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臺積一個人的武林」成臺股隱憂

臺積電。路透

臺股今年以來表現極爲亮眼,首季加權指數上漲13.8%,其中臺灣的護國神山臺積電因受惠於AI熱潮、日本熊本設廠順利等利多因素,飆漲了31.3%,貢獻大盤上漲點數逾六成,因此第1季臺股被戲稱爲「臺積電一個人的武林」。根據證交所3月29日公佈的資訊,臺積電佔大盤的比重已經來到31.5%,穩居龍頭並以極大差距遙遙領先二、三名。

臺積電「一個人的武林」何以爲臺股帶來一縷哀愁?主因在於,美國商品交易委員會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爲了保護美國投資人,降低單一檔成份股操控指數期貨價格的風險,在美國商品交易法訂定多項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是:若單一成分股佔整體指數權重連續三個月中有超過45個交易日超過三成,將會被認定爲窄基期貨(Narrow-Based Security Index Futures) ,屆時將禁止美國投資人(含合格機構投資人)交易。

當然,依SEC規定,並非所有窄基期貨皆禁止美國投資人交易,其豁免的條件爲:外國個股證券期貨及窄基期貨契約,其「交易標的之主要市場不在美國」,且該等期貨契約之交易、結算、交割皆不在美國境內進行,並以現金結算進行,則可成爲美國境內投資人適格的機構投資人之投資標的,如臺灣期貨交易所所掛牌交易的航運期貨即屬豁免條件的窄基期貨。

基於美國法規,由於至3月底止臺積電佔大盤的比重已經來到31.5%,再加上臺積電在美國有發行ADR,臺股期貨及小型臺指期貨可能再重蹈2021年4月1日被歸類爲窄基期貨的宿命,且不符合豁免條件,進而讓美國投資人不得交易臺股期貨及小型臺指期貨。根據報導,由今年2月15日至4月2日止,臺積電佔大盤的比重已有28個交易日超過三成,只要在5月14日前再有17個交易日臺積電佔大盤的比重超過三成,那麼期交所就必須向美國商品交易委員會通報。當然,通報後三個月後的交易許可纔會被取消,然而以目前的情境觀之,臺股期貨及小型臺指期貨再被歸類爲窄基期貨的機率極高。

目前期交所掛牌交易的期貨契約,包括電子期貨、臺灣永續期貨、小型電子期貨及半導體30期貨,因其契約標的指數單一成分股票權重超過三成,另單一證券期貨契約之臺積電期貨、小型臺積電期貨因未符合「交易標的之主要市場不在美國」要件,被歸類爲窄基期貨,故不得提供給美國境內投資人交易。

因此,如果近期臺股期貨及小型臺指期貨再被歸類爲窄基期貨,那麼美國合格機構投資人將不能交易這些期貨,最直接的是會造成臺股期貨及小型臺指期貨的交易量的減少,以2021年4月首次臺股期貨及小型臺指期貨被歸類爲窄基期貨的經驗值來看,外資佔大小臺指期成交比重,由2021年1月之40.5%降至2021年4月底之35.7%。

此外,在大小臺指期被歸類爲窄基期貨時,也極有可能間接影響美系機構投資人投資臺灣股市現貨市場的意願,其主因有三:其一,臺指期是機構投資人對其現貨投資執行避險之主要工具,少了避險工具當然會降低投資人對現貨市場投資的積極度;其二,臺指期亦是機構投資人對配合其現貨投資建構多樣性交易策略的重要工具之一,尤其是臺指期可以提供較低成本的資產配置;其三,臺指期亦是機構投資人執行現期貨套利交易不可或缺的配套商品。

總之,臺積電的股價推升成就了臺股指數站穩20,000點的臺灣驕傲,但在「臺積電一個人的武林」陰影下,亦使臺股期貨及小型臺指期貨再度陷入被歸類爲窄基期貨的風險中,進而可能對臺灣期現貨市場的交易造成負面影響。在此事件引爆之際,我們引頸企盼主管機關因應新資本發展的藍圖及對策,同時也期許新對策中能包括如何精進指數編制,進而使臺灣資本市場更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