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媒體交換防疫經驗

報社

掃描QR code參與線上討論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全球累計確診超過3100萬例,死亡逼近百萬例,其中美國最多,已超過20萬人,印度單日新增病例數持續攀高,歐洲面臨第2波疫情挑戰,香港及東南亞國家也先後出現疫情反彈,大陸防疫專家鍾南山張文宏警告,今冬到明春,大陸可能出現第2波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最先在武漢爆發,初期處置不當,疫情迅速蔓延開來,武漢封城風暴,大陸以舉國體制迅速控制住疫情,後來吉林舒蘭遼寧大連、北京、新疆烏魯木齊雲南瑞麗等地,先後爆發局部疫情,但都能在很短時間內有效控制住。8月中旬至今,大陸已連續1個多月保持本土零新增病例,最新因輸入病例而「封城」的雲南瑞麗,也在完成城區全員核酸檢測後解封,未出現本主病例。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體防控策略下,大陸透過常態精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模式,避免了疫情再次爆發。

疫情獲控後,大陸召開了一系列會議,總結抗疫經驗,並部署未來防疫工作。從「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到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習近平強調,要發揮「全球抗疫物資最大供應國」作用,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後疫情時代,大陸將以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這一倡議爲抓手,在疫情防控國際合作中扮演更重要角色。近年來,大陸方面圍繞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的話題不在少數,臺灣對此卻諱莫如深,疫情來襲,人們對命運共同體概念終於有了體認,在兩岸關係跌至冰點的當下,恢復政經正常交往難度大,不妨在防疫問題先行交流經驗,累積互信後再探討建立兩岸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可能性。

正如汪洋日前在第12屆海峽論壇大會上所說,今年年初,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廣大臺胞臺企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奉獻愛心,大陸各級政府和廣大民衆真情關心在大陸臺胞健康,每個臺胞的求助訴求都得到及時響應,沒有1名在大陸臺胞因感染病毒而失去生命,這種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精神彌足珍貴。

兩岸都面臨秋冬季疫情再起風險,應該加強防疫資訊共享和經驗互鑑,大陸已有多支疫苗進入3期臨牀實驗,且承諾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爲全球公共產品,臺灣應樂見對岸研發成果,並認真考慮適時引進大陸疫苗作爲應急接種方案。

確保疫情防控的同時加速企業復工復產,是艱困的挑戰,大陸的表現可圈可點。《日本經濟新聞》調查最近3個月淨利潤前200名亞洲企業,發現大陸企業淨利潤同比增加43%,高於亞洲平均水平9個百分點,在世界4.4萬家上市企業淨利潤前1000名中,除金融外的亞洲企業有201家,大陸企業佔129家,接近2/3。其中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家公司淨利潤和達113億美元,高於上榜的南韓21家企業和臺灣18家企業的總利潤。

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習近平呼籲各國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推動疫情後世界經濟「綠色復甦」。阿里、騰訊等大陸資訊產業巨頭正是通過大量運用「大數據+」等新技術實現了「綠色復甦」,臺商臺企應掌握其中密碼,抓住大陸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的新機遇,爲兩岸民衆的衛生健康和共同福祉注入更多正能量。

在百年大變局和疫情全球大流行迭加影響的國際大環境下,兩岸關係面臨多重不確定性。越是在不利因素增多、對抗風險上升的時候,兩岸越需要積極尋找突破口,以緩解對立情緒、緩衝兩岸關係。上世紀80年代末,臺灣解除戒嚴、開放大陸探親,民衆迫切需要大陸信息,「兩岸新聞」相應而生,透過新聞信息的交換,兩岸社會迅速融冰

今日兩岸民衆都迫切希望疫情不要反彈、儘快恢復經濟社會發展,兩岸媒體應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問題上,建立交流互鑑模式,進而探索構建兩岸衛生健康共同體,並以此引領兩岸關係融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