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痛中西醫面面觀 這些症狀你有嗎?

文/高寶書

醫師,我這次生理前來前有吃冰淇淋,結果月經來痛到快昏倒了」「醫師,我每個月月經來都好痛好痛,會痛到嘔吐。」「醫師,我都是月經前不會痛,但是月經來了之後纔開始悶悶痛,而且頭暈暈的持續痛好幾天。」

經痛,相信很多女性都曾經歷過,但是每個人的症狀卻都不一樣,有悶痛、刺痛、絞痛各種不同的感覺疼痛的發生時間程度也不一樣。要治療「痛經」,首先要找出造成痛經的元兇。

西醫怎麼看經痛

(圖片翻攝自網路)

當我遇上有長期強烈經痛的患者,我建議可以去婦科超音波檢查,看看是否有子宮先天結構異常,例如:子宮發育不全、子宮外口狹窄、子宮前屈、子宮後屈等;或是子宮內疾病造成的痛經,常見的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症、慢性盆腔炎……等;這些病患都會遭受程度不等的痛經,而這種找得出原因的痛經,在西醫觀點上稱之爲「繼發性痛經」。

相對於「繼發性痛經」的是「原發性痛經」,也是中醫門診最常見到的痛經症族羣。什麼是「原發性痛經」痛經呢?「原發性痛經」是指子宮構造沒問題,但是「功能」卻出現問題。這類的患者通常先去婦科檢查照超音波都沒有異常,但是每次月經來還是痛不欲生,因此會轉求中醫協助。

正常的子宮的內膜會分泌前列腺素,幫助子宮收縮排血。西醫認爲「原發性痛經」是前列腺素濃度過高,導致子宮肌肉被過度刺激收縮因而產生疼痛;過量的前列腺素除了在子宮內作用,也會進入血液循環影響消化系統,造成腸胃道的肌肉劇烈收縮,產生噁心、嘔吐等症狀。西藥對於痛經,通常是給予止痛藥,而止痛的機轉有好幾種;如果是痛經服用止痛藥時,最好選擇具有抗前列腺素功效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止痛效果較佳,常見的藥物有: Motrin、 Nuprin、Medipren(ibuprofen)、Aleve (naproxen)。

有些人吃西藥止痛效果不佳,就覺得西藥效果不夠強,因此自己服用「加強錠」或自行加重劑量,其實服用止痛西藥的時間點也很重要,要在月經痛發生之前服用,止痛效果最好,一旦疼痛發生之後再服用,止痛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因此,如果需要服用止痛藥還是要去諮詢醫師,找出最合適自己的止痛藥,並且要「吃對時間」,否則胡亂服藥不但止痛不成,還有可能誤傷肝腎功能,那就得不償失了。

中醫怎麼看經痛

(圖片翻攝自網路)

中醫對於人體整體觀,痛經的發生原因並不單是子宮的問題所造成的,而是全身五臟氣血都有可能出現問題。如果只是一昧的用止痛藥物來壓抑疼痛,而忽略疼痛發生的真正原因,只能說是飲鴆止渴將自己的身體置身於最危險的處境。

中醫在做婦科問診時通常會問得很細,除了問有沒有月經痛的情況,還會更進一步詢問痛經的感覺,是悶悶痛?刺痛?還是絞痛?疼痛的時間也會有不同的意義,是月經來之前就開始痛,還是月經來之後痛?不同的疼痛時間也都提示着不同的發生原因。

月經疼痛感

•悶痛、脹痛感月經前或月經期下腹以及乳房有悶痛、脹痛感,這種狀況代表身體裡的氣積不通暢,稱爲「氣滯」。中醫認爲「乳房屬胃、乳頭屬肝」,如果特別是乳頭的脹痛,則是「肝氣鬱結」通常是情緒壓力所造成。

刺痛感月經前或月經期下腹,以及乳房有痛感如針刺,有些人甚至會痛到無法上學或工作,這種情況代表體內有瘀血不通,屬於「血瘀」。通常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產生的月經疼痛,也都是血瘀所造成。

•絞痛感月經期下腹收縮感覺非常強烈到疼痛的程度,有些人會痛到噁心,甚至有嘔吐的情況,通常是「實寒」所造成的。

•隱隱痛月經前或月經期下腹疼痛感覺並不強烈,而是隱隱作痛,而且伴隨經血量減少,這時候如果稍微按壓腹部,則疼痛感會改善,這種狀況通常是「氣虛」所造成的;如果熱敷腹部疼痛感會改善,則是「虛寒」所造成的疼痛。疼痛時間

