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代言不能變詐騙幫兇 僅僅一句道歉就夠了嗎

新華社5月19日報道 近日,上海警方披露了申城首例套路加盟”合同詐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90餘名,涉案金額逾7億元。犯罪嫌疑人通過收購或註冊“茶芝蘭”等50餘個奶茶品牌,以虛假宣傳對外推銷加盟服務,伺機實施合同詐騙。隨後,作爲“茶芝蘭”品牌代言人的馬伊琍,通過其個人工作室社交網絡平臺發表致歉聲明,並向受騙消費者加盟商致以歉意網友質疑:“明星代言又雙叒翻車,一句道歉真的夠嗎?”

近年來,明星代言屢屢翻車,大有愈演愈烈之勢。有網友整理的一張明星代言風波表中,從涉及食品安全的保健產品,到涉嫌虛假宣傳的廚衛用具,再到違規招生被罰的培訓學校,直至近來動輒涉案資金破億、受害者甚衆的平臺爆雷、公司詐騙事件。明星代言五花八門、處處“踩雷”,但事件發生後,明星們的處理方式卻很一致——“道歉+解約”“我敦促、不負責”“當下就自省、未來再嚴謹”……

道歉有用嗎?這個答案不言自明。有的明星剛跨過一個代言風波,就又爲另一個翻車產品站臺。某明星網絡社交平臺賬號評論中,不少網友指出,其代言的多款口服液膠囊、降壓儀等產品都涉及違法違規問題,雖“四處踏雷”,但網上依然能搜索到該明星最新代言的消息。一邊踩雷、一邊收錢,代言問題產品給消費者乃至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在明星那裡就如同撣掉衣服上的灰塵一樣簡單,轉頭又能拿錢代言。

爲何愈演愈烈?誘惑太高,代價太低!雖然每每代言產品出事之後,明星們都強調要更加審慎嚴謹,但現實中明明有坑,“前有明星翻車,後有來者跟進”的事情並不少見。此前不少明星代言的P2P平臺爆雷,讓衆多參與者損失慘重。明星本應對此類金融產品代言更加審慎,但此後又有不少明星站臺的金融產品出現涉嫌非法集資、忽略風險誤導投資等問題。更不用提虛假宣傳高發的保健品、中老年養生產品等,多少明星雖明知這是“密集雷區”,但一批批代言人卻前赴後繼幫無良商家收割一波又一波的“韭菜”。

代言時衝在前頭,出事後躲在最後。因爲目前的法律法規對於代言人是否要承擔連帶責任,還存在界定難等問題,且不少明星不再以“代言人”自居,而是以“首席體驗官”“明星推薦官”等模棱兩可的身份“暗中代言”,這些都使得明星在代言過程中應負的責任變得難以釐清,而明星們也樂得“渾水摸魚”:只要“錢到位”,冒着風險也要上,反正最終責任不由我擔!

明星代言豈能變成詐騙“幫兇”?不應給明星打“擦邊球”、鑽法律空子機會。對於不愛惜自己羽毛、不惜以惡劣社會影響爲代價謀取利益的明星,社會不能一忍再忍,應探索出臺措施追究其連帶責任,讓其“涼涼”!(半月談評論員 王默玲 楊有宗 朱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