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停留在傳統觀光旅遊階段 土樓怎麼活起來?

體驗項目少,還停留在傳統觀光旅遊階段

文旅融合要邁過哪些坎④】土樓怎麼活起來?

圖爲拍攝於4月11日的振成樓。

閱讀提示

2008年,46座福建土樓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很多土樓裡至今還有人居住,被譽爲“活”的世界遺產。土樓旅遊發展至今,尚存在一些短板,例如停留在觀光遊階段、同質化現象普遍等。土樓怎麼真正活起來?需要從觀光遊的傳統階段往前走一步,發展多種業態,凸顯文化內涵。對於數量更多的非世遺土樓,也需要用開發來實現保護。

4月20日,《福建土樓》特種郵票圖稿公佈,該郵票將於5月19日正式發行。這是繼1986年的《福建民居》郵票後,“國家名片”上再次出現土樓。

土樓產生於宋元時期,成熟於明末、清代,是以石爲基、以生土夯築的民居建築。2008年,由永定、南靖、華安三地“六羣四樓”共46座土樓組成的福建土樓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近日,《工人日報記者在永定土樓實地採訪,發現其在旅遊發展過程中尚存在一些短板,例如停留在觀光遊階段、同質化現象普遍等。旅遊業內專家建議,土樓旅遊應創新經營管理模式,增加差異化的業態發展,提高文創產品的品質,還可藉助科技手段凸顯文化內涵,用活土樓IP。

從觀光遊往前走一步

“這圓樓是個句號,卻引出無數的驚歎號和問號!”在永定洪坑樓羣的振成樓,年逾古稀的林日耕每天都向八方來客講述着土樓的故事。

林日耕自稱“阿耕”,是一名土樓講解員,也是振成樓的第三代“樓主”。振成樓建於1912年,按《易經》八卦原理構建,因其富麗堂皇中西合璧而被譽爲“土樓王子”。土樓“三分看、七分析”,從建築結構到牆上密佈的家訓楹聯,林日耕會對每一項要點仔細進行講解。

宗親文化是土樓非常重要的元素。”在土樓參觀的北京博雅方略文旅集團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謝雯說,土樓總公司在每一個大的景點都有一個項目公司,講解員等工作人員大多就來自這個村子,“社區參與度很高,這個機制和宗親文化也融合得很好”。

自從2008年成爲“世遺”,土樓逐漸被更多人注意。2016年上映的電影《大魚海棠》以土樓爲影片中的生活場景,廣受歡迎,也是土樓吸引更多遊客的一大契機。但作爲遊客,謝雯認爲土樓目前可玩、可體驗的項目較少,“一天看了十幾座土樓下來,感覺也都差不多”。

“土樓旅遊目前還停留在傳統觀光旅遊的階段,還需要往前發展。”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吳麗雲對記者說,“不同的土樓羣雖然外觀上有差別,但是實際看下來,就會發現還是存在同質化問題。”

用活土樓IP,讓文化內涵凸顯

僑福樓位於高北村,因出了多名博士,也被稱爲“博士樓”。僑福樓有一家名爲“印象土樓”的畫室,畫室老闆江加祥就在這裡手工繪製各種土樓圖案的冰箱貼和油畫作品

江加祥此前在名校學習美術,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開了這間畫室。他見證了土樓客羣的變化,早期很多外國遊客,後來國內遊客漸多。能把家鄉的土樓文化傳播出去,讓他很有成就感。

但江加祥是極少數返鄉創業的年輕人,他開的是永定土樓目前唯一的畫室,他的作品也是與土樓相關的爲數不多的“文創產品”之一。

在謝雯看來,目前土樓景區賣的大多數產品還是傳統的土特產、紀念品,缺乏“旅遊藝術品”。“從機制上講,還缺一個連接政府和市場的樞紐。”她建議,可以設立一個土樓研究院之類的機構,對土樓的保護、研究以及市場化運作進行整體規劃。

“土樓本身是非常具有文化內涵的,可以用一些科技手段、數字技術把土樓更立體、鮮活地呈現給遊客,增強參與性互動性。”吳麗雲認爲。她也建議,可以讓不同的土樓發展差異化的業態,將其文化內涵凸顯出來。

非世遺土樓,用開發來保護

“土樓越是沒人住,就越是得不到修繕,越容易荒廢。”福建省客家土樓旅遊發展公司總經理李文標說,“對於土樓來講,開發是最好的保護。”

永定現存土樓2.3萬多座,其中世界遺產本體樓23座。土樓裡現在還居住着數以萬計的村民,23座世遺本體樓裡共有居民1000多人,被認爲是“活”的世界遺產。雖然當地政府每年都撥付資金用於土樓的保護,然而目前有相當多的土樓已經廢棄。非世遺土樓的保護,成了一個難題。

改造老舊土樓,是一個正在進行的嘗試。

在南江村,300多歲的朝陽樓年久失修,無人居住,一度作爲雞舍,幾乎廢棄。現在它模樣大變,經過修繕後成爲高端民宿。住進土樓裡,被認爲是體驗土樓文化的最直觀方式,對很多遊客來說頗具吸引力,該民宿在節假日期間需要提前預訂。

太村的土樓民宿“阿牛家”,原本的“樓主”阿牛現在就在民宿裡工作。巖太旅遊公司負責人王城林告訴記者,目前在村子裡改造了2座土樓,約花費500萬元,一年能接待2000人左右。他們還將進行更多的土樓改造,除了民宿,還要做成美術館藝術館

“將廢棄土樓進行改造,這是一個很好的思路,也能對這些非世遺土樓進行實實在在的保護。”吳麗雲說。(記者 吳麗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