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健康險難賠新醫療 有壽險公司從寬認定 有拒賠打折扣

癌症關懷基金會公佈國小學飲食調查,提醒民衆營養均衡。(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李蕙璇臺北報導

健康險理賠紛爭多,有壽險公司通知保戶可以儘速轉換爲新式健康險保單,但也有業者採取協調態度,理賠打折扣。

你有收到保險公司通知,可以把舊式醫療調整換爲新式醫療險嗎?近年來壽險公司陸續寄發通知單,或是透過業務員提醒保戶這項權益服務

日前就有一家本土壽險公司的保戶未及時調整健康險保單的保障範圍,等到住院開刀時,發現竟無法獲得足額理賠。

經業務員向保險公司溝通與爭取,最後保險公司從寬認定並協助保戶15年前投保的健康醫療險等保單,轉換並補齊保費,改爲新式健康醫療險的保單。

這名業務員跟記者說,這幾年的醫療技術發展很快,很多需要住院幾天的手術,陸續隨着雷射等醫療器材的更新,而改爲可以門診時就能完成手術,患者根本無須住院。而診斷書雖寫了是雷射「手術」,但是多隻能算是門診理賠的範圍,而被排除了手術理賠的項目

而本刊記者近日還接到另一家本土保險公司保戶的申訴,指說她在20多年前買的健康醫療險,明明沒有規定理賠範及額度

當她罹癌之後尋找多家醫院施作治療,減緩服藥的不舒服及失眠,並尋求新型的醫療技術,結果卻被保險公司以每週看的醫療門診次數過多而想在理賠金額上面打折扣。

由於壽險界設計商業保單商品會隨着政策科技演化及民衆需求而推陳出新,面對官方統計每人一生醫療費高達369.7萬元,超過3成爲家庭自付的狀況,業者們這幾年也紛紛設計出更符合現況醫療的新型健康險保單。

壽險界副總主管提醒民衆,可多加檢視過去投保的醫療健康險保單的理賠範圍,或者是儘速洽詢保險公司瞭解是否符合較高額的新式用藥、手術等,適時地調整保單內容,避免日後雙方對理賠認定誤差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