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綱16項爭議談共識還太早? 教育部:共識不是定案

▲反課綱佔領教育部最後一天,羣衆林冠華舉行追悼會。(圖/記者賴映秀攝)

記者蕭玗欣/臺北報導

高中歷史課綱爭議多,歷史課綱專家諮詢小組上星期六(19日)召開會議,專家表示在第一輪口頭討論中已有16項爭議點達共識,且多采101課綱版本爲主;教育部則迴應,「現在的共識不能代表定案」,還要讓各委員確認完整會議記錄和調查結果,開啓下一輪討論,預估還需要開7、8次會議課綱爭議纔有結果。

諮詢小組成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林滿紅21日出席第59屆學術頒獎典禮表示,諮詢小組在上週六會議中已達16項共識,僅有「日治」、「日據」還沒解決,目前專家們傾向從「日本統治時期」、「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日本時期」中三選一。

教育部國教署署長黃子騰強調,「共識是會上發言比較多、比較強勢的人討論出來的東西」,所以會前會有問卷調查整合意見,「而且小組的任務釐清爭議點不是做選擇題」,現在的共識只是暫時的結果,要等會議記錄和問卷調查彙整結果出來,才能看出大家的共同意見,然後再開啓第二輪的討論。

▲教育部國教署署長黃子騰認爲,諮詢小組任務是釐清爭議點,不是在101和103課綱之間做選擇題。(圖/翻攝自東森新聞

林滿紅21日下午受訪時一一針對17項爭議說明,其中「原住民」、「國際競逐時期」、「大航海時代」、「多元文化發展」、「慰安婦」、「接收臺灣」等爭議用詞目前都以微調前課綱(101課綱)爲主,沒有更動。

微調前課綱的慰安婦,微調後的版本爲「婦女被強迫做慰安婦」,歷史學科中心代表、中山女高教師李彥龍認爲,二戰期間有更多事情角度可以去討論慰安婦,「重點不是被強迫,誰會是自願的?」,以國片軍中樂園」爲例,如果要討論,那麼中華民國的慰安婦情形也要討論,「如果有,爲何不談?」。

林滿紅也說,慰安婦絕對不是隻有「被迫」、「不被迫」的問題,「是切入角度的問題」,比方說可以列出國際性慰安婦問題,或談論慰安婦背後的經濟家庭因素,維持「慰安婦」能讓第一線的教師帶領學生從多元觀點去看。

林滿紅也表示,最近一次會議專家們達成共識相當高;但教育部立場認爲這些都僅是暫時的結果,所謂的「共識」還不是定案,要待問卷調查結果及會議紀錄的呈現,才能清楚表達共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