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崗山上的毛澤東——國軍動員展開大圍剿(七)

民國17年冬,正是「朱、毛」在井崗山上作困獸猶鬥的時候,國軍何鍵旅長彭德懷突然在湖南平江,率領着全旅人勾結黃公略同時叛變、投奔井崗山與「朱、毛」合流,這一來使到「朱、毛」紅軍平添了兩股新生力量聲勢大振

本來彭德懷是不懂什麼「馬克思」、「牛克思」的,他自幼失去了母愛,賴祖母爲活,做看牧童、學徒的苦工,其後投軍吃糧當起「丘八」(即士兵)來。

他由雜兵當起,到了北伐時期,經過幾次戰役的苦鬥,升到魯滌平部下的營長,繼之又由團長而洊升,爲何鍵部的旅長,始終沒有離湘軍的圈子。

將領變節叛逃投共

至於促成他的叛變原因,有謂是由於過分的「英雄思想」,希望出人頭地另打天下,而促成他的投共卻是由於中共的美人計秘密利用許多有姿色的青年女學生黨員,分頭進行誘惑,繼之則施以離間挑撥。

彭德懷與黃公略的投共,確是那時中共與毛澤東一個極重要的關鍵,第一是加強了中共蘇區軍事力量與聲勢,第二是充實了毛澤東在政軍方面的本錢,第三打擊了國軍的士氣,同時也導致了以後國軍整個部隊投共的先例。其後繼續發生的朱培德部的羅炳輝孫連仲部的董振堂趙博生的先後叛變,便是受到彭、黃影響的結果

彭、黃自加入井崗山後,黃公略部即改編爲「紅三軍」,彭德懷部改爲「紅五軍」,聲勢一天天浩大,但也加重了當時政府的注意,乃於是年12月間動員了湘、贛兩省國軍五、六師人的兵力,計劃對井崗山來一個「第三次」的大圍剿。

「朱、毛」得到這個情報後,立即在萬安遂川交界的白露墟召開緊急的前敵軍事會議,討論如何對抗國軍出動強大兵力,非以前2次可比,應一面先向贛、閩邊區創立新根據地,發展新蘇區,一面化整爲零,就井崗山區附近縣以游擊戰術來對抗國軍的會剿,並保衛井崗山的根據地,而且決定朱德的「紅四軍」擔任前一任務,彭德懷的「紅五軍」擔任後一任務。朱德和毛澤東趁着湘、贛兩軍尚未會齊,便帶着「紅四軍」偷渡過贛江,向瑞金、長汀進發。

等到湘、贛兩省的會剿軍開始向井崗山進攻時,已是天寒歲暮的臘月底了,那時井崗山上守軍雖不多,但以山勢處處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雖然在環攻下,一時卻也難以攻破。

江西方面的國軍乃以「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方法,徵集勇敢善戰的官兵二百人組成「敢死隊」,由井崗山的鄉民嚮導,從人跡罕到的山谷深澗中,披荊斬棘、附葛攀籐爬上井崗山,向小井進擊,同時各路國軍也猛烈環攻井崗山。

這座天塹般的險區,終於在民國18年2月10日(農曆正月初一)攻下來。彭德懷與黃公略取得聯絡後,便也偷渡過贛江,向閩贛邊區東進。再與「朱、毛」會合。

國軍佔領井崗山後,由於山路崎嶇,交通運輸極不便,軍隊餉糈難以接濟,因此無法久駐重兵,於是採取了一個徹底的清剿政策,一面將山上居民徙置山下,一面成立挨戶團,舉行五戶連保連坐。

在這次清剿中,北自江西永新的小江山區起,經寧岡、井崗山的大小上中下五井、荊竹山,南至湖南郴縣的大院爲止,這一廣袤數百里的山村,全經過一次清查搜剿。可是當國軍退出山區後,中共邊區的秘密武裝游擊隊又化零爲整的集中起來,再盤據這一山區,繼續其赤化工作,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了。

中共中央瞿秋白領導時,是堅決執行武裝暴動以推翻國民黨統治,建立蘇維埃政權的國際路線。他先後策動了廣東海陸豐暴動、廣州暴動,湘鄂的秋收暴動、陝西的渭雨暴動,但結果完全失敗了。此時共產第三國際認爲瞿秋白這一軍事冒險政策犯了盲動主義錯誤,而且這一錯誤導致了中國共產革命走向低潮,於是調瞿去莫斯科檢討。

至民17年秋,中共即在莫斯科召集了「六全大會」,撤換了瞿秋白的總書記職務,另派向忠發繼任,周恩來任組織部長李立三任宣傳部長。向忠發是一個武漢船伕出身的人,對於所謂「革命」除了死記教條外,其他根本就不懂,於是中共政策的擬訂和支配處理的大權,便完全落於李立三之手。

革命高潮已將到來

其時李立三認爲,由1928年秋至1930年終,鑑於朱德、毛澤東在贛、閩邊區游擊戰爭的發展和廣西蘇區的建立,認爲中國革命的高潮已將到來,於是提出「中國革命鬥爭,應即由控制鄉村小城市,轉變爲佔領大城市,並應集中紅軍一切武力,以奪取武漢爲中心,進而爭取全國的勝利」的策略。

因此中共中央便下令紅軍派出彭德懷的紅五軍、黃公略的紅三軍進攻長沙,且曾一度將何鍵部擊敗,進而佔領長沙,但不旋踵間即因國軍的反撲而退出,接着雖又作第二次的進攻,結果紅軍大敗。

(待續)