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CBA一場比賽允許上8名外援

新賽季CBA開賽已日漸臨近,規則方面出現了衆多變化。備受關注的外援政策進行了重大改革,國內球員單賽季無法換隊也將成爲歷史。

一場比賽出場8外援

相比往年,新賽季CBA外援方面的規則變化比較大,除了大家早就熟知的每隊可以同時註冊4名外援外,外援的出場以及如何使用也很值得關注。

新賽季外援註冊報名和參賽規定的主要變化如下:

1.每隊外援註冊人數,由過去的2人(不含亞外)增加到最多4人;

2.更換外援次數規則變動。上賽季常規賽允許更換4次外援,季後賽可更換2次外援;新賽季常規賽外援更換次數不限,季後賽不允許新註冊和更換外援。

3. 已實施了12個賽季的亞洲外援政策被取消。但像哈達迪這樣實力出衆的亞外,仍可以普通外援身份註冊參賽。

由於之前限制外國人入境,新賽季設立了“緩衝期”。規定自取消入境限制的次日起30天之內,用於各隊選擇外援並辦理外援簽證。之後再根據隔離政策,預留14天+3天的隔離期,這樣合計47天時間爲外援政策的“緩衝期”。

根據有關部門的官方公告,自9月28日0時起,允許持有效中國工作類、私人事務類和團聚類居留許可的外國人入境。以此推算,“緩衝期”的到期時間爲11月14日。

新賽季外援的使用規定,分爲兩個階段。從聯賽開始到緩衝期結束,有外援球隊全華班球隊,採取4節2人次。上賽季後4名球隊(八一除外,即上海四川廣州天津)採取4節3人次;有外援球隊之間對陣,採取4節4人次。上賽季後4名球隊(八一除外,即上海、四川、廣州、天津)採取4節5人次。

當緩衝期結束後,上賽季後4名球隊(八一除外,即上海、四川、廣州、天津)在常規賽採取4節5人次,其他球隊均爲4節4人次;進入季後賽,所有球隊均採用外援4節4人次。

同時CBA公司規定每隊每場比賽最多可報4名外援,但每場比賽最多可報12名運動員的規定不變。

這就爲新賽季外援的使用帶來了很大的變數,雖然外援整體的出場時間減少,但在外援的使用方面,教練就有了很大的調整空間。

極端情況下,一場比賽可以出現“8外援鬥法”的場景,特別是在季後賽名額爭奪戰和季後賽的時候,面對不同的對手,不同的境遇,教練可以通過多名外援的輪轉,在抑制與反抑制中找到最適合的組合。

是用組織型小外援,還是用得分型小外援;是用有三分投射的大外援,還是鎮守內線的黑又硬,屆時將非常令教練燒腦,比賽也更有變化,更好看。

當然了,受到國外疫情的限制,現階段還沒有球隊儲備4名外援,“8外援鬥法”的場景肯定在常規賽初期不會出現,更何況球隊還有鍛鍊本土球員的目的,如果都給外援報名,必定壓縮更多新人的鍛鍊機會。

相信隨着比賽的進行,特別是到了季後賽,成績要求更高的時候,5外援PK,6外援爭鬥,甚至8外援鬥法的場景就會出現。

不過由於外援們整體出場時間被進一步壓縮,加之競爭的人增多,以及工資帽的問題,CBA各隊很難吸引真正的大牌外援,林書豪不與北京首鋼續約除了他自己說的“我還有NBA夢想”外,“上場時間太少”纔是他離開的真正原因。

國內球員單賽季可代表兩隊出戰

以往的CBA聯賽,國內球員一旦完成註冊,當前賽季期間無法進行更換球隊的操作,這一規則在新賽季成爲了歷史。

新賽季CBA球員註冊和報名管理規定的第二章第十九條爲:國內球員的租借和轉會,必須要註冊期內完成,註冊期已於今年9月15日截止;而之後的註冊窗口期,還可進行球員的互換和認領。

這意味着CBA可以像NBA那樣,在賽季中期進行球員二次交易。但這一交易有前提:具備“球員互換”資格的,必須是本賽季已完成註冊的A、B、C類合同國內球員,且必須以球員換球員,不得以現金來交易球員。

單筆交易涉及的球員爲2名或2名以上,但若存在球員“多換少”的局面,交易後的球員數量不能超出註冊名額的上限,也不能低於註冊名額的下限。

對於進行互換球員的合同金額,也有相應的限制——互換操作中球員剩餘合同基本工資總額偏高的一方,不得高於另一方剩餘基本工資總額的120%。有了這兩條規定,俱樂部若要進行球員互換操作,必須具備前瞻規劃

