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東看西專欄:臺灣何不選擇復興民族大業?

臺灣人的「歷史使命」也可以參與復興民族大業。(中時電子報)

入題前濡筆執思,分享周前我和一位臉友對話

網友: 臺灣蕃薯藤蔓往下紥,四百年來忍受外來政權壓榨,不是被嚇大的,少數人壟斷絕對多數資源,受夠了。

謝永生:我是排灣族原住民。看來,您是閩南人吧?最先壓榨我們的是閩南人。把我們當野獸捕殺,強佔土地的是閩南人。你講得對,我們沒有被閩南人嚇倒。其實,我不是爲難你。我只是想凸顯你的思維,十分狹隘,自利。在開發任何一個地方時,都會發生一些遺憾,可是能夠跳脫過去,擁抱未來的社會,始終變得更完善。70年來,中華民國政府並沒有辜負臺灣人的期待。民有、民治、民享都已經做到了。你是閩南人,我是原住民,無論過去如何,現在我們都是臺灣人。我希望你也記得包括客家人外省人。住在這裡,生在這裡,怎能不是臺灣人?

清代鬱永河在他寫的《裨海紀遊》中,記載了他在康熙三十六年(1694)的臺灣旅遊見聞,他在旅途中寫下一首詩

蔗田萬頃碧萋萋,一望蘢蔥路欲迷。捆載都來糖廍裡,只留蔗葉餉羣犀。」

詩描述當時嘉南平原已是蔗田萬頃,遼闊到會迷路。由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知道,清朝收復臺灣時,臺灣的殖民經濟已頗具規模。當年(1624 -1662),荷蘭人到臺灣設立據點種甘蔗急需工人,於是就近從閩南引進勞工(如同現代的外勞),這就是閩南人大量到臺灣移民的開始。等到鬱永河遊臺灣時,臺灣南部已是「蔗田萬頃碧萋萋」了。這是閩南人移民到臺灣的塵封往事,也是後來在歷史作弄下不停重複的故事。

臺灣近400年的開發史,並非單純新舊移民爲求生存而互相傾軋的歷史,而是與近代中國抗拒世界列強,民族求生存的大歷史息息相關。 自開始臺灣的命運就與中國綿密不可分。 遺憾的是,臺灣現在講民主化、主體性或族羣融合本質上只是閩南人狹隘的沙文主義,想要將歷史的軌跡推回去。他們對歷史的解釋是,閩南人既然是島上人口最多,影響力最大,又是最早來的族羣,事情應該這麼發生,但沒這麼發生,就遷怒於後來的漢人,要他們回大陸,否認歷史的仲裁

其實,在臺灣的漢人並不是沒有機會成立自己的國家,例如: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當時在臺灣的一些愛國志士就成立了臺灣民主國。他們無意間成了臺灣抗日的第一批壯士。可惜這個「國」只活了5 個月,就被日軍消滅了。在臺灣的漢人要一直等到日本戰敗,歸還臺灣,迴歸祖國,纔有自治的機會。所以歷史的發展自有它的邏輯延續性,一點不受個人主觀情緒的影響。

鴉片戰爭之後,中國時乖運蹇,移民潮由大陸來臺的多,回大陸的少。 可是從上個世紀80年代後,中國採行「改革開放」,臺商從一開始就在深圳扮演接生工業現代化角色。從此,臺商逐步成爲中國大陸各地經濟現代化的重要推手。事實證明,臺灣經貿人才在大陸所扮演的角色非常的關鍵。隨着中國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兩岸交流合作的規模也越來越大(目前常住大陸的已超過200萬人,爲歷史僅見)。

但臺灣人才的「歷史使命」不必只在對岸經濟現代化的貢獻。近代各國的經驗證明,經濟發展必需牽動政治與社會的變革,繁榮纔會持久,進步纔會持續。中國大陸要完成現代化,必然要發展「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體制,國家富強才能紮根民生安樂纔會紮實。基於此,臺灣民主化的經驗,「不能變成了與大陸13億人民對抗的工具,而不再是我們爭取13億民心的憑藉」。我相信臺灣長久的繁榮不在於只是滿足小確幸,而在於透過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參與復興民族的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