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專欄:林祖嘉》疫情閃燃下 臺灣經濟的隱憂

高雄港碼頭貨運船。(本報系資料照片

2020年是一個令所有人都難以忘記的一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更別提有超過200萬人喪失了生命。在各國鎖國封城情況下,人們消費大減,經濟活動也因而消失許多,全球的經濟與貿易也跟着減少。依據許多國內機構的估計,去年全球的GDP大約減少4.1%,而全球貿易量則減少14%到15%,這些數據都遠遠超過2009年金融海嘯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

臺灣也受到全球不景氣衝擊,尤其是傳統產業受到影響最大,包括紡織塑化鋼鐵機械等產業。慶幸的是,受惠於遠距經濟與宅經濟的發達,臺灣的電子零組件和資通訊產業的出口大幅成長,彌補了傳產的衰退,讓臺灣去年GDP仍然能維持2.54%的成長率,臺灣應該是少數去年仍然能維持經濟正成長的國家

由於有些國家已經開始施打新冠疫苗,今年一些重要經濟體的經濟成長率可能都會大幅回升,有些機構估計美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可能達到4%。另外,一些機構估計中國大陸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將可以超過7%,以去年約2.1%的低成長基期來看,中國大陸今年7%的反彈應該也不會太困難。在全球景氣回升的情況下,主計總處估計臺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可以達到3.83%,而國內目前最樂觀的是臺經院估計的4.01%。如果以2009年金融海嘯時臺灣的經濟成長率爲-1.6%,而第2年反彈至10.6%的經驗來看,今年即使達到4%的成長率,也不會令人太驚訝。

雖然看起來今年臺灣經濟成長率應該沒有太大問題,但是臺灣的經濟仍然有不少隱憂:第一,在短期方面,雖然可能因爲許多人施打疫苗而使國際疫情減輕,但是臺灣施打的時間可能會比較晚,而且由於疫情控制得很好,因此國人對於開放邊境產生風險會更爲在意,因此臺灣邊境開放的時間可能會很慢,我們甚至悲觀地認爲在今年結束之前,可能都無法完全的解封。也就是說,國際觀光客無法來臺,臺灣的一般觀光客可能也無法出國。因此,國際觀光相關的產業可能在未來仍然會面臨嚴竣挑戰

其次,在今年國境無法解封的情況下,電子零組件與資通訊產業可能仍有不錯的成長,去年其出口已經超過臺灣總出口的一半,今年可能會更擴大;相對而言,傳產仍面對更大的挑戰,包括新臺幣匯率大幅升值等。尤其是從就業來看,前者只佔製造業的3成左右,而傳產的就業人數佔到近7成,也就是說,未來臺灣製造業只有3成的從業人員情況不錯,而其他7成的從業人員則會很辛苦。至於服務業就業人員的薪資本來就不如製造業,未來他們的薪資也同樣會很辛苦。

第三,雖然全球經濟景氣不佳,但是由於熱錢太多,導致全球股市都熱滾滾,臺灣不但股價屢創新高,房價也同樣一直攀升,其中股價上漲大都集中在電子相關產業上。也就是說,臺灣在產業和經濟發展上都呈現「K型」的發展,原來表現好的現在發展也不錯,而原來擁有房地產的有錢人現在變得更好,經濟與產業都呈現分配惡化的情況!

第四,另一個值得擔心的部分是,在兩岸電子產業生產鏈高度整合的情況下,臺灣電子相關產業的出口也集中在中國大陸,去年前11個月臺灣對大陸出口成長率高達14%,大陸市場佔臺灣出口的比重已經達到43.8%。如果未來電子相關產業的發展仍然是一枝獨秀的話,臺灣對大陸出口的比重可能更爲上升,這將是很難避免的事情

總而言之,雖然臺灣經濟受到新冠疫情的衝擊較小,但是臺灣仍然面對嚴重的產業發展不均與所得分配惡化的趨勢,尤其是兩岸經貿關係又主導着臺灣經濟走向,政府必須正視這些可能的長期發展趨勢,並且要拿出有效的解決方案纔是。

作者爲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