以上規則表明,往年國內球員單賽季無法“換隊”的局面將被打破,各隊可根據自己的人員需求、聯賽進程中的傷病情況等,適當進行球員交易。

這也就是說,像上賽季複賽後遼寧內線缺人,山東外線無指揮官,如果有類似的窗口期,或許高詩巖朱榮振早就能互換東家了。

另外本賽季還有4名自由球員:石顏博陳子安邊賽遠、滕賀麒,他們具備被“認領”的資格。只要在註冊窗口期截止日前,他們能以表現打動俱樂部而被“認領”,就將擺脫新賽季無球可打的局面。

工資帽制度落實!球員合同公開透明化

新賽季CBA還有一個重要變化,就是實施了工資帽制度。

根據工資帽細則,本賽季各隊國內球員工資總額不得低於2000萬元,最高不得超過4400萬元。地處偏僻的新疆隊作爲特例,工資帽上浮20%,達到5040萬。低於下限和超出上限的球隊,需要繳納差額部分的25%作爲青訓調節費,類似於NBA聯盟的“奢侈稅”罰金。

在工資帽制度下,新賽季國內球員的最高合同爲800萬元(已簽署舊合同的球員不在此限制之列)。雖然規定各隊最多擁有3個頂薪名額,但不代表頂薪合同必須爲800萬。只須保證簽下頂薪合同的3人工資爲隊內前三,且與非頂薪合同球員的工資差額至少50萬即可。

江蘇隊爲例,他們爲吳冠希開出了聯盟最高的800萬合同,而球隊另一名頂薪球員史鴻飛,其合同就未達到這一數額,僅爲隊內第二高薪。

工資帽制度以及每隊最多3名頂薪球員的限制,促成了今年球員市場的大幅度流通。新疆隊放出俞長棟、西熱力江、可蘭白克這3名準國手,其中前兩人分別在北控和同曦收穫了頂薪合同,整個CBA共25名球員簽下了頂薪合同。

此外,工資帽制度還令球員的合同年限被公示,更加透明化。如易建聯王哲林目前各僅剩一年合同,這就提醒其他球隊,明年夏天的球員市場將會有“大魚”出現。

工資帽制度還促成了今年球員交易的一樁特殊案例——上海隊李根換來了北控隊的高尚和宗贊。由於李根上賽季與上海簽下了3年5380萬的超級合同,其中第二年即本賽季他的工資爲1380萬,這筆交易將給北控的新賽季工資帽製造壓力。

爲了完成這筆交易,雙方達成協議,由上海承擔李根60%的工資,北控只需承擔剩餘40%的工資即552萬。這樣北控與上海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外援同樣受到工資帽的限制,各隊在外援上的總花費不得超過700萬美元。也就是說,球隊一旦更換外援,已使用外援的實際花費也將計入工資帽範疇。

受這一政策的限制,各隊更換外援並不能真正“隨心所欲”,而必須在工資帽範圍內精打細算。如果前期簽下花費太高的大牌外援,很容易影響到球隊後續換外援的操作。北京隊今年放棄林書豪和尤度的優先續約權,正有這方面的因素影響。

總之,工資帽限制加上4節4人次的外援使用規則,各隊有可能使用相對高的薪資簽下兩名實力較強的外援,再以低薪儲備1-2名備用外援,以備不虞之需。

防疫情制定鐵規

全國防疫工作已進入常態化,境外輸入型病例仍時有出現,因此CBA針對防疫工作仍格外慎重。根據CBA公司的規劃,新賽季CBA開始階段仍採用賽會制。

新賽季將分四個階段進行,前三階段爲常規賽,第四階段爲季後賽。其中第一、二階段共36輪常規賽,將在浙江諸暨集中舉行,於2021年2月8日前結束。

爲防範新冠疫情境外輸入的風險,聯盟針對入境外援制定了嚴格措施:外援入境時檢測陽性,取消該外援新賽季的參賽資格;若外援入境時檢測呈陰性,但在隔離期結束後與全隊合練,只要該隊出現一名球員檢測呈陽性,整個球隊將被取消本賽季的參賽資格。

威爾斯感染新冠無緣新賽季

根據這一規定,國慶期間確診陽性的江蘇外援威爾斯,失去了新賽季的參賽資格。即使接下來他的新冠檢測轉陰性,結果仍不會改變;而廣東的布魯克斯,確診新冠陽性發生在上個賽季,他本賽季的參賽資格不受影響。

聯盟出臺的這一新規,要求各隊在外援引進和合練的選擇上必須慎之再慎,除了正常的14天隔離期以外,爲保險起見還得設定一段時間的觀察期,以防意外的發生,導致整個賽季前功盡棄。

根據國內諸多專家的預測,今年冬季存在着新冠病毒在國內捲土重來的風險。因此新賽季CBA前兩個階段常規賽除了賽會制,還將執行空場比賽;待到第二階段結束後,屆時若國內仍爲低風險區域,第三階段的20輪常規賽及之後的季後賽,有望恢復主客場賽制。期盼許久的球迷也將回歸賽場,在現場感受CBA帶來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