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合作社:延伸產業鏈 致富路更寬

鳥語林今年的門票收入,已經超過20萬元了!”在河南省虞城縣豫東竹海生態鳥語林景點工作的謝玉真介紹,鳥語林屬於虞城縣郭土樓股份經濟合作社。幾年前,謝玉真在脫貧之後加入合作社,再不怕返貧。

郭土樓村的村民們沒承想,以前破舊的老村竟種出了成片竹林,成了鄉村旅遊的“打卡地”。

打贏脫貧攻堅戰後,如何確保脫貧戶不返貧、邊緣戶不致貧,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農民合作社“扶上馬,送一程”,發揮了重要作用。虞城縣累計登記註冊2357家農民合作社;按照黨支部引領、合作社帶動、貧困戶受益的方式,在全縣601個行政村建立精準扶貧專業合作社,有力助推農民增收致富。

強化聯繫

吸納農戶入股

給予務工機會

數年前,郭土樓村興起養殖鸚鵡熱潮。此後村裡流轉數十畝地,建成“鳥語林”,發展鄉村旅遊。

景點越來越火,農民如何參與?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分101股,每股2萬元,吸納全村121戶脫貧戶全部加入。

“我的投資包括8000元產業扶貧資金、5畝地5年收益,算3股!”謝玉真首批加入合作社,按約定,今年10月即可分紅。她還在景區打工,每月能再掙1800元。

增收致富,途徑多元。2017年,虞城縣強化合作社與脫貧戶之間的聯繫,在全縣601個行政村組建精準扶貧專業合作社。2018年4月,全縣投入產業扶貧資金1.04億元,覆蓋2.6萬戶貧困戶,戶均4000元。

郭土樓村成立傑成精準扶貧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種植128畝芍藥,能賣錢,可觀賞。村黨支部書記楊新文算了筆賬:全村30多萬元產業扶貧資金注入合作社,佔股30%。今年10月,芍藥出土,預計畝均收入3萬元左右、總收入380多萬元,脫貧戶按比例分配115萬多元。此外,還可以拿到每年每畝1000元的土地流轉費、每年人均6000元左右的務工費。

虞城縣縣長白超介紹,目前,全縣有18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產業扶貧,年總產值1.5億元;依託合作社建立60個產業扶貧基地,資產收益幫扶帶動近2萬戶。

強化服務

推廣電商模式

提供技術幫扶

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等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文件,開展農民合作社規範提升行動,鼓勵農民合作社加強農產品初加工、倉儲物流、技術指導市場營銷關鍵環節能力建設,延伸產業鏈條,拓寬服務領域。

集鄉附近盛產蘋果,可是果農普遍不重視分揀、包裝,論斤稱、論堆賣,利潤低、銷售難。

喬集鄉六莊村劉訓長今年36歲,大學畢業後看準商機,返鄉成立電子商務公司,和蘋果種植合作社聯手,成立蘋果分揀包裝中心,打響“虞城蘋果”品牌。分揀後的蘋果按等級售、論個頭賣,平均每斤多賺0.4元,每戶果農平均一季多收入4000多元,利潤增加30%以上。

“去年,通過網絡銷售、批發商訂購、個人團購,總共幫農戶賣了5000多萬斤蘋果。”劉訓長介紹。從銷售末端到產業鏈前端,劉訓長介入蘋果產業越來越深。流轉土地,成立家庭農場,2014年他又成立煙雲種植專業合作社,幫社員種植蘋果兩萬多畝。

“低價採購複合肥,組織人員噴農藥、剪樹枝,提供技術幫扶,每畝地節約成本200多元。”劉訓長說,“投資建設容量100多萬斤的冷庫,行情好時,比平常多賺40%。”

合作社參與,推動連片種植、規模飼養,標準化生產……2017年,河南懂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董勝利回到家鄉,成立隆世達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流轉土地4000多畝,種植訂單蔬菜瓜果,幫社員每戶年均增收5000多元,村集體每年分紅5萬元。在合作社帶動下,虞城縣優質果樹面積達10萬畝,新品種紅富士蘋果面積達6萬畝,設施水果面積達兩萬畝,優質瓜菜面積達9萬畝。

規範管理

加強組織引導

保障成員權益

黃冢鄉趙樓村房前屋後地頭路邊多見梨樹。“5月,是梨樹果實膨大初期,也是防治病蟲害關鍵期。培訓、防病、疏果,一點兒不敢馬虎。”老趙樓村駐村第一書記農藝師張長中說。

6年前,張長中從虞城縣園藝局來到老趙樓村,反覆篩選扶貧產業,最後鎖定種梨,讓合作社挑大樑。可村裡有人並不買賬,“貧困戶沒話語權,辛苦一場,替大戶打工。”

“黨支部引導,村集體佔股,健全組織機構、章程,保證合作社姓農屬農爲農。”張長中作出承諾後,贏得了信任。

人心齊了,老趙樓村成立精準扶貧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統一購買、供應農資、技術指導,從無到有,發展300多畝梨園。結梨果前期3年,在樹下套種花生、中藥材。到2020年秋,梨樹初步進入盛果期,畝均產梨3000多斤,每斤賣價2.95元,毛收入270萬元。

因勢利導,虞城縣鼓勵農民合作社成立黨支部,加強對合作社成員的組織和引導,保障成員合法權益。合作社管理日趨規範,路子越走越寬。

“農民合作社越辦越紅火,大夥的致富路也越走越寬。”虞城縣委書記朱東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