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來牛年風暴多

背景圖片圖╱本報資料照片

歷次牛年臺灣經濟情況

1973年11月以阿燃起第四次戰火拉伯國家齊聚科威特,決定減產原油,並對親以色列的國家禁運石油以示抗議。爲穩定油源經濟部長孫運璿於11月前往沙烏地阿拉伯、約旦等國訪問,以稻米及水泥交換石油,沙國允諾對我國供油不加以限制。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始於當年7月泰國實施浮動匯率不久,隨即遭投機客放空,泰銖因而狂貶,從6月的25.8貶至年底元45.3,同期間投機客攻擊所有亞幣韓元由890貶至1,484,印尼盾更由2,466貶至4,908,新臺幣則由27.8貶至32.3。

今年是牛年,在全球矚目中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川普的時代畫下句點,世界應該會平靜一點。回想一甲子的牛年,雖有太平時候,但風暴的歲月更多一些,1961年算是太平的牛年,44歲的甘迺迪就任美國總統,風靡全球,他那句「不要問國家可以爲你做什麼,要問你能爲國家做什麼。」振奮不少人心。

這一年我國中央銀行在臺灣正式復業,戰後兩位數通膨率終於回降至個位數,隨着前一年政府公佈《獎勵投資條例》,兩岸戰火稍歇,外商來臺投資逐漸成長,經濟漸入佳境,不過,災難還是有的,9月波密颱風來襲,造成千餘人傷亡,重創北臺灣。

鎳幣銅板變成寶

1973年歲次癸丑,這個牛年不平順,隨着下半年中東情勢緊張,阿拉伯國家以石油爲籌碼抵制親以色列國家,國際油價大漲數倍(由年初2.2美元漲至年底11.8美元),掀起了第一次全球石油危機,停滯性通膨席捲全球,各國無一倖免,日本宣佈進入緊急狀態,我國通膨率於第四季已升逾20%,在預期心理所帶來的恐慌下,人人搶購物資及收藏一元鎳幣、五毛銅板,以至於全臺鎳幣及銅板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場石油危機歷時兩年才得以平息

1985年也是個不安的牛年,春節才過完沒多久,財政部忽然宣佈:「十信經營不善,處以停業三天處分,13日起由合庫接管。」這個事件震驚各界,由於牽連甚廣,影響甚鉅,非僅財長陸潤康經長立德因此去職,經濟成長率也落至近11年最低,至今不少人提及「十信風暴」仍是心有餘悸。

1997年這個牛年,開年以來預測機構原是樂觀的,我國年初召開的國民所得評審會議也調高經濟預測,不料下半年泰國、菲律賓、印尼、南韓等國的貨幣陸續遭投機客攻擊,匯率一路狂貶,以韓元而言,9月匯率仍有900,年底已貶至1,500,亞洲股匯市一厥不振,經濟岌岌可危,這場「亞洲金融風暴」摧枯拉朽地重創亞洲,臺灣雖然安好,但仍不免於驚濤駭浪中度過這段歲月。

2009年歲次己丑,這個牛年更慘,「全球金融海嘯」是這一年的代號,這件起因於華爾街投機泡沫的危機,最後擴大成金融海嘯,全球貿易量劇降,外銷訂單急凍,我國生產的貨品賣不出去,全進了倉庫,製造業存貨率一度升至104%,這個紀錄迄今未被打破,悲觀氣息前所未見,報上經常看到的標題是:「史上最慘」,經濟成長的預測在最悲觀的時候一度下修至-4.25%,失業率更在夏天升破6%,受失業波及的人口直逼140萬人,這一數字可謂空前絕後。

牛年將至又逢疫情升溫

回顧一甲子以來的五個牛年,從石油危機、十信風暴、亞洲金融風暴直到全球金融海嘯,皆是驚天動地足以載入經濟史的大事,然而,這些風暴竟然都發生在牛年,實在讓人驚訝,這是巧合還是循環?沒有人知道,大概只有上帝知道,今年又逢牛年,開年以來國內外疫情又急劇升溫,令人深感不安,但願風暴就此止住,今年真能「牛轉乾坤」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