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供水計劃 環評初審過關 中科供水穩了 招商安了
中科近期密集招商,除臺積電、臺灣應材、華邦電外,還有精密機械、光電及生技等產業進駐,未來臺商回臺後用水需求不斷增加。環保署10日進行「大安大甲溪水源聯合運用輸水工程計劃」環評初審過關,計劃最遲2031年完工,對中部產業投資招商有很大助益。
水利署說,中部地區公共用水成長,缺水容忍度下降,供水缺口持續擴大,須開源增加供水能力,加上近年來氣候變遷、極端氣候,須提升供水系統備載量及調度能力。
中區水資源局指出,目前臺中地區每日供水缺口有8.6萬噸,靠地下水及區域水源短期調度等因應,未來因臺中市人口成長、自來水普及率提升、經濟持續發展及增供苗栗地區等用水,未來供水缺口擴大到22萬噸,必須有新的供水能力。
水利署指出,這次聯合供水主要有四大目的,未來遇上強降雨造成原水濁度過高時,能有替代原水方案。在水源調度上,提高大安溪及大甲溪水資源互相調度能力,讓鯉魚潭水庫第一原水管有新的設施備援,以免管線出問題造成停水。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供水改善,供水能力提升到每天25.5萬噸,對臺中地區產業幫助大,尤其是臺中港區、科學園區、精密園區等產業園區對水源要求甚多,且後續有更多企業進駐,水資源的需求將會更大。
環評會議中,環團及當地農民對於跨區引水可能會影響下游,環評委員要求中水局承諾,計劃開發後大安溪士林攔河堰下游農業用水量不低於河川生態基流量及后里圳計劃總用水量總和;並補充本計劃水源調度,含工業、民生及農業用水需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