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這個能力不能缺

新的生產模式更加以問題導向,更加建立在學科、多樣化的基礎上。因爲複雜、重大問題的解決,往往不是單一學科、單一方式就能完成的,需要多元整合與跨學科的研究

儘管因爲種種原因全球化進程在近年來有些停滯,但其作爲人類歷史發展的大趨勢不可阻擋。與經濟上的一體化不同,全球化在文化上的表現是多樣化,全球化將多元文化匯聚在一起,文化多樣化的問題因而凸顯出來。培養能夠適應文化多樣化要求、自如地在不同文化間穿行的年輕一代,已經成爲當前高等教育的迫切任務。加強跨文化人才培養,提高我國青年的跨文化能力和全球勝任力,是我國高校當前教育教學改革包括新文科、新工科建設中的一個重要任務。

跨文化能力是現代青年的基本能力,是進行文明對話的基礎

跨文化能力有着豐富的內涵,既包括多語言能力,也包括文化理解能力文化整合能力以及開放包容的精神與合作的態度。跨文化能力已經成爲現代青年的基本能力,是人的現代化和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2016年,“國際理解”被列爲中國學生核心素養“責任擔當”的內容之一。因爲有了理解纔有感同身受,纔有彼此欣賞和相互尊重,才能推己及人,自覺反對文化霸權主義或文化部落主義,真正樹立起全球意識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未來能夠擔當中華民族復興大任、推進世界和平發展的人,必定不是狹隘封閉、傲慢自大的人,而是有着高度“國際理解”能力的人。通過跨文化培養,引導青年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與他人、本國與他國、本土文化與其他文化的共性差異,增強國際理解和跨文化能力,才能自如行走在不同文化之間,進行國際交往和文明對話。

中國已躍升爲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和第二大消費市場,隨着改革開放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未來中國與其他國家在經濟文化上的交流合作將會更加深入。大到兩國政府間的戰略合作,小到企業間的商貿洽談,熟練掌握相關專業知識、熟知彼此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法規和制度都是開展合作的最基本要求;如果想要促進更深更廣合作,那就更需要了解彼此的思維模式、傳統觀念和社會習俗這些更深層面的文化,從而把握不同,求同存異,共同發展。這些顯然都需要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來完成。

中國社會對跨文化一直有着自己獨特的認識,對跨文化人才培養有着獨到的見解。中國傳統的“和”文化既是跨文化的表現形式,又是跨文化的實現方法和價值追求,具有重要的當代價值。“和而不同”,是在堅持自身立場的同時,能夠包容差異、心平氣和地共存而非對立。在文化交流加深同時衝突不斷的當下,中國高等教育應該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深得中華文明精髓的“現代君子”和“不同文明之間的擺渡者”。

跨文化人才培養有助於涵養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

交流是一個對等的概念,有你有我纔有交流;沒有自我,就沒有真正的交流。文明交流也是如此,應該是對等的、平等的,應該是多元的、多向的;在文明的交流上,沒有大小強弱之分。跨文化能力意味着對文明交流的方式也有着良好的把握:既有能力站在自己文化的立場上觀察他文化,又有能力以其他文化的視角反觀自己的文化,在這種觀察與反觀中達成對不同文化的深層次理解,從而培養出真正的文化自信與文化關切。近代以來,中國社會有一段落後的經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人的自信心;通過跨文化學習和比較,有助於我們的青年把這一段歷史放到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去觀察,放到更廣闊的古今中外政治經濟大格局中去解讀。在觀察與反觀中,當代青年對中華文明的生命力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對自己的文化之根和今天的成就會有更深刻的敬意。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跨文化人才培養有助於涵養青年的文化自信,增強他們對自己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文化自信的基礎上,才能講好中國故事,提升國家軟實力。“十四五”規劃強調,以講好中國故事爲着力點,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

講好中國故事,就要把握好中國故事。中國故事是一個內涵極其豐富的概念,不僅包含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還包括我國當下的新發展、新成就。立足中國國情、瞭解中國故事,有助於我們的青年一代知中國、愛中國,成爲中國故事的樂於講述者和善於講述者。當前,對於中國的和平崛起,國外總是有一些持中國“威脅”論者對我們橫加指責。要向世界展示中國崛起的真正意義、準確講述中國,還需要我們培養的一代新人不僅內知國情,而且外知世界,能夠洞察對方思維模式和文化傳統,用對方的話語體系或能夠接受的方式與之對話,增強對話效果。

跨文化人才培養能夠開闊人的視野,推動知識創新

通過跨文化培養出來的開放包容品質,將極大地開闊青年的視野,活躍青年的頭腦,增加青年接受不同事務的彈性和能力,幫助青年成爲有跨界思維的人。這對推動知識創新有着極大的助益。因爲廣義的跨文化概念,不僅包括跨國別、跨民族文化,也包括跨學科、跨專業文化,以及其他的跨文化形態。

當今知識創新的方式已經發生變化。英國學者吉本斯等在社會觀察中發現,當今社會的知識生產模式正在發生轉型,從傳統的“模式1”――單一學科或多學科的、同質性的、強調共識的、主要在認知語境中產生的、以大學爲主要場所的知識生產模式,轉向了跨學科的、異質性的、更多反思性、在應用情境中進行的以及成員、場所和協作方式多樣化的“模式2”。相對於傳統的知識生產模式,新的生產模式更加以問題爲導向,更加建立在跨學科、多樣化的基礎上。因爲複雜、重大問題的解決,往往不是單一學科、單一方式就能完成的,需要多元整合與跨學科的研究。

我國當前面臨的一個發展瓶頸,是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原始創新不足。解決這一瓶頸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因此,需要我們從現在開始做好跨文化人才培養,爲創新發展做好人才準備。

(作者:胡娟,系中國人民大學教育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學院教授;陳嘉雨,系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