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入樹梅坑的藝術之溪

文/非池藝術網、圖/臺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山峰豬圈高樓捷運站,它們看似毫無關聯,卻被一條長約十公里的小溪連結。《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提出「以水連結破碎土地」的概念,以環境探索爲課題。在獲得第11屆臺新藝術獎視覺藝術類入圍獎的肯定之後,於2013年5月11日,一舉摘得了該類項的年度大獎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不似傳統的視覺藝術,用攝影繪畫等藝術手法呈現,而是由「樹梅坑溪早餐會」、「村落形狀──流動博物館計劃」、「社區劇場」、「在地綠生活──與植物有染」、「我校門前條河」、「水之舞」,這六個文化行動組成。

吳瑪悧及竹圍工作室,爲了能夠蒐集到更多關於樹梅坑溪的故事,開始舉辦「樹梅坑溪早餐會」。以藝術連結公衆,將「樹梅坑」上中下游居民連結。大家在吃喝之餘,凝聚起社區意識,關注水與環境,共同構想「未來居住」的理想家園

早餐會的成功舉辦,給了吳瑪悧和其團隊很大的信心。他們開始與在地教育機構合作,和社區民衆部門對話,邀請藝術家來參與創作。「重啓在地社區住民對於環境、生活的關注,並思索藝術介入社會參與的意義所在」,臺新獎評審委員賴香伶如是說。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結合各類工作者,體現了跨界藝術教育的重要性,是視覺藝術表現的新突破決審團委員們認爲,「這項計劃已引起地方政府矚目並可能成爲相關實踐者與社區的靈感來源」。《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將文化內涵融入到行動當中,甚至超越政治,具有極大的藝術深度

訪談影片:http://artemperor.tw/talks/190非池中陪着你 藝術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