯繫

電子製造業是當前印度吸引外資的重點領域。今年4月1日,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發布了《印度大型電子製造業的生產掛鉤獎勵計劃》,根據該計劃,在未來5年內,印度將斥資4000億盧比(約合355億元人民幣)補貼獎勵來印度發展包括智能手機制造在內的電子製造業。

爲此,印度主動聯繫了國外重要的電子製造商,邀請它們加入這一計劃,前來印度投資設廠。截至申請結束,包括鴻海、緯創及和碩等蘋果代工廠,以及韓國三星等外企都提出了申請。

不過從以往經驗來看,拿到印度政府的獎勵是把雙刃劍,以諾基亞爲例,該公司曾計劃關閉在印度的工廠,但受到印度政府和當地工會的阻撓,直到2018年鴻海承諾接手諾基亞廠房後,印度政府才放行。

外資或轉投東南亞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沙俊表示,隨着印度基礎設施建設的跟進、智能手機的普及,在最近3~5年內,印度成爲了電子製造業轉移的重要目的地,“一方面是因爲更加貼近市場,而另一方面印度政府對電子產品的本地化製造也有要求”。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蘋果代工廠在2017年開始了在印度本土的製造。不過蘋果在印度的佈局十分謹慎,迄今爲止,蘋果沒有在印度市場架設先進的產業鏈,仍然以低端生產製造爲主。從絕對數量來說,也不成規模。2019年蘋果iPhone在印度的出貨量僅僅在150萬部左右,還不到全球出貨量的1%。

沙俊表示,從他的經驗來看,印度政府對待外資的政策也較爲多變,特別是在今年疫情之後,表現得尤爲明顯。這導致不少企業在進入印度後遭遇卡殼,陷入進退兩難的窘境

基於以上原因,他向第一財經記者坦言,他觀察到不少投資者的心理已經發生了變化,尤其是處於產業中下游的企業,在一番糾結後,選擇了在東南亞國家佈局,而不是印度,“因爲東南亞國家政局相對穩定,勞資問題也沒有這麼突出”。

此外,另有分析認爲,印度放棄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決定,也成爲企業投資印度的另一道障礙,拒絕加入這一區域性的多邊協議意味着,在印度製造的商品想要向RCEP國家出口時,要承擔更高的稅費。相反,在RCEP國家內投資,更有利於向所有協定參與國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