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沃牆/臺灣,仍逃不過川普手掌心

川普自上任以來多次點名臺灣爲「匯率操縱國」,美國財政部更將臺灣列入外匯操縱觀察名單。(圖/路透社

文/李沃牆

正當臺幣持續升值,上市公司匯損而哀鴻遍野之際,川普的一句:「美元太強!」不僅讓新臺幣匯率於4月13日終場以30.325作收,創下近半個月新高,再度讓衆多企業苦不堪言,也使得韓元日圓、新加坡幣、人民幣,甚至歐元及英鎊等貨幣均敵不過漲勢紛紛升值。此外,川普在選前直控中國大陸爲匯率操國,但在「川習會」後卻態度大反轉,其髮夾彎的特性展露無遺,讓亞洲國家吃足苦頭

據統計,新臺幣匯率在今(2017)年第一季大漲6.4%,創下央行總裁彭淮南任內的單季第四大升幅;此外,今年3月新臺幣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連兩個月上漲至101.32,創下2010年7月以來新高,顯示臺灣出口廠商的國際報價競爭力,已跌至6年半來的最低水準。新臺幣這一路升值的背後,只因臺灣被美列爲「匯率操縱的觀察名單」,而央行瞻前顧後不敢進場干預,僅能放任匯率隨波起舞。

猶記得,川普在選前信誓旦旦要改善美國的貿易逆差,並直指中國大陸爲匯率操縱國,其實,從歷史上的種種行徑觀之,美國纔是全球最大的匯率操縱國。而今川普坐擁大位,喊水能結冰,更是名符其實的「全球匯率操縱者」。進一步言之,美國財政部於每年4及10月都會發布「美國主要貿易對手國之外匯政策」報告,並依據以下3項標準來認定是否有操縱匯率之嫌。:1.該國與美國雙邊貿易存在顯著貿易順差,達200億美元以上2.該國的經常帳順差相對該國GDP比超過3%3.該國持續進行單邊干預匯市,淨買入金額超過該國GDP的2%也因此2016年10月,美國便將臺彎、中國、日本南韓德國瑞士等國列入「匯率操縱的觀察名單」。

事實上,臺灣已有二次被列爲觀察名單紀錄,前一次是因2015年的「經常帳餘額」及2014年的外匯淨買入分別佔GDP的14.6%及2.4%,符合上述的二項標準,加上央行爲維持匯率穩定,過去一直有進場干預匯率的紀錄,導致被美國財政部盯上。然就上述的第三個條件來看,臺灣於2016年的GDP約新臺幣17.46兆元(約5,406億美元),淨買入金額需達108億美元以上才達美方認定標準,可臺灣的外匯存底在2016年僅增81.7億美元,比美方所認定的門檻低了20億美元以上。很不幸的,美財政部甫公告的結果卻指出,雖臺灣2016年淨購入100億美元的外匯,相當於GDP的1.8%(低於2%),但經常帳順差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爲13%(超過3%),也因此與中國大陸,日本、南韓、德國及瑞士同列爲「匯率操縱觀察名單」。看來,臺灣仍逃不過川普的手掌心

▲臺幣匯率持續走強,使得「股王大立光電的第一季匯損高達11.4億元,吃掉近1個股本。(圖/記者高振誠攝)

不可否認,匯率波動風險影響獲利。根據金管會證期局資料顯示,2016年上市櫃公司合計匯損達新臺幣1,339億元,2017年的匯損可能持續擴大,預估第一季匯損地雷恐上衝新臺幣1,000億元大關。於是,國內大型法人機構同時下修今年臺股第一季獲利,由逾新臺幣5,000億元降至4,500億元,較去年第四季的5,700億元減少逾2成。事實上,從近日出爐的3月份營收報告即可看出,壽險業者受新臺幣首季升值逾6%影響,淨匯損金額達新臺幣500到600億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受新臺幣升值影響,第一季營收短少2.6%(約新臺幣60億元),而匯損金額逾新臺幣24億元。即便股王大立光首季財報毛利率達70.94%相當亮麗,然匯損卻達新臺幣11.4億元,若以其股本13.41億元計算,侵蝕每股獲利達8.5元。尤有進者,若有些企業毛利率僅3%~4%(被揶揄爲茅山道士),則在匯率侵蝕下恐僅剩1%~2%。匯率走勢雖非業者可以控制,但對企業影響程度不可輕忽。川普的喊話,着實讓不少廠商「皮皮剉」。

另一方面,財政部最近所發佈的3月海關進出口貿易顯示爲正成長,並創下近6年最大增幅,甚至優於多數主要國家的貿易表現。但必須注意是,匯率波動難預料,加上北韓緊張情勢升溫、地緣風險加劇,上市櫃公司匯損將可能持續擴大,進而影響出口。筆者以爲,針對匯率波動爲企業所帶來的風險,應善用避險工具,如債務型、權益型商品、衍生性金融商品、銀行借款與其他金融負債工具,此外,應用靈活的交易策略,方能降低美元貨款可能造成之匯兌風險。

好文推薦

李沃牆/老化指數破百!臺灣人口紅利Bye-bye

李沃牆/臺灣青年爲何深陷「薪貧庸」?

李沃牆/臺幣狂飆 出國開心出口傷心

李沃牆/搭不上TPP列車,臺灣該怎麼辦?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李沃牆,現任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專任教授及兩岸金融中心副主任,亦爲富華創投及兆豐第一創投董事、品豐投顧榮譽顧問。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