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朔服貿協議「和平賣國」說言過其實

劉性仁

日前政論家南方朔認爲,馬政府只會人云亦云地談「開放自由」,從ECFA到服貿協議,一步步把臺灣人的核心利益割讓給北京,「這不是自由貿易,而是和平賣國!」;他痛批「無能又無知」的馬英九根本是想把臺灣搞垮,製造機會投降中國。他更認爲服貿協議包山包海,從印刷、醫療、通訊、建築、環境、健康、社會、旅遊、娛樂文化、體育、金融、運輸……,一口氣對中國開放了64項服務業;最可怕的是,在完成簽署之前,全臺灣竟沒有幾個人知道這件事!他痛批官員不懂兩岸產業生態,還敢隨便大膽開放,爲了追求「歷史定位」,其他什麼都不管了。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像臺灣政府一樣,隨隨便便就讓人家整碗捧去。他分析,中國大陸幅員市場龐大,服務業多以高度垂直、水平整合的「一條龍」模式在經營,從上游到下游一手包、自己賺,一旦這種模式進入臺灣的經濟體系,我們的「小資本服務經濟」必定很快就潰不成軍。更以「馬英九的和平是一種慢性自殺,輸掉的是下一代的前途與幸福!」

對於南方朔如此全盤否定服貿協議、用字遣詞極爲嚴厲的批判字眼,更上升到「和平賣國」層次的指控,恐怕是言過其實,非但與事實不符,許多指控尚待提出證據及時間驗證,中華民國難道就被馬政府和平賣給中國大陸嗎?賣掉對馬政府有何好處?臺灣籤一個完全沒有利基只有弊端的服貿協議,其居心如何?用意爲何?就連蠢蛋都不會搞出一個完全沒有利益可尋的東西,顯見南方朔的指控有相當大的問題,試問兩岸當局都能接受這樣的說法嗎?

固然服貿協議,行政部門與立法和民衆企業的溝通不盡完善,要說是完全沒有溝通,偷偷賣國恐怕與事實有很大的差距。平心而論,政府很早之前就有找業界及相關學者專家討論,纔有服貿協議的版本出現,大陸開放八十項與我國開放六十四項,難道都是密室作業嗎?都是憑空想像嗎?得利者及企圖找尋春天的產業難道都是受害者嗎?大陸的勞工就會來臺搶工作嗎?搶一個22k的工作漂洋過海這合乎邏輯嗎?

其次,害怕開放也不是胡亂抹黑指控,就以金融業爲例,金融業者的業務發展需求及金融市場現況,將持續透過服務貿易協議的後續協商,及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平臺等溝通機制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表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涉及市場開放部分,各服務業主管機關都秉持「利益最大化、衝擊最小化」原則,整體而言,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具有四方面實質效益

服貿協議第一個效益是能對外強化臺灣貿易自由化訊息,除有助於相關國家加速與臺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進程外,並對臺灣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等區域經濟整合累積基礎,加速參與區域整合。第二個效益也擴大兩岸互信層面,由於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協商涉及衆多的服務業主管機關,且雙方各項服務業的管理體制及市場發展情況都存在相當大的差異,但雙方終能排除困難,達成協議,顯示雙方互信基礎的擴大。第三個效益是服貿協議也使兩岸邁向經貿全面交流合作,即使兩岸服貿協議最後協商的結果對於部分服務業並未達成市場開放的共識,但雙方對於彼此的產業發展及相關規定,都有更深入的瞭解,也爲後續進一步的協商打下基礎。第四個效益是服貿協議具體提升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效益。在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協商後,政府承諾開放64項,只有37項爲目前尚未開放陸資投資的項目;大陸承諾開放80項都超越大陸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承諾,其中20項並超過陸方在CEPA(更緊密經貿合作安排)給予香港的待遇

更重要的是,政府爲業者爭取到較其他國家優惠的待遇,例如電子商務、金融服務業(銀行、證券期貨、保險)、文創業等,有效提升ECFA效益。未來會在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基礎上,依據WTO服務貿易漸進式自由化的精神,持續與陸方進行協商。

因此從這四大效益來論,難道對臺灣一點好處都沒有嗎?難道是和平賣國嗎?南方朔的誇大式的危言聳聽實在令人難以接受;南方朔可以擔心及反對服貿協議個別部分,但這種全盤否定式的指控,讓臺灣產業一同陪葬的說法,無異便是主張兩岸乾脆別籤服貿協議算了,讓所有的企業自尋出路自生自滅,這難道是負責任的做法嗎?是智慧的展現嗎?

馬政府再笨也不可能籤一個對臺灣一點好處都沒有的協議,況且就服貿協議來看,大陸的服務業佔GDP的比例才四成七左右,而臺灣已超過七成,代表大陸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照理說反彈較大的應該是大陸。大陸的人均GDP才六千美元左右,經濟仍然維持高速的成長,可以預見,服務業的成長速度會超過經濟成長的速度,臺灣此時再不進軍,更待何時?況且服務業是以人爲核心的產業,與一個社會的軟實力有很大的相關性。臺灣的優勢正在於軟實力,也就是說,臺灣的服務業擁有更強大的競爭優勢,不論美髮業、殯葬業、運輸業、文創業等等,臺灣都不應該害怕競爭,並且大陸難道會笨到來臺灣爲了22k不惜耗龐大的成本而做美髮與印刷文創業嗎?臺灣似乎要考量到實際情況,而勿做出與常理不符的揣測及不必要的恐懼。

當然服貿協議本來對臺灣就是有利有弊,南方朔將其完全歸於弊,不僅失真失實,其政治導引更是十不足取;事實上服務貿易並沒有開放大陸勞工來臺,因此對就業市場不致有衝擊。至於對產業的衝擊,勢所難免,但是隻要有競爭力的企業,就不怕競爭,弱勢的企業,則應思考利用這個機會升級或轉型,而馬政府亦給予高度的補貼與獎勵。

值得思考的是,臺灣同樣與新加坡及紐西蘭的經濟合作協議,也進入簽署的最後階段,然而卻未見南方朔指責這是黑箱作業?是和平賣國?顯見南方朔指責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黑箱作業,並表達抗爭到底的決心,只不過是逢中必反的再一次例證,倘若如此兩岸服貿協議乾脆廢掉算了,對於臺灣是好是壞不言自明。

誠如馬英九總統在接見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學者專家訪華團時表示所言,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臺灣開放64項、大陸開放80項,這是3年前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延伸,因爲那個時候ECFA只涵蓋不到1/5項目。服務貿易協議涵蓋相當大的範圍,讓臺灣非常有競爭力的服務業,能夠到大陸去發展。這難道就是和平賣臺嗎?南方朔的想法恐怕就停留在歷史的洪流中被淘汰。

總之,服貿協議並未開放陸勞及投資移民是不爭的事實,服貿協議也非完全如南方朔所言全是弊,對臺灣一點好處都沒有;況且服貿協議尚有防範機制,臺灣方面保有相當主動權利,絕非如南方朔所言和平賣國;很清楚,服貿協議對臺灣的好處要多於大陸,更是開放與自信展現的機會;問一問所有的產業,不難知道究竟是反對者多還是贊成者多?兩岸究竟還要不要進展交流下去?和平發展究竟需不需要繼續維持?種種答案交由臺灣民衆自行判斷。服貿協議經若老是以政治角度解讀,不僅無法一窺全貌,日後也會出現前後立場不一的情況,對臺灣的發展也不見得是好事,因此南方朔的見解恐怕是經不起檢驗,以偏概全令人無法接受。

●作者劉性仁,北市,博,中國五權憲法學會成員。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