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業紛紛跨界 催生汽車板塊細分龍頭

當前,科技巨頭參與造車漸成趨勢。以智能電動車爲代表新能源持續高速增長,成爲這些企業紛紛跨界的內在邏輯。機構分析認爲,隨着汽車行業智能網聯電動方向深度變革,有望帶來板塊的價值重估。在此背景下,汽車行業傳統產業鏈條將發生改變,並催生出新的子賽道細分行業龍頭企業。

科技巨頭紛紛跨界造車

近日,華爲方面表示,汽車產業將是未來十年內最具顛覆性的產業。儘管到目前爲止,華爲沒有造車計劃,但是作爲汽車企業增量部件提供商,華爲將與北汽新能源、重慶長安、廣汽集團等三家車企深度合作,從今年四季度開始,陸續推出帶有華爲標識的汽車子品牌。

不僅僅是華爲,科技巨頭跨界參與“造車”已經成爲趨勢。不久前,小米集團發佈公告稱,董事會正式批准智能電動車業務立項,擬成立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車業務。首期投入100億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100億美元。

截至目前,入局智能汽車行業的企業可分爲以比亞迪、長城、吉利等爲代表積極轉型的傳統車企,以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威馬爲代表的造車新勢力,以及以谷歌、蘋果百度、華爲、小米等爲代表的科技互聯網企業。華安證券分析認爲,智能電動車作爲一條長賽道,技術複雜度高,資金投入大,其紅利釋放至少持續15年以上。針對小米等互聯網科技巨頭而言,智能電動車是其商業佈局中的必要拼圖。

在科技巨頭密集佈局智能電動車業務背後,是新能源車市場高增長的願景。根據中汽協最新數據,2021年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6萬輛和22.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5倍和2.4倍。今年1-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3.3萬輛和51.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2倍和2.8倍,銷量再創新高。

華金證券指出,在政策支持以及供給驅動下,我國新能源車產業鏈逐漸成熟,多元化產品不斷滿足市場需求,有望繼續保持超預期的高增長。中銀證券分析預計,2021年全年我國新能源車銷量將超過200萬輛。長期來看,汽車行業碳達峰及碳中和將推動新能源銷量持續高速增長。

針對科技巨頭蜂擁入場造車背後的核心原因,嘉實基金成長風格投資總監姚志鵬分析稱,汽車大概率科技領域未來十年新的終端。“如果丟掉了這個科技終端,就有可能輸掉未來的戰爭。所以,科技企業現在比很多傳統車企轉型的意願還要堅決。”

有機構測算,智能汽車市場的容量未來或超兩萬億美元,考慮到未來出行服務的潛力,這個空間可能更大。此外,汽車或將接替手機成爲移動生活的重要流量入口,這些對於科技公司來說,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催生應用層面系列新興行業

國信證券分析認爲,汽車行業向電動智能網聯升級,將推動電子電氣架構商業模式變革,帶來行業價值體系重估。

具體而言,隨着汽車和信息通信技術的深度融合,智能聯網電動汽車將成爲新的革命性發展引擎,其影響遠遠超出了兩大行業本身,原來由傳統整車巨頭搭建的行業壁壘將被慢慢攻克。在此背景下,隨着特斯拉等新興電動車企入局,豐田、ABB等傳統巨頭積極轉型,以及蘋果、華爲、百度、小米等科技企業的入場,將首先帶動傳統汽車製造產業(整車和零部件)的產品更迭,然後催生出一系列應用層面的新興行業,包括車載操作系統、車載通信設備等等。

根據麥肯錫的統計數據,2020-2030年軟件市場規模(操作系統、中間件及功能軟件)複合增速爲9%。具體而言,將由2020年的200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370億美元,並進一步增長至2030年的500億美元。因此,入局智能汽車行業的科技互聯網公司因爲先天的人工智能、互聯網科技基因,將擁有先發優勢。

機構普遍認爲,電動、智能、網聯技術推動汽車向智能移動終端升級,創造更多需求。未來汽車變革的影響將類比並超過手機智能化。在軟件定義汽車大背景下,互聯網科技巨頭髮展潛力更大,將催生新的細分賽道龍頭企業。

華創證券認爲,不同的參與模式和程度決定了各自產業鏈結構的不同,傳統車廠在新產業鏈裡的參與程度將不再是全鏈條的。基於此,行業重新洗牌或已開始,當前市場混戰的格局將持續一段時間。這有利於面向車廠、新勢力廠商的獨立第三方智能化解決方案廠商,或者中間環節的交互類供應商迎來持續的放量機會

針對汽車行業未來投資機會,國信證券認爲,未來汽車變革的影響將類比並超過手機智能化,技術驅動的行業細分龍頭值得關注。華金證券認爲,與電動智能化產業鏈相關的龍頭企業將明顯獲益。光大證券分析表示,汽車板塊內未來大概率發生子行業輪動,零部件板塊有望成爲最優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