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寶寶雜誌/4招預防乳頭混淆

文/林奕如 採訪諮詢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沈仲敏 攝影陳炳煌 化妝髮型/Amber 演出/媽咪朱瑀瑄‧bobo張紫

根據國健局資料顯示,產後媽咪做完月子回到職場工作時,通常會減少親喂時間,因此造成約四成的嬰幼兒發生乳頭混淆的問題

面對寶寶不肯接受親喂的狀況,不少媽咪會感到心慌,試圖想盡辦法補救,但乳頭混淆真的會造成嚴重後遺症嗎?媽咪到底又該如何改善乳頭混淆的現象?本單元專業的小兒科醫師,爲你帶來不同角度的見解。

職業婦女來說,如果不曾碰到寶寶發生乳頭混淆的現象,確實能省下不少休息時間,畢竟親喂可免去擠奶的步驟,又可建立親子之間的親密關係;不過,在現實生活中,職業婦女無法親喂寶寶的期間,通常只能先靠奶瓶來充當救火員,但如果寶寶過度依賴瓶喂所帶來的便利性,就很有可能會發生乳頭混淆的問題。

何謂乳頭混淆?

政府之所以推行親喂政策,一方面是希望寶寶能夠獲得最天然的營養,再者,寶寶在吸吮乳房過程中,能夠刺激媽咪的乳腺,維持乳汁分泌頻率,降低發生乳腺炎機會

但是,乳頭和奶嘴、奶瓶的構造明顯不同,當寶寶從親喂轉成部分瓶喂時,可能會發現吸吮媽咪乳頭時比較費力,爲了要輕鬆喝奶,寶寶會漸漸排斥乳房親喂,變得只接受瓶喂方式,若媽咪此時又沒有做到定時擠乳,最後甚至會導致乳汁分泌量下降。

職業婦女較易碰到此情況

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沈仲敏表示,造成寶寶發生乳頭混淆的原因,主要是因爲過早接觸奶瓶或奶嘴,由此進一步推論,可能是因爲媽咪在寶寶月齡小時,重回職場,無法隨時親餵母乳,或是過早使用安撫奶嘴,纔會有此情形

在寶寶滿月以前,媽咪應於2~3個小時就讓寶寶喝奶一次,經由寶寶吸吮的動作,將能成功刺激乳腺,使乳腺分泌源源不斷的乳汁,建議等寶寶滿月後,慢慢延長餵乳時間(約3~4個小時一次),纔可降低乳頭混淆發生的機會。

重回職場一定會發生乳頭混淆?

曾有媽咪詢問:「聽說重回職場後,寶寶會有很高的機率發生乳頭混淆,所以生產後不能馬上回公司工作嗎?」

就國健局資料顯示,在重回職場的媽咪當中,約有四成會碰到寶寶乳頭混淆的問題,但沈仲敏醫師則提出特別的看法,她認爲,「職業婦女並非有這麼高的機率會碰到寶寶乳頭混淆,媽咪只要在寶寶出生的兩週內,盡力給予乳房親喂,之後其實不太會造成此問題發生,就算寶寶真的出現乳頭混淆,基本上也不會過度依賴奶瓶」。

此外,太早讓寶寶吸奶嘴其實也是導致寶寶發生乳頭混淆的因素之一,雖然有些媽咪會因此禁止寶寶吸奶嘴,但其實只要在寶寶出生兩週後纔給予奶嘴,通常也不會有強烈的乳頭混淆反應

不過,到底是瓶喂好,還是親喂好?如果一開始就選擇瓶喂,是不是就能避免乳頭混淆的困擾?其實,不論親喂或是瓶喂,只要寶寶喝到母乳就是好方法

有些媽媽一開始就選擇瓶喂方式,定時將母乳擠出來,讓爸爸負責餵奶,這種方式讓媽媽可以有時間休息,爸爸也可以參與育兒的照護工作。但是,由於瓶喂比較容易喝到奶水,一開始就用瓶喂的寶寶,日後要轉成親喂的困難度反而比較高。

原文刊載於2013年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