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潮涌 北京氫能產業借東風

市場熱度不斷提升的氫能,成爲北京發展能源產業的新抓手之一。北京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計劃中提到,推動氫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和智能網汽車驗證示範,編制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推進氫能多領域應用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對於北京市而言,發展氫能產業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氫能推廣還面臨哪些挑戰?如何才能加快氫能應用落地?1月24日,北京商報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三位來自能源和汽車專業領域的市人大代表

市人大代表、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高雲虎:

持續加強關鍵技術研發

“北京發展氫能的產業基礎較好。”高雲虎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幾年,北京市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力度很大,走在全國前列。如今,不論是在市場推廣方面,還是在產業發展、技術積累方面,北京都具備一定優勢。數據顯示,北京市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相關企業現有近百家,其中氫燃料電池汽車零部件相關企業35家,還擁有清華大學、航天科技六院等世界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

不過,在基礎設施上,北京市僅建成4座加氫站,總體數量較少。對此,高雲虎表示,加氫站對場地環境要求比較高,一定的安全距離非常必要,這就導致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選址非常困難,所以很多城市仍處於起步階段。

除了基礎設施,氫能推廣面臨的另一個現實挑戰是成本問題。據瞭解,目前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綜合製造成本平均約爲150萬元/輛,幾乎是同性能電動汽車和燃油汽車成本的6倍和10倍。

成本高企的背後是技術瓶頸。高雲虎表示,氫能商用的核心是氫能的轉化,涉及催化劑、炭紙質子交換膜等材料,這其中很多核心技術尚未完全突破。因此,要降低成本,實現大規模應用,必須持續加強關鍵技術研發。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北京的氫能產業有望在“十四五”期間加快發展。“此前國家的支持重點圍繞整車,現在開始更多投向技術研發、基礎設施,更多企業也願意配合政府來一塊進行試點。”高雲虎表示。

市人大代表、北京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關天罡

儘快制定氫能應用實施戰略

在參加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小組討論時,關天罡表示,北京正在加快綠色低碳發展,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制定實施二氧化碳控制專項行動,明確碳中和時間表路線圖,抓緊制定碳中和行動方案。而要想實現碳中和目標,可再生能源綠電、氫能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作爲可再生能源,氫能具備來源廣、燃燒值高、零碳排等特點,被譽爲車用能源的“終極形式”。作爲新能源汽車的一類,氫燃料電池汽車適合應用在重載、長途運輸領域,與鋰電池相比,氫燃料電池具備續航里程更長、補能時間更短、重量更輕等顯著優勢。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到2035年,氫燃料電池汽車將實現商業化應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修訂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也提出,至2035年,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00萬輛左右。

在關天罡看來,推動氫能應用落地的過程中,政策指引非常關鍵。她表示,目前張家口等國內多地都已制定出具體戰略,對氫能產業發展起到了加速作用,建議北京也儘快制定氫能推廣的更多具體實施戰略與路線。

市人大代表、北汽集團總經理張夕勇

引導頭部企業、公共領域先行示範

如何推動北京氫燃料產業發展?張夕勇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建議推動城郊公交、城市環衛等公共領域進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示範運營優先針對郵政城建及頭部物流企業開展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的集中應用,迅速擴大推廣規模、降低成本,形成國內氫能產業高地。

談及氫能使用成本高的問題,張夕勇認爲,可以結合北京市車輛的應用場景,充分發揮燕山石化、環宇京輝等制氫企業的優勢,加快本地氫的發展,降低運輸成本,推動低於30元/kg氫的落地;加快高效儲運氫設備的研發及先行先試,進一步降低氫氣成本。

與此同時,張夕勇還建議,加快北京市核心零部件和氫能制、儲、運、加等產業鏈環節的激勵支持、產品的推廣應用、能源供應及加氫站運營保障等政策的出臺,完善氫燃料電池汽車政策體系的建設;同時在路權方面,給予氫燃料電池商用車與純電動汽車相同的優先通行政策,並按1:1配置城區通行證

氫能成本降低的關鍵在於技術研發,而技術研發的主體是企業。張夕勇表示,建議以科研課題方式,對研發氫燃料電池整車及核心零部件的本地企業給予一定比例的科研經費支持,幫助企業進行產品升級迭代。

此外,針對地方配套的獎補資金,張夕勇表示,建議採用先撥付後清算的方式,在車輛銷售完成之後即給予資金撥付,後續根據里程運營情況進行清算,或通過貼息的方式,進而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北京商報記者 濮振宇 楊月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