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修改併購法 攻守有據

專訪立法委員賴振昌、林岱樺、潘孟安 採訪/金麗萍秦振家 文/秦振家 照片/秦振家、立法委員國會辦公室

面對國際市場激烈競爭,臺灣企業必須強化體質,而併購是一項有利工具。只是,就併購法的規範而言,攻守之間如何拿捏?正考驗着國家立法機構智慧

根據經濟部的統計,自2002年二月企業併購法正式公佈實施之後,到2013年十月之間,臺灣共計有2050件企業併購案,併購總金額高達新臺幣9200億元。顯見,併購在商業運作環境已愈來愈普遍。而對於已送入立法院一審的企業併購法修正案,立法委員賴振昌、林岱樺與潘孟安均持肯定態度;唯針對維護股東權益、協助臺灣企業進軍國際,以及國家安全考量配套措施,給予建設性意見

謹守股東權責 避免開後門

賴振昌肯定政府因應企業界需求修訂企業併購法,但針對其中關於併購程序公開透明、股東利益迴避和提高下市門檻部分,賴振昌主張應進一步研議。爲增進程序公開透明,在修正草案中,將要求公開發行股票公司設置特別委員會進行審議。賴振昌認爲,所謂公平與合理並無一定標準,必須進一步界定。由公司設置特別委員會審議併購公平性,反而可能造成有心人士操弄委員會,藉以規避責任,是另一種弊端的開始。而針對在草案中修訂大股東無需利益迴避的部分,賴振昌並不認同。他強調,股東利害關係迴避是基本原則,不應違反。如果大股東不迴避併購時的利害關係,反而可能造成惡意併購現象。

併購思維 應納入國際觀

而草案中提高上市上櫃公司因爲併購下市的門檻,賴振昌認爲,這是考慮到併購後如造成上市櫃公司下市,可能無法保障投資人權益的情形。但由於上市櫃公司的下市機率很低,因此實質效益不大。 林岱樺則強調,併購法的修正方向,必須根植於明確的產業政策。

例如,若推動生技醫藥產業是臺灣下一世代產業發展的重大方向;那麼,藉由併購擴張國際市場的實力,就是重要的策略方向,而相關法制也應據此調整。藉由如此的配套措施,一方面培養具有全球運籌實力的經濟體,再者,也不至於影響國內經濟結構的穩定性,可謂一舉兩得。

海外併購 留意細節

對於現行企業併購法,林岱樺認爲,已符合臺灣多數產業發展需要;但面對海外併購時,必須留意相關細節問題,如對本國股東權利保障;與中國大陸進行策略換股時,不應疏忽大陸資金管控。另外,有關新興科技產業的技術鑑價專利權的公平性等,也都是重要環節。 國安資安 另行考量 對於臺灣企業透過併購進軍海外,或是外資透過併購投資臺灣,潘孟安表示,企業併購是民間商業行爲,政府本不應過度控制。但資通訊相關產業,與國家安全及資安問題息息相關,在企業併購時,必須特別注意。只是,根據經濟部所提併購法修正案,並未針對這部分加以說明,使得立委頗有疑慮。潘孟安強調,世界各國對於外資跨國併購,均設有防火牆及相關配套措施。政府必須具有戰略考量,在管制和鬆綁之間取得平衡。

網路意見領袖怎麼說

李全興 我認爲需要反壟斷,其他的就應該交給企業自己來,政府不應該下指導棋。因爲政府既無切身利害,也無知識,沒有能力與立場去主導。

李名偉 政府該好好管理的,會是併購後的員工保障。不然併購潮,就會導致失業潮。因爲資方的考量很實際,絕不會做損失自己權益的事。

李國任 希望政府不要阻擋任何一國家的資金,包含中資

黃玉米(昱銘) 政府只要讓金管會發揮功能即可。另外,各級政府不應該藉機賤換或賤賣國家財產,此外沒有什麼好管的。

謝耀輝 如果多了國際購併,對於國內產業信心也會提高,同樣國內其他大型業者就不能吃夠夠。(文未完)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週刊》第726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提升理財力--理財課程資訊www.moneyed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