•月經來潮前就痛通常屬於實證。例如:血瘀、實寒所造成的疼痛,大多在月經來潮前幾天就開始疼痛,疼痛感會持續到月經來潮後的幾天,疼痛感通常比較劇烈,在排出較多的經血或血塊之後,疼痛會緩解。

•月經來潮後才痛通常屬於虛證。例如血虛、氣虛所造成的疼痛,大多在月經來潮之後或月經結束後發生,這種痛感通常不太劇烈,有可能是腹部隱隱作痛,也有可能是帶有頭暈的痛。

其他異常狀況

下腹空墜感月經期下腹有重重的感覺或下墜感,有些女性會感覺是「空空的感覺」,這種現象比較常出現在多產婦女或接近更年期的女性。但我在臨牀也曾遇過手術切除子宮的女性及二十多歲的年輕女孩,曾經跟我提過她們會有這種感覺,甚至她們會用「子宮往下掉的感覺」來形容。

子宮周圍有好幾條韌帶將子宮牢牢地固定在腹腔之中,在正常狀況下當然是不會往下掉,如果是多產的婦女纔可能會有子宮脫垂的情況。那爲什麼明明沒有子宮脫垂,卻會有子宮往下掉的感覺?下腹會產生空墜感代表身體處在極虛弱的情況,中醫認爲「氣虛則下陷」,下腹有空墜感表示有嚴重「氣虛」。這種氣虛大多發生在年長的女性,但不代表年輕女性就不會發生,現在的年輕人大多生活作息不規律,喜歡熬夜又不運動,年紀輕輕就氣虛的比比皆是。

而有些切除子宮的女性在術後也有這樣的感覺,有時是心理因素,認爲切除子宮後有「不完整」、「體內有缺損」的感覺,如何鑑別是屬於心理因素或真的身體功能出現問題,可以靠把脈來區別,氣虛的脈象必然是軟弱無力的。對於下腹空墜感這個症狀,在調整體質的藥物重用補氣藥材:黃耆、人蔘、西洋參……等,就可以得到改善。

下腹冷感月經期間下腹總是有冰冷感,腹部摸起來冰冰的,此時,如果喝熱飲或熱敷下腹部,狀況會有不錯的改善,通常是因爲平素喜歡吃冰品、冷飲、寒性食物所造成。

腰痠有些女性朋友在月經來之前,就開始腰脊痠軟無力的情況,有時伴隨有腳跟痛、腰腳無力、有時有耳鳴或耳朵有悶脹感……等症狀,這種情況是「腎虛」的表現。

小腿痠脹、水腫月經前因爲黃體素濃度增高的關係,會使得多餘的水分在身體滯留,很多女性在月經前會覺得身體有腫脹,再經常加上少動、久坐,因此經常會有下肢水腫或沉重感的情形,嚴重者體重會突然增加,有些人月經前後體重會相差到一公斤以上,這種狀況中醫稱爲「脾虛水腫」。

脾經脾主運化」是指中醫的脾和消化系統及水分代謝有關,而脾經走的位置是從腳大拇趾處往上行,沿着小腿的內側脛骨後緣往大腿處,最後終點在腹腔。有些月經不順的女生在月經前會有「脾經痛」的情況,也就是小腿脛骨後緣的疼痛;也有些人是脾經上「三陰交穴」的疼痛,三陰交穴位於腳內踝上三寸,是脾經上的重要穴道,之所以會稱爲「三陰交穴」是因爲這是人體重要的三條經絡:肝、脾、腎三條經絡的交會。

脾經痛的人常有月經不順的問題,而三陰交痛不僅僅代表是脾經有問題,肝腎的經絡也出現問題,有可能伴隨其他婦科疾病,必須要謹慎注意。

►重點內容:‧子宮的健康掌握了女人的老化速度,甚至是壽命長短。‧經血的顏色有時比經血的量,更能準確看出子宮健康。‧經痛止痛藥「吃對時間」比「吃對量」更重要。‧四物湯不能隨便喝;喝錯了,氣色不好、人更老。‧「安全期」不一定安全,體質決定受孕的機率。‧能讓女人青春永駐的按摩穴位不在臉部,而在下半身。‧「生理期瘦身法」要成功,先了解體脂率,才能抓對減重黃金期。

★本文資料經授權摘自:高寶書版《女中醫教妳解決惱人的婦科問題》作者:羅珮琳/着。出版日期:10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